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odMicroDB:用于食物微生物组成和时间序列研究的微生物组数据库
iMeta主页:http://www.imeta.science
研究论文
● 原文链接DOI: https://doi.org/10.1002/imo2.40
● 2024年11月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刘永鑫团队和中国中医科学院国家中药资源中心陈同等在iMetaOmics在线发表了题为 “FoodMicroDB: a microbiome database for composition and time-series research in food”的文章。
● 该研究构建了一个具备丰富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功能的食物微生物组数据库,收集了来自62种食物的108个扩增子测序项目数据,促进了食物微生物组数据的可访问性和可重用性,为该领域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资源平台。
● 第一作者:李亚慧、吕虎杰、杨海飞
● 通讯作者:刘永鑫(liuyongxin@caas.cn)、陈同(chent@nrc.ac.cn )
● 合作作者:鞠志成、马闯、侯辉宇、王瑶、周远平、高云云、杨军波、许珊珊、白德凤、罗豪、Salsabeel Yousuf、张天缘、荀佳妮、曾美尹、亓合媛
● 主要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帝国理工学院、青岛农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广东医科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国家中药资源中心
● FoodMicroDB 是一个专门用于食物微生物组研究的可免费访问的数据库,数据按照项目和食物/物种归档;
● 该平台确保数据分析和元数据管理的统一性,促进跨宿主研究的比较;
● 它提供了多功能的数据可视化模块,包括用于可视化微生物组成和时间序列微生物组数据的独特工具。
微生物对食物发酵、保存和安全至关重要,直接影响人类健康。最近,有关食物微生物组的研究数量激增,数据也大幅增加。然而,这一领域明显缺乏专门的数据库。为了填补这一空白,我们开发了食物微生物组数据库 (Food Microbiome Database, FoodMicroDB),该平台旨在通过全面的数据管理和数据可视化工具,提高食物微生物组数据的可重用性和可访问性。FoodMicroDB 汇集了来自 108 个宏分类项目的 6,358 个扩增子数据,涵盖 62 种食物,包含 4,710 个细菌、古菌和真菌分类群。收集到的数据经过一致的分析和整理,然后使用多种模块进行可视化,其中包括用于可视化微生物组成和时间序列微生物组数据的独特工具。它还包括用于微生物丰度分析、跨宿主丰度比较和跨食物分析的高级模块。FoodMicroDB 将成为食物微生物组研究领域的宝贵资源平台。该数据库可在以下网址免费访问:https://www.bic.ac.cn/FoodMicro/。
Bilibili: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uqDmYDEqe/
Youtube:https://youtu.be/v0bwCHwbB94
中文翻译、PPT、中/英文视频解读等扩展资料下载
请访问期刊官网:http://www.imeta.science/imetaomics/
引 言
