“新疆北鲵野生种群数量已增至3300尾,这真是令人振奋的消息!”1月6日,新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袁亮,在悉心投喂新疆北鲵时,激动地和学生们分享这一成果。
1月6日,袁亮和学生们在新疆北鲵研究中心给人工饲养的新疆北鲵喂食。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白素君 摄
袁亮45岁,从事新疆北鲵方面的研究已21年。从2023年6月开始,他和学院里的7名科研人员,运用卫星遥感技术结合实地走访的方式,对温泉县西部2800平方公里区域进行了全方位普查。其中,涵盖博尔塔拉河、鄂托克赛尔河、阿日夏特河、米里其格河4条河流及分支水系,以及温泉县南部湿地、高山和湖泊等重点区域。2024年12月底,普查工作圆满收官。
此次普查结果显示,在温泉县域内,新疆北鲵野生种群数量已增至3300尾,这一数据不包含人工孵化和干预的个体数量。
“虽然这次普查未发现新的新疆北鲵野生种群栖息地,但令人欣慰的是,新疆北鲵的野生种群数量增加了300尾。”袁亮说,能实现这样的微增长已经很不容易了。
新疆北鲵是有着3.5亿年历史的孑遗物种,也是新疆现存唯一的有尾两栖动物,被列为“极危”等级,现主要栖息于温泉县西部山区博尔塔拉河水系上游的支系中。
新疆北鲵是俄国人凯斯勒于1866年命名的,那年他在哈萨克斯坦东部和新疆交界的阿拉套山地区发现了新疆北鲵。
“1989年,曾任新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动物学教授的王秀玲,在温泉县冬都乌苏(捷麦克)沟再次发现了新疆北鲵,当时陆续发现6处栖息地。”新疆北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站工作人员纪晓伟说,为全面摸清温泉县境内新疆北鲵的野生种群资源状况、栖息地分布以及家族成员情况,管理站委托新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科研团队对其“家底”进行全面调查和走访。
2006年,王秀玲教授及其团队对新疆北鲵野生种群资源展开了普查。然而,受当时自然环境、时间紧迫以及设备短缺等因素,为期半年的调查与普查仅限于人工能到达的局部区域,当年普查结果显示,新疆北鲵的野生种群分布数量仅2000多尾。
“新疆北鲵自身遗传多样性较低,各栖息地相隔较远,种群之间无法进行有效的基因交流;加上全球气候变暖,高海拔区域地下水位下降,一些涌泉干涸,致使北鲵生存面积萎缩。由于它们迁徙能力较弱,很难寻找到新的适宜栖息地。这些因素制约了新疆北鲵的野生种群数量增长。”纪晓伟说,为突破困境,他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2017年实施禁牧封育和人员准入管理,减少人类活动干扰;建立科研监测体系,精准掌握北鲵生长规律与生态变化,据此科学制定保护策略;再投入3000余万元强化管护能力,完善保护区设施与功能,全力为新疆北鲵营造良好的生存繁衍环境,才使得种群数量增长。
1月7日,在温泉县新疆北鲵馆内,纪晓伟(中)和同事一起给人工饲养的新疆北鲵换水、喂食。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白素君摄
目前,《温泉县新疆北鲵自然种群资源普查报告》编制完成,这将为后续实施精准有效的保护措施提供依据。
下一步,科研团队和专家们将联合相关部门,计划在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的博乐市、阿拉山口市、精河县以及赛里木湖等地开展新疆北鲵野生种群资源普查。
来源:石榴云/新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