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文化 河套文化丨河套文化的历史底蕴与创新发展

政务   2024-11-18 11:40   内蒙古  

河套文化的历史底蕴与创新发展

□市委宣传部课题组

核心提示

  推进河套文化创新发展,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也是北疆文化活起来火起来的时代要求,更是激发文化新活力、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迫切需要。要站在“两个结合”的高度,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拓展多元内涵,探索实践路径,实现河套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和创新性发展。

打造北疆文化品牌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举措。河套文化是北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北疆文化的集中体现和典型代表,在北疆文化体系中有着重要地位和影响,需要深入研究、挖掘、传承和发展,以河套文化成效助力北疆文化建设,为加快推进现代化巴彦淖尔建设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一、河套与河套文化
“河套”作为一个地理概念由来已久,“源于河,形于套”,故名“河套”。黄河起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一路向东,出青铜峡后折向北流,至巴彦淖尔磴口县三盛公转向东流,至托克托县河口又向南流,在这一段形成一个套状的区域,呈现为祖国版图上的“几”字弯。

《诗经》云:“天子命我,城彼朔方”。早在西周时期,河套及北方地区被统称为“朔方”。战国至秦汉时期,河套地区有“九原”“北地”“北假”“河南地”等称谓,秦汉置九原郡、五原郡统辖该地,汉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置朔方郡。隋唐时期,多以“丰州”“五原”见于典籍。“河套”一词最早出现于明代,见于《明宪宗实录》;《明史》则对“河套”之名及范围作了明确的记载。今天的巴彦淖尔市正处于“河套”腹地。

在祖国北疆大地上,河套地区尤显重要,历来是北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前沿地带,历代王朝均把河套作为发展经略重地,素有“河套安、天下安”之说。

石器时代的其呼勒遗址、仰韶时期的明安川遗址、青铜时代的霍各乞古铜矿冶炼遗址和阴山岩画,见证了中华早期先民在河套地区的活动。战国时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开疆拓土。秦时蒙恬北击匈奴,设云中、九原郡,移民屯垦并修建长城。西汉时期,卫青、霍去病北退匈奴,收复河套,置五原郡、朔方郡,移民开发。魏晋南北朝时期,草原游牧部族在河套地区建立多个政权。唐朝时,河套地区归唐所有。宋辽金夏时期,隶属西夏和辽管辖。元朝时,河套地区属陕西行省。明朝设卫所管理河套。清初乌拉特部落迁入河套驻牧,清末民初大量晋陕等地居民“走西口”到河套开渠垦田。民国时设绥远特别行政区。抗战时期,傅作义成立陕坝专员公署。新中国成立后,河套行政区成立,迎来发展春天。

千百年来,河套地区各族人民在共同开发经营河套的历史进程中,在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相互的碰撞交融中,以黄河、阴山、平原和草原为承载,创造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多元包容特征的区域文化——河套文化。

河套文化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中原文化与边塞文化聚集交融的典型代表,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内涵丰富,既有特色鲜明的核心区,又有深远广泛的延展区,是各民族先民生生不息、相互融合、发展进步的历史见证,是中华民族一体多元、和谐共生的典范,呈现出文化的交错、融汇与和谐,体现出文明的包容性和多元性,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河套地区的农耕文化与水利文化,在北疆地区独树一帜,成果丰硕,充实了北疆文化的内涵,以奔腾活力汇入北疆文化源流,成为其中最为典型的标识。

二、河套文化的丰富内涵

河套文化是“河套”自然地理区域及其周边地域的各族人民,在共同开发河套、建设河套的历史进程中,所创造的具有明显区域特征的地方文化,是北疆文化的重要支撑。

文物考古和历史研究表明,河套文化要素多元,类型多样,涵盖了北疆文化的各种形态,其中具有典型性和鲜明特色的是红色文化、农耕文化、黄河文化、草原文化、长城文化、移民文化和边塞文化等,在漫长的发展演变历程中交相辉映、汇聚融合,为河套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滋养和绵延不绝的动力。

红色文化。红色文化是党和人民在伟大的革命斗争中创造的富有时代特征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河套文化在新时代发展的精神旗帜。

“五四运动”爆发后,乌拉特草原革命先驱恩克巴雅尔第一次将马列主义的种子播撒到阴山南北;北伐时期,冯玉祥五原誓师,共产党人刘伯坚登台宣读了铿锵有力的誓言;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人刘进仁不畏白色恐怖,在临河建立了河套地区第一个中共党支部;抗日战争时期,抗日英雄白乙化组织领导了垦区暴动,组建了抗日民族先锋队,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在河套地区建立的第一支建制完整的武装力量。

在河套大地上,无数河套地下党人、革命志士和各族英雄儿女,抛头颅、洒热血,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动人的英雄赞歌。这些都是河套地区各族人民情同手足、团结一心,识大体顾大局、同呼吸共命运,共同守护祖国边疆可歌可泣的革命实践。