食物包括未加工的农产品和加工产品,如发酵食物和包装食物。食物微生物组由与各类食物相关的微生物组成,在动植物健康、食物发酵和生产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靶向测序和宏基因组学的进步深入揭示了食物的微生物生态系统,阐明了它们对风味、保存、安全性以及最终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例如,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发酵食物对健康的益处。关键发酵阶段的微生物群表征对于食物的稳定生产至关重要,因此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对水果或蔬菜表面的微生物群进行了广泛研究,以促进收获后的保鲜,而植物根际微生物群对植物的生长和风味至关重要。对家畜消化道微生物组的研究对于确保动物源食物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随着食物系统微生物组研究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大量扩增子和宏基因组测序数据已经产生。原始测序数据通常存入公共数据库,包括美国生物信息技术中心序列读取存档(National Center of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 Sequence Read Archive, NCBI SRA, https://www.ncbi.nlm.nih.gov/sra)、欧洲核苷酸档案 (European Nucleotide Archive, ENA, https://www.ebi.ac.uk/ena)和 中国生物信息中心组学原始数据归档库(China National Center for Bioinformation Genome Sequence Archive, CNCB GSA, https://ngdc.cncb.ac.cn/gsa/)。此外,MGnify 和 gcMeta 等微生物组数据库已根据宿主栖息地将处理过的数据归档,而 MG-RAST 和 Qiita则提供了额外的功能分析工具。这些数据库大大提高了数据的可访问性和可重用性。然而,这些数据库并不是专门为食物微生物组数据集设计的,缺乏对食物相关元数据的整理。另一方面,FoodMicroBioNet拥有来自 251 项已发表研究的全面的食物元分类数据集。然而,它只能通过一个 R shiny 应用程序访问,对于非 R 用户来说可能不太方便。其他平台,如 ODFM和 HoloFood,专门针对有限的食物类型,缺乏全面的微生物组数据分析和可视化模块。当务之急是建立一个具有用户友好的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功能的综合性食物微生物组数据库,以促进食物科学研究。
在此,我们介绍了 FoodMicroDB,这是一个微生物组数据库,重点收集各类食物的微生物组数据,并提供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功能。该数据库具有以下特点 (a) 对每个项目的宿主-食物-物种关系进行管理,实现按食物和物种进行有组织的数据管理;(b) 数据分析和元数据管理的一致工作流程,促进跨数据集分析和比较;(c) 全面的数据分析和可视化模块,有效展示微生物组成和分组比较结果;(d) 独特的时间序列分析模块,旨在跟踪纵向微生物组研究中微生物的跨时间变化。FoodMicroDB 对有兴趣探索特定食物的微生物组组成以及各种食物宿主中微生物的分布和丰度比较的研究人员来说,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结 果
数据库概述
FoodMicroDB 收集了来自 108 个元分类项目的 6,358 个食物扩增子数据,涵盖 62 种食物。除了项目与样本的关系外,我们还利用每个样本的宿主-食物-物种关系,按照相关食物和食物来源物种来组织所收集的数据。数据库中涵盖的食物包括新鲜食物(即未加工的农产品)和加工食物。对于新鲜食物,研究主要集中在描述各种植物和动物成分的微生物组,包括植物根际土壤、水果表面和动物内脏等。而加工食物的研究则是调查发酵或生产过程中微生物的变化(图 1A)。我们采用食物周期表(PTFI)食物分类法对食物进行分类。在总共 62 种食物中,有 35 种属于植物性食物,25 种属于动物性食物,另有 2 种根据其来源材料进行了分类(图 S1A)。其中,发酵食物有 29 种(占 47%,图 S1B),包括发酵饮料、乳制品、肉制品等。
