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1月18日晨,中国原广东海南岛渔业公司的407渔轮正在西沙永乐群岛海域进行海参捕捞作业。正好与南越海军4号和16号驱逐舰相遇。南越军舰彷佛有预谋一样分别从东西两侧包抄407轮。
16号舰上的一名南越军官提着话筒在舰舷用华语朝407轮喊话:"这里是越南的地方,你们把船开走!"
407轮船长杨贵立刻反唇相讥:"这是中国的领海,我们在自己的海上作业,你们无权干涉。"
军官见喊话无效,便指挥舰员将枪炮一齐转向渔轮。
杨船长一把扯开上衣,拍着紫铜色的胸膛说:"有种的就朝这里打,解放军是不怕死的!"
南越军官听到了无奈地摊了摊手,命令军舰后撤。没想到南越的16号舰刚离开,4号驱逐舰却突然开足马力向407轮横撞过来。在即将冲撞渔轮的一瞬间,军舰一个急转弯,舰体撞上了渔轮船舷。只听"哗"地一声响,军舰的铁锚紧紧钩住了渔轮驾驶台的铁窗,致使渔轮严重歪斜。
渔民们个个气得咬牙切齿,纷纷握紧手中的渔叉和木棒,决心和敌人拚个你死我活。南越军舰似乎在正气凌然的中国渔民面前胆怯了,连忙开动机器退向远海。可是没多久,这两艘军舰又伙同另一艘护卫舰杀气腾腾地驶了回来。
就在这时候,中国海军四艘担任护渔任务的舰艇及时赶到,用旗号向南越军舰喊话:"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军,在我国领海进行正常巡逻。西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决不允许任何人侵犯!"
翌日拂晓,南越三艘驱逐舰和一艘护航舰侵入西沙永乐群岛海域,在璨航、广金岛附近抛锚。没过一会,20余名南越士兵分乘两艘橡皮艇悄悄朝深航和广金岛划去。在深航岛上,驻守着两个班的中国民兵。当南越士兵刚刚踏上深航岛的时候,民兵们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把南越士兵吓了一跳。不过,南越士兵们很快地镇定下来,他们假装捡着贝壳,一边三五成群地向岛内走去。还好我国民兵们对此早有戒备,纷纷从隐蔽的羊角树后闪出身来,用打开枪刺的步枪拦住去路。士兵们见蛮横耍赖都无法奏效,只得无可奈何地往回走。
这时,一名南越士兵趁我方不备将一面展开的西贡"国旗"插在地上!
还好眼明手快的民兵二班长吴先锋及时发现,只见他一个箭步抢上前,用枪托打倒西贡"国旗",然后用枪口对准南越士兵说:"快滚,这里是中国的国土!"
几乎在同一时间里,爬上广金岛的南越士兵野蛮地朝前来阻拦的中国民兵开枪,民兵们被迫还击,民兵排长罗予孝带领10名民兵在沙滩前沿阵地上朝步步进逼的21名南越士兵射击,把敌人打得抬不起头来。
南越士兵纷纷落荒而逃,临走时还扔下了两挺机枪、一支白动步枪和部分弹。
南越军舰在深航、广金岛登陆未成木失脸面,于是把目标转移到了中国舰艇上,试图在海面较量中捞一把。
1月19日这天,乌云低沉,能见度不良。南越海军指挥官用高倍数望远镜窥视到中国的护渔巡逻舰仅为四艘小型舰艇时,不禁暗自窃喜,下令通知三艘驱逐舰和一艘护卫舰朝中国舰艇以战斗队形逼近......
西沙海战一触即发!
