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六尺巷”,助推调解陈年纠纷

民生   2024-11-07 17:15   福建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古时安徽桐城“六尺巷”的故事令人熟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强调,六尺巷体现了先人化解矛盾的历史智慧,要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场所,发挥好中华民族讲求礼让、以和为贵传统美德的作用,营造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环境。

在仙游县鲤城街道金井社区,“一肩挑”书记林黎荣活用“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调解了一起长达21年的邻里纠纷。


土地纠纷,积怨久矣


在金井社区邻里中心往前的交叉路口,有两户林姓人家,原本既是邻居,也是朋友。因早年的土地纠纷反目成仇,双方各执一词,都说自己有理,互不肯让,吵架,起诉,甚至大打出手,历经多任村干部调解未能成功,积怨长达21年。

在他们的房屋旁,有一条小土路,宽度只有一米半多,大车无法通行,只能通过电动车、自行车,坑洼的小路让居民通行困难,稍有不慎,就容易掉下另一边的水沟里。多年来,群众摔伤、骨折事件时有发生,安全隐患大。

因两家的历史遗留纠纷,村里修路进程被阻挠了15年。积怨深、调解久,修路难、群众苦,这成了令村两委头疼的“老大难”问题。

从此,两家人的事变成了全村人的事。


典故育人,不止三顾


2018年,林黎荣上任原称为“金井村”的“一肩挑”书记,立马着手处理这件事。不少人都说,“太难了,几十年都没解决,就不要管了。”

看着多年来,因为这场纠纷无法修路,车难走、人受伤,道路卫生脏乱差、影响村容村貌,林黎荣痛心疾首。“再困难再麻烦也要搞!”修路的决心让他势必要做好这场调解。

林黎荣走访村里老人、周边邻居,了解整个事件的真实情况,不偏信一方。矛盾调解,何止三顾?两家关系恶化,不愿面对面调解,林黎荣带领村里的调解队当起了“中间人”,劝完这家说那家,每家都亲自上门调解了20余次。

林黎荣借古喻今,用古时候“六尺巷”的故事耐心劝说他们都是邻居要以和为贵,各礼让一分,21年的矛盾该放下了,把当下的生活过好是最重要的。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林黎荣还多次委托两家的亲戚朋友去帮忙劝解。2019年,历经一年半的深入调解,改了4次调解协议书,双方各退一步,终于达成和解。

现如今,两家关系和缓,一家开起了早餐店,一家将房屋出租,互不干涉,生活美满。他们为金井社区党支部和居委会送去了锦旗,感念干部们公正调解,21年纠纷终了。


善作调解,群众满意


签订协议的第二天,林黎荣立刻派了挖机入场,清理围墙和杂物,修路工作顺利开展。道路拓宽,土路硬化,护栏加装,现在的道路完全可通行大车,交通安全隐患也大大降低。林黎荣将“六尺巷”典故放入护栏宣传,以此弘扬“礼让和谐”文化。

二十一年恩怨了,修路惠民办实事。这一事件在当地传为佳话,金井社区“善作调解”的名声打响,成为周边社区调解矛盾纠纷、推动基层善治的典型案例。

近年来,金井社区坚持“政治引领,善治建设,智治支撑”,紧紧围绕“小事不出网格,大事难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工作目标,打造“乡贤评理室”矛调机制,促进辖区矛盾纠纷高效闭环处置。

今年来,由党支部书记林黎荣带头,干部、乡贤等组成的调解队化解邻里纠纷、家庭矛盾13起,12345热线转办件12件,110平台3件,小微权力监督平台诉求4件,基层摸排2件,办结率达100%。每次调解结束,调解队都会仔细梳理台账,做好案件记录,并且不定期会对已调处完毕的纠纷进行跟踪回访,满意率98%。

矛盾纠纷少,基层治理好。如今的金井社区,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群众问题及时解决,群众对两委的信任度越来越高,幸福感也越来越深。下一步,林黎荣表示,将进一步学习运用“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将“礼让和谐”文化融入基层治理,及时、高效解决矛盾纠纷。(陈君妍 文/图)




责编|陈君妍  编审|郑志忠

传播仙游声音·讲述仙游故事·展示仙游形象 

@仙游报道|公众号、头条号、福建号、企鹅号



仙游报道
仙游县委报道组作为县委新闻通联机构,围绕全县中心工作开展新闻宣传,传播仙游声音,讲述仙游故事,展示仙游形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