为确保分析方法的一致性,我们从公共数据库(NCBI SRA/ENA/CNCB GSA)下载了所有扩增子测序数据,并使用统一的扩增子测序数据分析工作流程 EasyAmplicon对其进行了重新分析。微生物组成数据和元数据包括存储在 FoodMicroDB 中的原始数据(图 1B)。为了使每个项目的微生物组数据可视化,我们开发了微生物组成、时间序列分析和差异丰度分析模块。此外,还可在微生物信息页面下检查不同宿主的微生物丰度。通过跨食物分析模块(图 1C),可以确定某些食物或食物部分的微生物标记(通过分组比较,相对丰度发生显著变化的微生物)。
图1. FoodMicroDB总览
(A) 数据库中包含的食物微生物组项目的示意图,涵盖了新鲜食物(农产品)和加工食物。(B) 数据收集和数据库构建的流程图。(C) FoodMicroDB的主要功能:基础分析,包括微生物组成、时间序列分析和差异丰度分析;以及荟萃分析,涵盖跨宿主的微生物丰度比较和通过跨食物分析识别微生物标志物。
每个项目的微生物组成可视化
为了使 EasyAmplicon 分析工作流程后的微生物组数据可视化,我们开发了微生物成分分析模块。每个项目的样本信息都是从原始元数据中提取的,然后根据宿主与食物的关系进行人工编辑,在每个样本条目中显示为 “食物成分 ”和 “食物”。以黄酒发酵研究(生物项目编号:PRJNA880416)为例,该项目研究了黄酒发酵过程中醪液的微生物群谱,这对黄酒的风味至关重要。因此,“麦芽浆 ”是本研究中的食物成分(图 2A)。此外,该项目还有 16S rRNA 和 ITS 测序数据,其分析结果通过网页上不同的标签显示(图 2B)。分类群的相对丰度按食物部位分类,并以两种形式显示:整个样本的平均值和单个样本的平均值(图 2B, C)。除可视化外,处理后的数据也可在网页上下载。
图2. 微生物组成分析模块
(A) 以黄酒发酵研究(PRJNA880416)为例,展示经过整理的样本信息表。"食物"、"食物成分"、"组别"和"时间"等信息来自原始出版物的手动整理,其他信息则来自项目数元据。(B) 饼图显示了属级别微生物分类群的平均相对丰度。用户可以使用上方的选项卡选择感兴趣的界(细菌、古菌或真菌)和分类级别(从门到属)。(C) 堆叠柱状图显示了同一项目所有样本中的微生物相对丰度。柱状图的x轴上列出了从测序数据元数据表中提取的每次运行的样本名称。对于 (B) 和(C) ,图例标识了前20种最丰富的分类群,其余的归类为“其他”。通过点击图表右上角的数据表图标,可以下载原始数据。
时间序列和差异丰度分析模块,适用于有实验设计的项目
为了更好地可视化纵向微生物组数据,我们在时间序列模块中加入了更专业的可视化和分析功能。我们根据所有样本的相对丰度总和选出了丰度最高的微生物,并通过热图、冲积图和桑基图显示了它们随时间变化的丰度(图 3A、B)。所有时间点组之间的共享微生物则通过花瓣图显示。对于有多个群组的项目,我们提供了多选选项供用户选择感兴趣的群组。例如,PRJNA435900 是一个来自水稻根部微生物群时间历程研究的数据集,其中研究了两个不同农场的两个水稻品种的根部和大块土壤。在多选框中选择 “A50_Cp ”组并点击提交按钮后,会显示相应的图谱(图 3A、B)。从图中可以看出,对于 A50_Cp(昌平农场种植的日本芭蕾水稻栽培品种)样本的水稻根来说,菌属级别前 10 位的细菌总体上并不突出,而其他细菌(冲积图中的紫色)则是主要构成。通过分组选择框,用户可以快速直观地看到感兴趣样本的数据。
我们还开发了差异丰度(differential abundance, DA)分析模块,以快速直观地显示组间比较研究的结果。我们选择了两组设计的项目,并进行了差异丰度分析,以获得比较组相对丰度发生显著变化的类群。然后在交互式热图和火山图上可视化预先计算的结果。我们以甘蔗根际土壤微生物组研究为例,该研究旨在将根际微生物组与甘蔗风味联系起来。我们对甜味甘蔗和苦味甘蔗对比组进行了 DA 分析,确定了属一级的鉴别微生物类群(图 3C、D)。用户可以将鼠标悬停在每个点上,查看 DA 种类的详细信息。有趣的是,我们的结果显示甜甘蔗中富集了丘贾杆菌(Chujaibacter)和窄食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这两个属与原始出版物中列出的前 20 个分类群相吻合,从而验证了我们分析的可靠性。
图3. 高级微生物组数据可视化模块
