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风皖韵过大年】欢喜过大年 “皖美”中国味

时事   2025-02-03 16:12   安徽  
在淮河之畔,舞动欢快优美的凤阳花鼓;在大别山区,端出特产烹调的新年味道;在徽州古村,上演丰富多彩的春节民俗——从淮北到江南,处处沉浸在新春佳节的喜庆幸福里。
如何欢度第一个“非遗版”春节?我省精心开展“文化迎春 艺术为民”“春到万家”“非遗贺新春”“旅游迎春 休闲过年”“惠企乐民 欢度新春”“文博馆里过大年”“欢乐春节”“皖美荧屏 精彩视听”等8大主题、23个方面、1000余场重点活动,邀请五湖四海的游客到安徽欢欢喜喜过大年,体验徽风皖韵浸润的中国味。
年味“拉满”!江淮奏响传统韵律
从徽州古城到渔梁古镇,从棠樾牌坊群到汪满田村、瞻淇村,一条条栩栩如生的鱼灯游动在绿水青山的村落中,穿梭在粉墙黛瓦的街巷里,吸引天南海北的游客汇聚歙县,寻找记忆深处烟火升腾的久违年味。
在喜庆热烈的氛围里,全省各地群众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欢度春节,江淮大地上古老的年俗“活起来”了。百米长的肥东洋蛇灯狂舞迎春,惊险的临泉肘阁巡游集市,热闹的池州傩戏祈福纳祥……特色非遗扮靓春节旅途,邀请游客赴一场视听嘉年华,品一段江淮烟火味,把徽风皖韵带回家。
亳州花戏楼景区开启“白+黑”模式,从晨曦微露的早上到花灯璀璨的夜晚,舞狮、旱船走进游客群体中间,剪纸、糖画邀请游客动手体验,一项项特色非遗活动尽显地方风土人情,带领大家沉浸式体验传统春节里满溢的醇厚韵味。
来安县半塔镇集市上,“福娃”“河蚌仙子”伴着铿锵锣鼓,簇拥着子母灯腾跃穿梭,从“花引路”“闯暗礁”到“二龙吐珠”“大团结”,每一次变化都收获围观群众阵阵喝彩,浩浩荡荡的巡游队伍走街串巷,将新春佳节的欢乐氛围直接“拉满”。“看到这些展演,就想起小时候长辈带我逛大集的场景。传统回来了,年味就回来了。”半塔镇居民刘凯兴奋地说。
炫酷多彩!缤纷呈现新鲜年俗
过新年,唱大戏。从流播深远的《天仙配》到广受欢迎的《孟丽君》,新春“欢欢喜喜过大年”省暨合肥市春节文化惠民活动举办,名角新秀轮番登台,大戏好剧精彩上演,黄梅雅韵飘香省城,让游客感受厚重的文化、经典的魅力。
到剧院欣赏一台匠心打造的好戏,到滑雪场体验一把酣畅淋漓的运动,到乡村春晚感受一下淳朴乡亲的欢乐……这个春节,我省不断推出新业态、新模式、新玩法,充分满足游客个性化、多样化的旅游体验。
安徽博物院举办研学工坊,组织孩子们追踪大明中都谜团,制作手工楚大鼎。阜阳博物馆迎来“新疆吐鲁番汉唐文物精品展”,带领游客走近古丝绸之路上的汉唐风华。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联合歙县黄宾虹纪念馆策划推出“贾而好儒——徽商的文化情怀展”,展现古徽州大地上的文化积淀。春节假期,全省博物馆“不打烊”。补充一段知识,了解一方水土,“博物馆中过大年”已经成为越来越多游客欢度佳节的新年俗。
不是东北去不起,而是安徽更有性价比。在亳州,有华佗百草园滑雪场;在蚌埠,有花博园滑雪场;在淮北,有四季榴园滑雪场;在马鞍山,有郑蒲港圣祥冰雪世界。从高山到平原,从室外到室内,各种滑雪场地任君畅享。这个春节,“到安徽去滑雪”,不知圆了多少人的冰雪梦。
花式宠客!真挚服务温暖旅途
1月31日,大年初三,绮丽黄山,烟雨蒙蒙。北海景区狮林大酒店开放大堂,热情邀请游客休憩避雨。一杯杯姜茶送到游客手中,传递温暖,驱走寒意。
春节假期,黄山风景区开放管委会大院等机关事业单位停车场以及南大门多功能广场,供游客免费停车。同时,景区研发的AI旅行助手智能体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实时回复游客咨询,内容涵盖景区介绍、政策解读、游玩攻略等方面,有效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感。
土豆烧牛肉、徽式炒饭、浇头面……春节期间,黟县宏村镇政府“暖心”更“暖胃”,除了向游客免费提供茶水、充电、停车等服务,机关食堂还面向所有到访游客开放,五菜一汤,有荤有素,仅需10元。“比市场上便宜,好实惠!”“免去餐馆排队烦恼,减少等待时间就是节省旅游成本!”……“受宠”游客纷纷在社交网络上分享自己的真情实感。
从茶庄游客中心到炼丹湖畔、再到天池峰顶,天柱山风景区随处可见身穿小马褂、头戴服务帽的志愿者,他们热心回答游客的问题,搀扶行动不便的游客,赢得一声声热情“点赞”。一抹抹“志愿红”,成为点缀青山的耀眼色彩。
美好安徽,游客天下!从景区志愿者到旅行社导游,从高速道口收费员到酒店服务员,在春节假期里,“人人都是迎客松”安徽文旅志愿服务行动如火如荼开展,江淮大地处处开启“花式宠客”模式,让天南海北的游客舒心欢度“皖美”中国年。


来源:安徽日报


中安在线
记录时代,权威发声(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170002)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