西沙群岛位于东经112.0北纬16附近,距海南岛约250公里,地处南海要冲,群岛由31个岛屿、沙洲和礁环组成,总面积大约10平方公里。
西沙群岛自古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从汉武帝开始,这里便有国人的足迹。
西沙群岛不仅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而且资源丰富,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因此一直为帝国主义所觊觎,先后被法国、日本侵占。
民国政府自20世纪30年代起标出的地图,就将南海岛屿标明为中国领土。1946年蒋介石还在南沙最大的岛屿太平岛派驻了一个连的兵力驻守。
进入50年代后,在新中国政府的不断施压下,南越当局才从珊瑚、金银等岛撤军。
蒋介石退守台湾后,表面上依旧继续坚持对西沙群岛的归属问题。但由于台湾当局在退守初期出于仇共的心理,始终同越南的反共政权有密切的合作关系,1960年至1970年期间台湾当局还向南越西贡地区派驻了庞大的军事顾问团连同美国、韩国一起协助南越军队对战北越。
尤其是蒋介石还派遣自己的得力干将胡琏以"大使"的身份长年驻守在西贡,向南越军提供"剿共"经验。
1973年,越南战争进入了尾声,美国开始从南越撤军。
与此同时,南越总统阮文绍企图通过拖住美军,来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他利用美军留下的大量武器装备,开始接连在南海制造事端,打死打伤我国正常作业的渔民。
当时我国正值恢复国内民生的关键时期。中国政府从大局出发,不愿动用武力解决此事,一直主动寻求外交途径解决问题。但没想到南越却愈发地不识好歹,变本加厉。
1973年8月底,南越开始非法入侵我国南沙、西沙群岛的6个岛屿。
没过多久,得寸进尺的南越又单方面公开宣称自己拥有属于中国南沙群岛中的南威、太平等10多个岛屿的领土主权。
1974年1月11日开始,我外交部多次声明和警告南越。但南越并未停止其侵略行径。
1974年1月15日,南越海军先后派遣军舰不断入侵中国西沙海域,骚扰我国渔民正常作业,还在甘泉岛海面炮轰岛上的中国国旗,企图登岛强行占领我国岛屿。
面对南越无理的侵略行为,为保卫祖国的领土,党中央毛主席作出了自卫反击的决定。
1月19日中越双方正式交战。南海军舰396、389、271、274、281、282舰及西沙守军先后开赴战场。
战事初始,中国海军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勇敢地采用近战战术,毫无惧色地与大于自己数倍排水量的南越军舰海上对峙。
虽然我方部队打得越军落花流水,但由于海上距离鞭长莫及和南越军的不断反扑,想要彻底打赢这场仗的话,南海舰队司令张元培不得不考虑请求增援。
于是他便请示中央军委调东海舰队南下驰援。
中央军委在收到张元培的报告后,经研究决定批准了让东海舰队505、506、508三艘导弹护卫舰立刻南下增援。
这三艘军舰都是当时解放军海军战斗力较强的军舰。
中央把配置如此之高的战舰增援到南海,前线指挥部十分欣喜振奋。可接下来南下航线的选择却难住了指挥部上下所有人。
以往我军的舰艇南下至西沙群岛,都是绕道过太平洋,经穿巴士海峡。但这番征程路途远,风浪大,用时长。
这次西沙海战告急,我国军舰该怎么走呢?
最后毛主席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策:直接过台湾海峡。坚决执行军令,这是毫无疑问的。
但这毕竟是没有先例的,对于这次"破冰之旅",大家都为此捏了一把冷汗。
如果放在从前,解放军的舰队直接通过台湾海峡,很有可能会被台湾海军拦截狙击。
为保障三援舰安全南下,中央指示福建基地安排30多艘舰艇、战机以及上百门岸炮、高炮和沿海观通雷达,统统枕戈待旦,24小时双岗执勤,警戒保障,随时准备阻止来自台湾方面的破坏与挑衅。
1月20日,东海三援舰在舟山基地准备就绪,将于第二天深夜秘密通过台湾海峡。
为保证行动的安全隐蔽,三艘军舰的航行全程由我军沿海雷达站测定方位,使用密码通报,实行陆地指挥。观测站需要将三舰的舰位及时准确的提供给舰队司令部,同时还要提供给三舰指挥舱。
因三舰全部是实行灯火管制,闭灯航行,电报只收不发。自已所处方位和前行目标全由陆地提供。
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张元培司令要求情报处及时准确地将东引、马祖、金门各岛的国军兵力部署情况报告作战室,并且严密监视台湾方面舰船的一举一动,一有异动马上报告。
1974年1月21日这晚是一个漆黑的夜,也是一个平静的夜。
这天,张元培等一众将领都早早来到情报室。这也是继西沙海战后电报最多的一个夜晚,尤其是来自台湾海峡沿岸雷达观通站的电报像雪花般飞到案头上。
我军情报人员们不敢有一丝懈怠,全神贯注地翻译着电文,详细标注着舰位。当晚晚9点27分,我军三艘援舰到达台湾方面控制的东引岛以东的海域。
东引岛附近的海域一直都是大陆与台湾海战的多发地带。
作战处雷处长看着航海图标示上渐渐靠近东引岛海域的三艘援舰沉思了许久,喃喃自语道:我们不怕战死在西沙战场,就怕战士们无辜牺牲在自己人手里!