(A, B) 时间序列项目数据可视化,带有组别选择选项,使用水稻根部和根际土壤微生物组研究的数据(PRJNA435900)。热图 (A) 和冲积图/桑基图 (B) 展示了所有时间点上最丰富的10种微生物。红色框突出显示了组别选择区域,标签如“A50_Cp”和“A50_Sz”表示不同的样本组。用户可以选择一个或多个组别。(C, D) 针对具有两组比较设计的项目的差异丰度分析,使用甘蔗根际土壤研究(PRJNA561066)作为示例。两组甘蔗(甜甘蔗和苦甘蔗)之间的差异丰度微生物(属级别)分别显示在热图 (C) 和火山图 (D) 中。使用“edgeR”方法识别出差异丰度的微生物,p值 < 0.05,FDR < 0.2,且相对丰度 > 0.1%。在 (D) 中,当鼠标悬停在点上时,会显示标记的详细信息。
检查食物相关宿主的微生物丰度
FoodMicroDB 数据库收录了从已存数据集中提取的 4,710 种与食物相关的微生物,包括 3,182 种细菌、123 种古细菌和 1,405 种真菌(图 4A)。微生物的详细信息显示在详细页面上,其中包括微生物的宿主信息。所有宿主的相对丰度以方框图的形式显示。用户可以使用搜索框选择感兴趣的微生物,检查它们在宿主中的分布和相对丰度。例如,假单胞菌(Pseudomonas)是最普遍的细菌属,出现在 82 个项目和 110 个宿主中。假单胞菌是菠菜、红叶莴苣和罗马莴苣叶等食物宿主中的大量类群,平均占总成分的 50%以上(图 4B 和 C)。食物致病微生物可能会引起普遍关注,我们研究了包括沙门氏菌和李斯特菌在内的两个细菌属的丰度,发现它们分别只有 37 个和 13 个宿主。值得注意的是,沙门氏菌(Salmonella)在泡菜样本(即生姜泡菜样本)中似乎只占 5%以上。李斯特菌(Listeria)在所有宿主中的平均含量都很低,不到 0.5%,但在阿纳德猪油(Lard d'Arnad)样品中的含量变化很大(图 S3)。
图4. 食物宿主中微生物的分布和丰度
(A) “细菌微生物”页面概览。用户可以通过上方的选项卡切换界别(细菌、真菌和古菌)和分类级别(从门到属)。(B) 显示假单胞菌的分类和宿主信息的微生物详情页。(C) 使用箱线图展示假单胞菌在各种与食物相关的宿主中的分布和丰度。
通过跨食物分析确定不同食物的微生物标记
为了找到某些食物或食物成分的微生物标记,我们开发了一个交互式跨食物分析模块。可以选择存放在数据库中的所有食物或其不同部分进行此类分析。利用骆驼奶微生物组表征研究的数据(图 5A 显示了食物信息),我们通过 LEfSe 分析发现了发酵骆驼奶和新鲜骆驼奶中的独特细菌(图 5C)。我们发现乳球菌(Lactococcus)和醋酸菌(Acetobacter)是发酵驼奶组中的富集菌属,而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和白念珠菌(Leuconostoc)则是新鲜驼奶中的富集菌属,每组中还有一些类群,这与最初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对 ITS 数据进行了同样的比较(图 S2),发现驼奶组中变化最大的属是哈萨克斯坦酵母菌属(Kazachstania),这与原始出版物的结果一致,进一步验证了我们的分析结果。
此外,我们还支持对食物的不同部位进行比较。例如,对于苹果微生物组研究的数据(食物信息如图 5B 所示),我们对苹果的三个不同部位,即 “茎”、“茎端 ”和 “种子 ”进行了多组分析。图 5D 中的条形图显示了每个部位的微生物标记结果。最初的研究并没有进行这种比较,这说明我们的工具可以在最初的研究之外加强数据探索。
此外,网站还有一个高级功能,用于搜索时间序列项目中的微生物。在 “交叉研究”--“时间序列项目搜索 ”部分,用户还可以搜索微生物,并找到所有包含这些微生物的项目。此外,用户还可以提供序列而不是微生物名称。
图5. 跨食物分析模块
(A, B) 分别为“发酵骆驼奶”和“苹果”的食物页面。这些页面展示了食物元数据,包括生物体和分类信息、按照PTFI(食物元素周期表)方法进行的食物分类、食物部分及相关项目。发酵骆驼奶的图片来自维基百科(https://en.wikipedia.org/wiki/Chal),苹果的图片来自FooDB(https://www.foodb.ca/foods/FOOD00105)。(C, D) 通过跨食物分析模块使用LEfSe识别的差异细菌标志物。(C)中比较了“发酵骆驼奶”和“骆驼奶”,只显示了属级别的分类群。(D)中比较了苹果的种子、茎和茎端,出于清晰考虑仅显示了前5种属级别的标志物。
讨 论