农耕文化。从历史上“天下黄河、唯富一套”的民谚,到新时代“塞上江南、天赋河套”的美誉,历经千年变迁,河套地区依然生机勃勃。这既得益于黄河的哺育和灌溉,也受益于草原的滋养和慷慨,吸纳了五湖四海的活力和激情,这里始终传承着农耕的富庶。

战国时《吕氏春秋》记载“饭之美者,阳山之糜”,阳山即指河套的狼山一带。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北假营田,垦荒种地,河套农业由此发端。秦汉时期,营造了田连阡陌、欣欣向荣的“新秦中”,展现出“数世不见烟火之警,人民炽盛,牛马布野”“转边谷米糒,前后三万四千斛”景象;北魏史载有“五原屯田”“通渠灌溉”;唐朝亦呈现“岁收谷四十余万斛,边防永赖,士马饱腾”;明朝招募内地汉民垦殖耕种;清时相继开出八大干渠;进入民国时期,耕地在三四百万亩以上。

新中国成立,河套地区的农耕文明迎来了新辉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推广“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和“吨粮田”建设,创造了“北纬40度的奇迹”。河套硬质小麦、河套向日葵、华莱士蜜瓜、黄柿子、白山羊绒等“天赋河套”农特品牌蜚声国内、走向世界,巴彦淖尔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加快建设,传扬着河套地区农耕文化的独特魅力。

黄河文化。习近平总书记评价河套灌区灌溉工程为“千年基业”。自古以来,黄河流域的水利灌溉在河套地区成效显著,河套人在母亲河的臂弯里亲水善水,治水用水,化害为利,变患为祉,引黄灌溉的历史持续2200多年,实现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有机结合。成就了亚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引水灌区,被列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近年来,河套灌区全面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四水四定”原则,大力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河套灌区有效灌溉面积达1100多万亩,是国家和自治区重要的商品粮油生产基地和绿色特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

草原文化。草原文化是草原上的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与草原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特色文化。自古以来河套地区河流纵横,水草丰美,包括鬼方、猃狁、北狄、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鹘、党项、契丹和蒙古等各民族在这里逐水草而居,繁衍生息。草原各民族在河套地区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一系列具有“草原”特征的社会组织、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文化艺术。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长期碰撞、交流、融合,丰富了河套文化的内容和内涵,为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巩固作出了突出贡献。

长城文化。巴彦淖尔境内共分布有5道长城遗址:乌拉山脚下的赵北长城、明安川汉长城、秦汉长城和分布于阴山北麓的汉外长城南线、北线两道,总长1020公里,被学界誉为“长城博物馆”。长城是军事防线和分界线,也是和平线。历史上的多数时期,长城沿线的重要关口、边塞关隘是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进行商贸活动的纽带与桥梁。各族人民互通有无,经济文化互补,彼此两利,共同发展,长城成为民族交融、文化交流、经济发展的历史见证。

移民文化。移民文化是河套文化的一个特色类型。从秦朝“徙適戍以充之”到汉朝的“募民徙朔方十万口……发谪戍屯五原”再到明清至民国时期的走西口,直至新中国成立后的内地支边、兵团建设、知青插队等,河套地区的移民现象从未停歇。据统计,目前约有来自全国27个省区、39个民族的群众在河套地区生活,形成了一种广泛交流的融合状态。

各族各地人民在漫长岁月中,自觉践行团结奋斗、守望相助、共建美好家园的理念,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呈现多民族开放包容、多文化和谐共生的文化生态格局,在语言、饮食、民俗、艺术等方面融会互通,既多元一体,又和而不同,滋养产生了绚丽多姿的河套方言、河套饮食、漫瀚调、二人台等具有“移民”特色的文化元素,充分展现了河套文化和谐共生、繁荣发展的文化内涵。

三、河套文化的基本特征与时代价值

河套文化以其丰富的内涵和多样的形态,成为中华文明大家庭中独具特色、日臻成熟的地域文化品牌,其文化基因深深烙印在河套大地上,为巴彦淖尔推进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河套文化具有鲜明的区域性。河套文化在河套这一特定区域内生成,在河套历史长河的演变进程中发展。各民族在交融汇聚、共同进步中,把自身的化育积淀,逐渐发展成为共有的、稳定的文化形态,共同塑造了河套文化面貌,有着明显的文化生态空间,受自然环境、人口民族、生产生活方式、民风习俗等影响,地域性、群体性鲜明,具有北疆地域独特的地理人文特质。

河套文化具有高度的融合性。河套文化是兼容并蓄的文化,成长于多民族、多地域的文化交融之中。黄河农耕文化、草原游牧文化、边塞文化、中原移民文化的元素交错汇聚,资源丰富,形态多样。北方各民族在与中原王朝的交往交流交融中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迹和动人的历史故事,谱写了边疆地区民族和合的壮美篇章。河套人民两千多年移民开发戍守边疆的接力实践,生动地诠释了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荣光。