这句话是当时所有人内心的真实写照。大家着实都为三艘援舰的航行安危捏一把汗!
其实当时我军的三艘导弹护卫舰早就将炮弹上满膛,沿海的部队也都进入高级别紧急战备状态,如箭在弦上。
"时间:2135,舰号505,舰位:经54.20,纬37.19,航速:18节,航向:217度。"
我军人员全神贯注地翻译着来自海峡沿岸发来的每一份电文,详细地标注着三舰航行前行的每一个方位。
沿海各雷达观通站几乎每5分钟就上报一次各舰的方位情况,张司令也是不断询问东引岛国军守军的情况。
然而,此时东引岛却出奇的安静,一点儿声响也没有。
我军三艘援舰按照陆地指挥继续向前行驶,驶入马祖岛以东海域。
马祖岛与只有一水之隔。面对、口和,这里也是蒋军"重兵把守"的一个岛屿。
从1954年开始,大陆与台湾在马祖列岛与黄岐半岛就发生过多起大大小小规模的战斗。
多年来,海峡两岸虽在这一区域内炮战、空战不断,但解放军却从未在马祖岛以东海域与台湾国军发起海战。
因为这一海域是台湾方面控制的核心区域。海战一打,北有东引岛守军,南有金门岛守军,东有国民党大本营,我军只会受四面夹击。
而此时,三艘军舰缓慢向马祖以东海域驶来,贴靠大陆所属海域,渐渐进入这一死角区。
"有没有这种可能:台湾方面故意放行让我们过东引岛,等我们进入马祖他们事先埋伏好的伏击圈后,再来个一网打尽呢?"作战处雷处长谨慎地问道。
沉默了一会后,情报处范处长分析着手里的情报斟酌道:"就目前而言,台湾较大型舰艇的方位全在我们的严密监控之下。这几天一直没发现他们有调防军舰的迹象。今夜也是没有任何异常,应当不会有什么伏击圈。"
一旁的张司令一言不发,眉头深锁。静,一切都是出奇的静。但南海舰队司令部值班室的这些军人们的内心却是忐忑万分。
"滴答,滴滴答,答滴滴"
通讯处的电台响个不停,电报一份份从电报机里吐出来,情报人员快速地翻译,准确标示。
三艘援舰最终从距马祖岛仅14海里区域顺利驶出。
3点35分,三艘援舰驶过金门以东海域,直奔西沙战场!大家紧绷着的心终于可以放松了一些了!
张司令员兴奋地自言自语道:毛主席英明!老蒋还算是个中国人!这下有了东海舰队的援助,我们在西沙战场上是必胜无疑了!
我军援舰顺利通过台湾海峡一事,极大的鼓舞了我军的士气,震慑了敌人的入侵,避免了战争的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保卫了西沙海战胜利的成果,意义非凡。
当三艘援舰驶出台湾海峡后,中国海军在西沙海战中形成绝对优势,迫使南越当局不得不做出"避免下一步同中国作战"的决定。
那么,毛主席为什么敢要求军舰直接过台湾海峡呢?三艘援舰又为何能够顺利通过台湾海峡?
这成了战后我们议论的焦点。毛主席事后曾打趣地说道:"蒋先生还是蛮讲民族大义的嘛!"