FoodMicroDB 是一个专门用于归档食物生物群研究微生物组数据的平台,并提供多功能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工具。它旨在通过促进微生物组数据的可访问性和可重用性,为食物微生物学研究领域提供服务。管理复杂的食物系统相关的各种研究具有挑战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为每个样本分配了一个 “宿主-食物-物种 ”关系,这样就可以按照相关项目和食物/物种系统地组织数据。这种方法可确保我们的数据库中包含对任何可食用物质及其相关成分进行的微生物组研究。我们使用从 PTFI 衍生出的食物分类方法,将食物分为特定组别,以便于库存管理。该平台目前包含 108 个食物微生物组项目和 6358 个扩增子数据(16S/18S/ITS)。我们使用统一的工作流程对所有数据进行了重新分析,减少了分析方法的批次效应,便于进行跨研究分析。重要的是,FoodMicroDB 提供独特的多功能微生物组数据分析和可视化模块。这些工具使用户能够快速访问与他们感兴趣的特定食物或微生物相关的微生物组数据。这一特点是其他食物微生物组数据库(如 FoodMicroBioNet、HoloFood 和 ODFM)所不具备的。
尽管 FoodMicroDB 目前的版本有其优势,但也有一些局限性。它只包含扩增子测序数据,这表明将来有可能扩展到更多类型的数据(如宏基因组学和宏转录组学数据)。到目前为止,数据库中的扩增子项目数量还不是有关食物扩增子数据的最大数据库,数量上小于 FoodMicroBioNet v5,这表明未来纳入更多数据的空间。此外,还可以开发更多的分析功能,进一步提高其实用性。使用 Majorbio Cloud(商业)、Wekemo Bioincloud 和 ImageGP 等在线组学分析平台已成为一种日益增长的趋势,这些平台允许用户上传自己的数据进行各种分析。我们计划在未来版本加入这一功能,允许用户上传自己的数据进行可视化,并与我们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交叉研究比较。最后,我们计划利用我们精心策划的大量样本元数据(包括食物部位、组别和时间等详细信息)来开发更多的交互式分析模块。这包括在线差异表达分析、不同群体之间的alpha多样性,以及突出微生物标记,特别是对摄入食物的潜在健康益处。这些改进可以在后续开发阶段解决,以确保该平台能够满足研究界不断升级的需求。
讨 论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介绍了专门用于食物微生物组研究的在线数据库 FoodMicroDB。它归档了来自 108 个宏分类项目的 6,358 个扩增子数据,涵盖 62 种食物和 4,710 个细菌、古菌和真菌类群。FoodMicroDB 是首个针对不同食物品类的配备丰富微生物组数据分析和可视化的食物微生物组数据库,主要功能包括微生物组成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和差异表达分析模块。它包含的数据经过统一的数据分析和整理流程,可进行跨宿主数据整合和比较。配备细致的的食物数据整理,如每个项目的宿主-食物-物种关系,便于搜索和导航。这个可免费在线浏览的数据库将成为食物微生物组研究领域一个重要而有价值的资源平台,使食物以及一般动植物微生物组领域的研究人员受益。未来,我们将不断更新 FoodMicroDB,提供更多数据,开发更多功能模块,更好地服务于该研究领域。
方 法
研究收集
为了收集食物微生物组研究,我们使用关键词“[食物]”和 “微生物组 ”搜索了 PubMed 数据库(https: //pubmed.ncbi.nlm.nih.gov/) 和 “微生物组”,其中“[食物]”替换为具体的食物名称,如 “苹果”、“奶酪”、“鸡肉”、“鱼 ”等。我们只保留可获得原始测序数据的研究。
数据管理和分析
我们使用数据登录号从公共数据库下载原始测序数据和元数据。对于保存在 NCBI SRA (https://www.ncbi.nlm.nih.gov/sra) 和 ENA (https://www.ebi.ac.uk/ena) 中的数据,我们使用了 SRA 工具包中的命令行工具。对于 CNCB GSA (https://ngdc.cncb.ac.cn/gsa/) 中的数据,我们使用 ftp 下载。