河套文化具有内在的传承性。河套文化从远古赓续至今,蕴含着丰厚的历史积淀、多彩的地域特点、多元的民族风情、多样的文化基因,始终具有自身的传承性,拥有内在的、自发的动力。一方面继承,一方面创新,独立性与包容性并存,历史传统绵延不断,文化脉络清晰可辨。从文明起源到现代化的历程中,历经无数的文化迭层渗透融合,秦汉以来历次大的移民屯田,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下的守边固边兴边,都促进了河套文化的更新与嬗变,始终以一种开放的姿态汲取营养,既延续和继承传统,又不断丰富和发展。

河套文化积淀形成了多元一体、和谐共生、开放进取、与时俱进的历史文化传统,铸就了爱国忠诚、勇敢担当、和谐包容、团结奋斗、守望相助的人文精神,其时代价值历久弥新,熠熠生辉,丰富和彰显了北疆文化的内涵与价值。

增进思想共识的力量之源。新时代推进河套文化建设,在北疆文化视域下对其内涵精神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深入挖掘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基因,能够让河套各族人民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增进思想共识,更好地激励河套儿女“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建设共有精神家园,持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动典范。河套文化中始终包含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传统观念和生态准则,河套人民自觉扛起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国之大者”,探索规律、遵循规律,与大自然相互“成就”、和谐共生,编织纵横水网浸润出中国北方干旱荒漠化地区一片稀有绿洲,乌梁素海流域综合治理、新华林场生态治理、防沙治沙“磴口模式”恪守了循法自然的科学精神,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

文明交融互补的经典参照。农耕与游牧两种文明交汇发展、优势互补,多民族、多地域、多形态文化交错、融汇,和合共生,形成悠久的历史传承,造就了河套地区守望相助的向心力,熔铸形成了爱国忠诚团结担当的宝贵品质,实证了河套文化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和多民族文化交融发展中所作的贡献,为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包容性、统一性作出了生动注解。

鲜明的区域性、高度的融合性、内在的传承性,成就了新时代河套文化繁荣发展的生动图景,弘扬河套文化,本质上就是推进北疆文化建设,增进文化认同,建设美好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领各族干部群众共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四、河套文化的创新发展与实践路径

推进河套文化创新发展,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也是北疆文化活起来火起来的时代要求,更是激发文化新活力、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迫切需要。要站在“两个结合”的高度,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拓展多元内涵,探索实践路径,实现河套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和创新性发展。

紧扣主线,锚定创新发展方向。河套文化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体现,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多样性和包容性,为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因此,推进河套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必须紧紧围绕毫不偏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确保推深做实,落地生根。深度观照河套大地上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和现实,把主线意识和价值引领展现出来,把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体现在河套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各方面。抓住国家文化繁荣发展的战略机遇,主动对接融入国家和自治区文化发展规划体系,把河套文化建设放在文化自信、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全局中、全盘中、一体化中谋划构想,确保河套文化创新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聚焦内涵,塑造典型文化形象。立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充分挖掘昭君出塞、文姬归汉、三千孤儿入内蒙等历史故事,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各民族众志成城建设河套、开挖总干渠总排干、防沙治沙、守边固边兴边等人文史诗,塑造河套文化在“中华民族一家亲”中的典型形象,阐释好守望相助理念,生动呈现河套大地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蓬勃发展。深化河套文化的内在感召力,不断扩大对外影响力,构筑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新格局。吸取黄河文化精髓,加大与河套文化关联辐射区的一体联动,携手河湟文化、关中文化、河洛文化、齐鲁文化等,丰富黄河文化的多元内涵,共同弘扬黄河文化。依托“一带一路”国家开发重大战略,以中欧班列、甘其毛都口岸等为窗口,广泛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合作,推动文明互学互鉴和文化融合,树立良好的对外文化形象。

契合实际,探索有效实践路径。坚持守正创新,努力做好河套文化研究阐释、宣传推广、精品创作、遗产保护、暖心惠民、文旅融合“六篇文章”。搭建学术研究平台,逐步构建完备的河套文化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形成一批有分量有价值有影响的河套文化研究成果。建立完善河套文化传播推广宣传机制,构建河套文化大宣传格局。坚持出成果和出人才相结合、抓作品和抓环境相贯通,用好文艺创作引导扶持资金和文旅产业发展资金,推出更多文艺精品力作。提高文化遗产保护能力和水平,持续加强传承、利用工作,使其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构建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动旅游景区提档升级。

伏脉千年,有迹可循;流播万阈,传承有序。新时代新征程,巴彦淖尔市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大力弘扬守望相助理念、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引导全市上下始终保持百折不挠的韧劲、敢战能战的拼劲、一往无前的闯劲,与时俱进、守正创新、砥砺前行,让河套文化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为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巴彦淖尔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来      源 / 巴彦淖尔日报


版面编辑 / 李   玉  审核 / 田海霞 李   敏
责任编辑 / 隗家鸣  终审 / 巩   蓓 韩   娜


黄河金岸魅力临河
由临河区融媒体中心运营,第一时间权威发布临河区政务信息、时政要闻、民生热点等内容,感受魅力临河,敬请关注官方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