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阳一中·杜甫墓:穿越时空的共鸣

民生   2024-10-18 21:12   湖南  

杜陵书院,这座隐匿于湖南省耒阳市第一中学的古典书院,以其独特的开放式四合院形式,静静地诉说着过往与现在的故事。


作者 | 龙鸿发

摄影 | 陆元武



杜甫笔下“八月秋高风怒号”的时节已悄然远去,耒阳城却仍带着几分不应时的燥热,仿佛历史与现实在这里交织出一段错位的旋律。


杜陵书院,这座隐匿于湖南省耒阳市第一中学的古典书院,以其独特的开放式四合院形式,静静地诉说着过往与现在的故事。步入其中,我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诗风鼎盛的时代——杜甫南行至此,留下不朽诗篇的时代。


杜甫,这位被誉为“诗圣”的伟大诗人,他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耒阳则成为他苦难人生的最后归宿——唐大历五年夏,杜甫的生命轨迹在这片土地上永远定格。或许是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深深打动了当时县令的心,他在耒水河畔为漂泊至此、病逝异乡的杜甫筑起了安息之所“杜甫墓”。


唐天祐四年,人们环墓建起杜公祠,背北面南,四合院式土木楼房,供奉着杜甫的英灵;宋代,又在杜公祠旁建杜陵书院,成为当地学子求知的圣地;晚清时期,又以书院为核心,创办了耒阳官立第一高等小学堂,开启了现代教育的新篇章。随着时代的变迁,杜陵书院不断更名,但那份对教育的执着和对文化的坚守却从未改变。如今,杜陵书院已成为耒阳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着它的使命和荣光。




站在杜甫墓前,我不禁被那份庄严和肃穆所震撼。百余平方米的空间内,每一寸土地都似乎浸透着历史的沉香:水泥柱撑起的水泥板枋,虽然是现代工艺的产物,却巧妙融入古典审美之中;墓冢居中,高约1.5米,底径近4米,麻石围箍,显得古朴而坚实;正面横嵌的弧形石条上,“唐工部杜公之墓”几个大字,虽历经风雨侵蚀,却依然清晰可见。


墓后的小型赑屃左右石柱础上架着两截残碑,一截字迹模糊,另一截则清晰可辨,为明代首辅李东阳的墨宝。这些残碑断碣如同历史的碎片,拼凑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人不禁遐想联翩。


墓冢前,一尊汉白玉长条竖碑在阳光下格外耀眼。碑外罩着玻璃框,保护着里面珍贵的文字——1940年,当时的湖南省政府主席薛岳将军撰写的《重修杜公墓碑记》:“……公夙以稷契自许,欲得位教养斯民,每托志篇章,而惓惓忠爱之诚,于安史祻唐时尤著……”我凝视着碑文,心中涌起一股莫名感动。这位抗战名将的碑文,让我们看到了不同时代、不同身份的人们对杜甫的共同尊重和敬仰,而这份尊重和敬仰,正是源于杜甫那超越时代的忧国忧民的精神和极高的文学造诣。


杜甫的一生充满了苦难和坚韧,他的诗篇正是他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在杜甫眼中,每一个受苦受难者都是他的亲人,他们的喜怒哀乐无不牵动着自己的心。即使自己的生活已是一片狼藉,杜甫依然在为天下苍生而忧虑、而奔波,这种超越个人命运的博大情怀,正是杜甫精神的精髓所在。


我站在墓园之中,仿佛能听见杜甫的低吟浅唱。恍惚中,那个风雨交加的八月,杜甫的茅草屋被狂风肆虐,顽童们甚至跑来抢夺他仅有的茅草。然而在那一刻,杜甫心中却没有怨恨和愤怒,他站在风雨中,望着那些比他更加困苦的孩子,心中涌起的是无尽的怜悯和同情。“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不仅是杜甫对自己处境的无奈,更是对天下苍生的深切关怀,他将个人的苦难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




杜陵书院,这座承载着杜甫精神的圣地,已经成为学校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杜甫的精神如同一座灯塔,照亮了耒阳一中师生的心灵之路。2024年,学校新建杜工部祠浮雕,更是将这份精神以更加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出来。


时近正午,阳光直射而下,投下斑驳的碎影。漫步在杜陵书院的小径上,我感受着杜甫的诗歌、故事、精神,感受着杜甫在这片土地上留下的深深烙印。闭上眼睛深深呼吸,仿佛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着的书香——那是历史的味道,也是文化的底蕴。


我尝试与杜甫进行一场跨时空的对话,虽然无声,但那份心灵的触动却异常强烈。我想象他站在耒水的帆船船头,望着波光粼粼的水面,心中涌动着对家国天下的无限忧思;我也想象着他身处简陋的茅屋之中,面对风雨交加的夜晚,依然能够挥毫泼墨,写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赤诚之语。


这种跨越千年的共鸣,让我深刻感受到杜甫悲天悯人的情怀。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更是一位心系苍生、忧国忧民的伟大思想家。他的诗歌不仅是艺术的瑰宝,更是他心灵的写照,是他对这个世界深沉的爱与责任。他的才情如同秋日里的一缕凉风,穿透了我内心的燥热,带来了一丝清凉和明悟。我思考着,是什么力量让杜甫在困苦中仍能保持那份对世人的深情和关怀?是他的才华,是他的坚韧,还是他内心深处那份不灭的理想之火?