我们从原始上传的元数据和出版物中提取了样本元数据,并策划了一些额外的元数据,包括 “群体”、“时间”、“宿主”、“食物”、“食物成分 ”和 “生物体”。研究样本缺失的经纬度是通过使用出版物中提供的城市或国家名称在网上搜索找到的。生物分类、食物描述和食物图片通过原始出版物、维基百科(https://www.wikipedia.org/)和 FooDB 网站(https://foodb.ca/)收集。食物分类基于 PTFI 方法。微生物分类是根据 RDP(16S v18)和 UNITE(2021-05-10 所有真核生物)数据库使用内部脚本进行的。
我们采用 EasyAmplicon 工作流程对扩增片段测序数据进行重新分析,以获得分类归属和相对丰度。首先,如果测序平台产生的原始序列是成对端序列,则需要将它们合并以获得扩增片段序列;但单端序列则不需要这一步骤。随后,从原始读取序列中剔除条形码和引物,再进行质量控制,筛选出质量低的扩增片段序列,测序错误率不超过 0.01。引物长度根据出版物中的描述和对原始序列的人工检查确定。所有这些步骤都可以通过 VSEARCH完成。然后,使用 USEARCH,通过重复序列删除、噪声消除和嵌合体去除,选出有代表性的序列,并量化每个样本中代表性序列的频率,构建特征表。最后,使用 VSEARCH 和 USEARCH 分别对细菌/古细菌和真菌的代表性序列进行界、目、科、属、种和亚种分类,并利用 RDP 和 UNITE 数据库进行分类注释。
统计方法
在差异丰度(DA)分析中,EasyAmplicon 工作流程中的脚本使用了默认设置。具体来说,在 “比较 ”功能中选择了 edgeR 方法,该方法对扩增子读数矩阵应用负二项广义对数线性模型。差异丰度类群的识别标准是相对丰度大于 0.1%,显著性阈值设定为 p 值小于 0.05,FDR 小于 0.2。在交叉食物分析模块中,使用 ImageGP 中的封装脚本和默认参数进行了 LEfSe(线性判别分析效应大小)分析。线性判别分析(LDA)得分 2 分被设定为识别标记类群的临界值。从门到属一级的标记都被识别出来。
数据库构建和网站搭建
开源数据管理系统 Mysql (https://www.mysql.com/) 被用于保存和访问管理元数据。分类群的丰度概况以 hdf5 格式存储,以便快速访问和计算。网站以网络应用程序的形式实现,使用 Javascript 和 HTML 进行前端开发。使用的核心 JavaScript 库包括作为主要前端框架的 Vue.js (https://vuejs.org/)、用于交互式可视化和数据探索的 plotly.js (https://plotly.com/)、D3.js (https://d3js.org/) 和 Echarts.js (https://echarts.apache.org/zh/index.html)。高级网络框架 Django (https://www.djangoproject.com/) 用于后端数据预处理和数据分析。全局搜索功能基于 Elasticsearch 模块 (https://www.elastic.co/elasticsearch/)。
代码和数据可用性
FoodMicroDB 可在 https://www.bic.ac.cn/FoodMicro/ 免费获取。项目元数据和分析代码在 https://github.com/yli085/FoodMicroDB 上公开展示。补充材料(数字、脚本、图表摘要、幻灯片、视频、中文翻译版本和更新材料)可在在线 DOI 或 iMeta Science http://www.imeta.science/ 中找到。
引文格式:
Yahui Li, Hujie Lyu, Haifei Yang, Zhicheng Ju, Chuang Ma, Huiyu Hou, Yao Wang, Yuanping Zhou, Yunyun Gao, Junbo Yang, Shanshan Xu, Defeng Bai, Hao Luo, Salsabeel Yousuf, Tianyuan Zhang, Jiani Xun, Meiyin Zeng, Heyuan Qi, Tong Chen, Yong-Xin Liu. 2024. FoodMicroDB: A microbiome database for composition and time-series research in food. iMetaOmics 1: e40. https://doi.org/10.1002/imo2.40