西沙海战爆发后,国民党党报《中央日报》曾一改过去对祖国大陆"共匪"蔑称,转而称"中央与'南越'军队在西沙海域爆发海战"。
在维护"一个中国"原则立场上,毛主席与蒋介石的确是有"默契"的。
1958年10月中旬,美国国务卿杜勒斯访问台湾。他强调台湾作为一个"政治实体",必须要实行完全独立。并且提出让蒋介石撤出金、马岛,由美军入驻。同时斩断与大陆的联系,美方才会承担共同防御义务,向台湾提供援助。蒋介石则以"反攻大陆"为由固守金、马,不搞台湾独立。
杜勒斯继而威胁道:若不按此要求做,那么美国支援金、马两岛将会十分困难。
美国想以此要挟蒋介石接受"独立",实行"两个中国"的政策。双方代表就此发生激烈争执。在美国的高压下,蒋介石进退两难之际,毛主席得知此消息后宣布,恢复对金、马岛的炮击。
毛主席恢复炮打金马岛,实际上是打击美国的气焰,维护两岸统一,从一定意义上讲也是"帮"了蒋介石的忙。
蒋介石曾对美国人说:"我同意独立,毛泽东也不会同意台湾独立。"
从此之后,大陆便开始对对金、马两岛实行"打单日停双日"的炮击战略,不曾停歇。
毛主席用这种方式维护两岸统一。因此,在一个中国原则立场上,毛蒋二人的观点是一致的。
这次过台湾海峡,毛泽东有意考了蒋介石一把,能够顺利过说明蒋介石还算及格,所以毛泽东讲"蒋先生还是讲民族大义的"。
1963年初,毛泽东让张治中写信给陈诚转交蒋介石,分析台湾的处境与前途,讲明了今日反台者并非大陆而实为美国,支持台湾者并非美国而实为大陆。
信中提出了"一纲四目"的方案,"一纲"指的是:只要台湾愿意归回祖国,其他的问题都可以尊重台湾方面的意见进行妥善处理。
"四目"则是:台湾归回祖国后,除对外宣称一个中国的立场外,所有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由蒋介石等人全权处理;有关军政及建设费用问题,若有不足,也可由中央统一拨付;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暂缓,等待条件成熟,双方另行协商;双方也相互约定好不派人进行破坏团结之事。这是毛泽东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最初的具体方案。
1965年7月,李宗仁回大陆受到热烈欢迎。当时,毛泽东亲笔题写了"明月依然在,何时彩云归"的《临江仙》词,让李宗仁转赠送予蒋介石,表达毛泽东希望蒋介石也回大陆安度晚年的诚意。
不久,蒋介石派曹聚仁给毛泽东送来了经他深思熟虑提出的回大陆定居的《六项条件》。
蒋介石在这六项条件的第一条就表达了自己想携旧部回大陆,定居在浙江省以外的任何一个省的愿望。
毛泽东当即表示同意,他说:"我们可以拨出风景优美的江西庐山地区为蒋介石居住与办公的汤沐邑。"
但蒋介石对这些不是没有动过心。反攻大陆的念头破灭了,蒋介石对国共第三次合作还是抱有希望的。
大陆对台湾方面不断地示好也是此次增援西沙,东海舰船能够"顺利地""直接地"从台湾海峡通过的重要原因之一。至于台湾方面打开航海灯"护航"、提供"供应补给"等说法的确是空穴来风。
1965年"八六"海战后,台方海军因遭痛击,自知实力难敌解放军,已决定不再主动攻击,而解放军也不主动打击对方。
从此,大陆的舰船在台湾海峡的活动未受拦截便成了多年惯例。
熟悉台海地理的人都知道,台湾海峡宽度最窄的地方也有130公里,并非是一个狭窄的水道。
在如此宽阔的海域上打开岸边"航标灯",对于军舰的通行并无实际的指向作用,其主要目的还是向大陆发出缓和两岸态势的信号。
近些年来随着两岸关系的改善,大家对于当年国民党的一些领导人的评价也日趋客观公正,但我们依旧要尊重事实,不能毫无根据的进行演义。
自从三艘援舰顺利通过台湾海峡后,大陆在对台关系上有了明显转变。
我们的情报部门对台工作的重点也由过去的以军事情报为主转为以政治情报为主,特别是以国共两党的统一合作的动向为重点。
毛主席也为"顺利通过台湾海峡"有所表示,在当时开始着手特赦释放国民党战犯的工作。
1975年4月5日清明节,是南海舰队公祭的日子,祭奠为保卫西沙英勇牺牲的18位烈士。人们把一朵朵小花洒向大海,以表达对为祖国领土完整而英勇牺牲的战友们的哀悼。
解放军军舰顺利通过台湾海峡一事为两岸合作提供了可行性研究方向,让我们了解到了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