我抬头望向远方,视线穿过校园的高墙,仿佛看见广阔的天空和无尽的未来。在这里,杜甫的精神如同一条隐形的纽带,连接着过去与现在,也连接着现在与未来。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不仅在缅怀一位伟大的诗人,而且在思考如何将这份宝贵的精神遗产传承下去。


如今,在耒阳一中的校园里,杜甫的精神得到了新的传承和发扬。学生在这里学习知识、培养品德,他们懂得了如何以一颗悲天悯人的心去理解这个世界,懂得了不仅要追求个人的梦想和幸福,更要承担起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和使命——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正是杜甫精神在他们身上的具体体现。


当我离开杜陵书院时,心中充满了感慨和尊敬。我感慨杜甫伟大的人格魅力和不朽的文学成就,我尊敬那些默默守护着这份文化遗产的人们,以及那些正在努力学习、成长中的学子。


此刻的秋日阳光,正温柔地洒在我的身上,也洒在这片充满历史底蕴的土地上。我仿佛感受到一种温暖的力量在心底悄然升起,那是一种对文化的热爱、对历史的尊重、对未来的期许、对社会的担当。我也将带着这份力量继续前行,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追寻。


杜陵书院也将永远矗立在这里,见证岁月的流转、文化的传承、精神的延续;它将以一种永恒的方式告诉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那些伟大而美好的精神品质都将永远闪耀在人类文明的天空中。


作者单位系湖南省耒阳市教育局


编后记

一木一石皆可宝

本报记者 金 锐


杜甫去世于何处?千百年来,这一直是一段悬案。


《旧唐书》记载:“公居耒阳,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但是此种说法一直为人质疑,清代学者仇兆鳌便认为《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一诗为杜甫的绝笔,此时杜甫已离开耒阳,漂泊至潭州附近。


那么,耒阳的杜甫墓究竟是不是杜甫的墓葬所在呢?《重修杜公墓碑记》一文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非常巧妙。作者先通过客人的问话罗列疑点:《旧唐书》所载为“致酒肉疗饥荒江”的附会之说;元稹作墓志曰“公旅殡岳阳,其孙嗣业,收骸乞归葬于首阳”;又云“平江县境有公墓……平境且为空冢,而况耒阳”。


客人的说法不易反驳,作者则从另一个角度作答:“屈原自沉汨罗,千载庙祀,奚必有墓乎?有墓而莫或过问者多矣,墓宁尽伪乎?”然后进一步强调修墓的意义:“使士皆上慕稷契,不得志亦忠爱逾常……读书识字者,曷弗以公自勉乎?此予汲汲修墓微意也。”最后又升华至人生境界:“古今忠义遗迹,一木一石皆可宝,况赫然邱墓也。”虽然如此,作者也没有避开史料考证,引用乐史《寰宇记》和韩愈《题杜工部坟》证明杜甫墓未必不在耒阳。尤其是韩愈一诗,其中写道“今春偶客耒阳路,凄惨去寻江上墓”——韩愈是中唐时人,距离杜甫去世不过数十载,这个证据也算是非常有说服力了。


杜甫为何被称为诗圣?不仅因为他“晚节渐于诗律细”的诗歌技巧,更是因为他那份忧国忧民、悲天悯人的情怀,他用他的人生践行着他的诗歌理念。当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吹败,他仍然希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当杜甫由长安至奉先县探望妻子,得到小儿子因饥饿而夭折的噩耗时,他想到的是“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当杜甫至新安县见到征兵时,他一面发出“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的悲声,一面又写下“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的开解之语。


这正是杜甫的伟大人格——他坚毅的目光望向远方,他悲悯的心怀投于黎庶。


对于湖南省耒阳市第一中学而言,拥有杜甫墓和杜陵书院何其幸运,同时肩上的责任又何其深重?杜甫,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精神,是一种传承,是一种责任——正如《重修杜公墓碑记》中所言:“古今忠义遗迹,一木一石皆可宝。”


和美耒阳
这里是中国的油茶之乡,这里是发明家蔡伦的的故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