李亚慧(第一作者)
● 中国农科院基因组所助理研究员。
● 主要从事宏基因组、转录组、表观组等组学数据分析及生物学应用。2018年博士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遗传学专业,曾在美国旧金山湾区制药公司担任生物信息分析员,发表多篇SCI论文。
吕虎杰(第一作者)
●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硕士研究生;农科院深圳基因组所。
● 主要研究肠道微生物与人类代谢性疾病之间的关联,口腔微生物与口腔健康关联挖掘,以及果蔬微生物组解析等工作。
杨海飞(第一作者)
● 青岛农业大学生命科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 主要研究方向为食物微生物组、宏基因组。
刘永鑫(通讯作者)
● 中国农科院基因组所研究员,微生物组与营养健康团队首席,iMeta执行主编,宏基因组公众号创始人。
● 聚焦微生物组方法开发、功能挖掘和科学传播,在Nature Biotechnology、Nature Microbiology等发表论文80余篇,被引21000+次,连续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兼任中国微生物组、计算合成生物学专委会委员。创办17万+关注的宏基因组公众号,发起微生物学期刊iMeta (IF 23.8),全球排名第二。兼职为NC、NAR、Microbiome等90种期刊审稿260次。
陈同(通讯作者)
● 中国中医科学院副研究员,道地药材品质保障与资源持续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青年 PI,iMeta期刊执行主编,生信宝典公众号创始人。
● 主要研究方向是中药资源大数据+人工智能驱动的高质量中药材的鉴定、遗传改造、生态重塑、异源合成和中药新资源的发现等,在Cell Stem Cell (封面文章),Nucleic Acids Research,Nature communications, Protein & Cell, iMeta等高水平杂志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文章十余篇,累积引用 3000 +次;开发在线绘图和分析平台 ImageGP、BIC、EVenn、植物整合基因组平台IMP (获中华中医药学会 2023 年年度十大学术进展之一),使用超 70 万人次;运营有十五万人关注的微信公众号《生信宝典》,分享有1400 多篇生物信息分析原创文章、教程和视频,阅读播放千万次。联合创办iMeta期刊,现为执行主编,致力于打造微生物和生物信息领域的国产高水平综合性杂志。
iMetaOmics
更多资讯
● iMeta姊妹刊iMetaOmics(定位IF>10)欢迎投稿!(2024.2.27)
● iMeta姊妹刊iMetaOmics编委招募 (定位IF>10) (2024.3.2)
● iMeta姊妹刊iMetaOmics电子版和印刷版ISSN申请获批(2024.4.1)
● iMeta姊妹刊iMetaOmics投稿系统正式上线(2024.4.17)
● iMeta姊妹刊iMetaOmics主编正式官宣(2024.4.22)
● 出版社iMetaOmics主页正式上线!(2024.4.28)
● iMetaOmics | 浙江大学宗鑫组揭示两猪种宿主-肠道菌群互作差异
● iMetaOmics | 罗鹏/袁硕峰/苗凯/程全发表STAGER: 生成式人工智能可靠性的标准化测试和评估推荐
● iMetaOmics | 徐州医科大杨欢组揭秘沙门氏菌-宿主-微生物群在免疫与代谢中的相互作
● iMetaOmics | 中科院动物所金坚石组综述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技术的“前世今生”
● iMetaOmics | 浙大张天真组完成二倍体棉种泛基因组构建
● iMetaOmics | 张勇/李福平-先进糖蛋白组学在男性生殖研究中的潜在应用
● iMetaOmics | 暨南大学潘永勤/杨华组-炎症蛋白联合检测利于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结节性甲状腺肿
