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023年山东德州教师招聘历年真题39套
2016-2023山东聊城教师招聘历年真题29套
2018-2023年山东教师招聘语文学科真题30套
2020-2023年山东省教师招聘笔试真题122套
2019年-2023年山东幼儿教师招聘真题57套
2023年山东及全国事业单位公基真题65套
2017-2023山东事业单位笔试真题98套
2024新版山东各地省情省况450题
2024年1月-7月全年时政重点及1200题
【收藏】2025山东巡考规划表!一定上岸!
【超格】25教师编笔试全程班来了!
【超格】2025山东事业单位职测大礼包开箱
1.在m同志诞辰130周年中提到,一百多年前,m同志说:“我们总要努力!我们总要拼命的向前!我们黄金的世界,光华灿烂的世界,就在前面!”立足当下,请谈谈你对“向前”的理解。
m同志“向前”的呐喊,穿越百年时空,依然振聋发聩,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立足新时代,我认为“向前”蕴含着三层深意:
第一,“向前”是坚定理想信念,永葆奋斗精神。 m同志所处的时代,国家积贫积弱,人民生活困苦。正是怀着对“黄金世界”的坚定信念,无数革命先烈前赴后继,才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作为新时代公务员,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第二,“向前”是勇于担当作为,敢于攻坚克难。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我们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勇于担当作为,敢于攻坚克难,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
第三,“向前”是坚持人民至上,不断造福人民。 m同志一生致力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总之, “向前”是历史的传承,是时代的召唤,更是我们每个公务员的责任和使命。我们要以m同志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作为,坚持人民至上,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2.人要想行稳致远,就要打开“三把锁”。打开心中锁,摆脱固定心态;打开脑中锁,打破惯性思维;打开脚下锁,探索广阔天地,做到知行合一。请谈谈你的理解。
各位考官好,题目中提到的“三把锁”,从心态、思维到行动层层递进,深刻揭示了个人成长与事业发展行稳致远的关键。作为公务员,这“三把锁”不仅是自我提升的方向,更是服务群众、推动工作的行动指南。我的理解如下:
第一,打开“心中锁”,以成长型心态破除自我设限。
固定心态会让人畏惧挑战、逃避变化,而公务员工作恰恰需要直面复杂的社会问题。例如,在数字化转型中,有的干部因害怕“学不会”而抵触新技术,导致服务效率滞后。打开“心中锁”,就是要像卡罗尔·德韦克提出的“成长型思维”那样,将“我不会”转化为“我可以学”。疫情期间,许多基层干部从零开始学习直播带货,帮助农民解决滞销难题,正是心态突破的生动体现。未来工作中,我会以开放心态拥抱新事物,在攻坚克难中实现能力迭代。
第二,打破“脑中锁”,用创新思维突破路径依赖。
惯性思维容易陷入“经验主义”陷阱。例如,某些地方扶贫初期只依赖资金补贴,效果有限;而后来通过“电商+产业”模式激发内生动力,才真正实现脱贫。这启示我们:公务员必须跳出思维定式,善用“逆向思维”找痛点(如从“群众跑腿”转向“数据跑路”)、“发散思维”谋新路(如将生态保护与文旅融合)。我曾参与社区垃圾分类项目,初期居民参与度低,后通过设计积分兑换、亲子科普活动等创新形式,使参与率提升至90%。这说明,唯有打破思维枷锁,才能破解治理难题。
第三,解开“脚下锁”,以知行合一践行实干担当。
“纸上得来终觉浅”,政策的生命力在于执行。黄文秀扎根百坭村,用脚步丈量民情,带领群众修路、种砂糖橘;浙江“千万工程”历时20年,靠的是一批批干部走村入户、因地制宜的扎实落地。作为公职人员,既要“读万卷书”学政策理论,更要“行万里路”深入一线。比如在推动老旧小区改造时,不能仅凭文件研判,而应实地勘察管线布局、倾听居民需求,才能让惠民工程既有速度更有温度。
“心中锁”是根基,决定视野高度;“脑中锁”是桥梁,联通方法路径;“脚下锁”是落脚点,检验初心使命。三者环环相扣,体现了“认知—方法—实践”的成长逻辑。若我有幸成为公务员,将以“清零心态”持续学习、以“破圈思维”大胆创新、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真正让“三把锁”化为服务群众的“三把钥匙”,在新时代征程上行稳致远。
3.开展志愿服务,有关爱空巢老人、绿色低碳、文明服务。如果你是志愿者,请选择一项并开展活动,你会怎么做?
各位考官好,我选择以“关爱空巢老人”为主题开展志愿服务。空巢老人群体面临生活照料缺失、精神孤独等多重困境,作为志愿者,我将以“精准需求、长效关怀、多方联动”为原则,设计一场有温度、可持续的志愿服务活动,具体计划如下:
第一步:深入调研,精准定位需求。
通过“三访三问”摸清服务方向:一访社区居委会,了解辖区空巢老人数量、健康状况、居住分布等基本信息;二访老人家庭,通过入户访谈、问卷调查,梳理共性需求(如代购药品、家电维修)和个性困难(如独居老人紧急救助);三访专业社工机构,学习服务技巧,避免“爱心泛滥但方法不当”。例如,某社区曾因未提前了解老人饮食习惯,赠送的食品大量浪费。这警示我们:只有精准对接需求,服务才能落到实处。
第二步:整合资源,打造“三维关怀”服务体系。
生活照料“解急难”:
组建“银龄管家”志愿队,为行动不便老人提供代购物资、上门理发、水电检修等服务;
设立“一键通”应急呼叫系统,链接社区医院、物业,确保紧急情况5分钟响应。
健康守护“保平安”:
联合社区卫生中心开展“健康小屋”活动,每月为老人免费测血压、血糖,建立健康档案;
针对慢性病老人,邀请医生录制用药指导视频,印制大字版健康手册。
精神慰藉“暖人心”:
开设“银龄茶话会”,组织大学生志愿者与老人结对,每周一次读书、聊天、手工活动;
录制“家书传情”视频,帮助老人与异地子女云端团聚,用亲情填补孤独。
第三步:创新机制,推动志愿服务长效化。
“时间银行”激励参与: 鼓励低龄老人服务高龄老人,储蓄服务时长,未来可兑换自身所需服务,形成互助循环。
“智慧助老”提升效能: 为独居老人安装智能手环,实时监测心率、定位,异常数据自动报警至社区和亲属。
“社会协同”凝聚合力: 与超市、药店签订协议,为老人开设购物绿色通道;联动公益基金会,为特困老人提供助浴、助洁等补贴服务。
关爱空巢老人不仅是送温暖,更是对社会治理短板的积极回应。作为志愿者,我会以“需求导向”避免形式主义,以“专业思维”提升服务质量,以“长效机制”确保爱心不断档。如果成为公务员,我将把这种“细水长流解民忧”的态度融入工作,既做群众“雪中送炭”的贴心人,更做“未雨绸缪”的谋划者。
使用邀请码:958528优惠100元
扫码保存到自己网盘下载材料
通过超格邀请码:958528购买面试线下课程的
均可赠送面试VIP,面试Vip简介:
2025公务员事业单位面试热点12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