● iMetaOmics | 张开春组利用多组学方法揭示甜樱桃加倍后果色变化的候选基因
● iMetaOmics | 杜娟/林婷婷-慢性泪囊炎患者眼部菌群类型和纵向菌群变化
● iMetaOmics | 陈汉清/陈俊综述有关肝细胞癌治疗的新兴纳米医学策略
● iMetaOmics | 基因组所刘永鑫/卢洪评述微生物在提高杂种优势中的作用
● iMetaOmics | 上科大刘雪松组开发基于通路的肿瘤细胞鉴别工具TCfinder
● iMetaOmics | 中山大学刘鹏/邹宇田-整合人工智能实现HER2阳性乳腺癌精准管理
● iMetaOmics | 安徽农大李晓玉组-丛枝菌根真菌对玉米内生菌群的影响
● iMetaOmics | 徐涛/黄蓉/苏国海-急性冠脉综合征纵向多组学队列建设
● iMetaOmics | 通过整合宏组学促进人类与环境健康发展
● iMetaOmics | 苏州大学林俊组-揭示活性微生物及益生元/益生菌与关节炎联系
● iMetaOmics | 中国药科大学徐文波开发叶绿体基因组数据分析软件
● iMetaOmics | 清华刘晓组和复旦王久存组揭示特定细菌在皮肤老化中的作用
●iMetaOmics | 中南大学夏晓波团队揭示青光眼和SLE发病机制新关联
●iMetaOmics | 庐山植物园刘芬组揭示了自噬在植物-根微生物互作机制中的调控作用
●iMetaOmics | 杨瑞馥/袁静综述微生物组与“同一健康”的联系
●iMetaOmics | 同济/上海交大-开发支持群体分组分析的宏基因组测序综合分析软件
●iMetaOmics | 陈绍鸣-关于靶向NF-κB的潜伏逆转剂及其在HIV潜伏期的表观遗传和突变影响的评论
● iMetaOmics | 甘肃农大刘自刚组-强抗寒甘蓝型冬油菜的基因组组装和基因组特征解析
● iMetaOmics | 南京农大朱伟云组-外周血清素在结肠稳态中的作用
● iMetaOmics | 魏来/贾慧珏/何明光-多组学助力揭示塑造转录组的基因型-微生物组相互作用
(▼ 点击跳转)
高引文章 ▸▸▸▸
iMeta | 引用14000+,海普洛斯陈实富发布新版fastp,更快更好地处理FASTQ数据
高引文章 ▸▸▸▸
iMeta | 德国国家肿瘤中心顾祖光发表复杂热图(ComplexHeatmap)可视化方法
高引文章▸▸▸▸
iMeta | 高颜值绘图网站imageGP+视频教程合集
1卷1期
1卷2期
1卷3期
1卷4期
2卷1期
2卷2期
2卷3期
2卷4期
3卷1期
2卷2期封底
2卷4期封底
3卷2期
3卷3期
3卷3期封底
3卷4期
3卷4期封底
1卷1期
“iMeta” 是由威立、肠菌分会和本领域数百千华人科学家合作出版的开放获取期刊,主编由中科院微生物所刘双江研究员和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傅静远教授担任。目的是发表所有领域高影响力的研究、方法和综述,重点关注微生物组、生物信息、大数据和多组学等。目标是发表前10%(IF > 20)的高影响力论文。期刊特色包括视频投稿、可重复分析、图片打磨、青年编委、前3年免出版费、50万用户的社交媒体宣传等。2022年2月正式创刊发行!发行后相继被Google Scholar、ESCI、PubMed、DOAJ、Scopus等数据库收录!2024年6月获得首个影响因子23.8,位列全球SCI期刊前千分之五(107/21848),微生物学科2/161,仅低于Nature Reviews,同学科研究类期刊全球第一,中国大陆11/514!
“iMetaOmics” 是“iMeta” 子刊,主编由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赵方庆研究员和香港中文大学于君教授担任,是定位IF>10的高水平综合期刊,欢迎投稿!
iMeta主页:
http://www.imeta.science
姊妹刊iMetaOmics主页:
http://www.imeta.science/imetaomics/
出版社iMeta主页: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journal/2770596x
出版社iMetaOmics主页: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journal/29969514
iMeta投稿:
https://wiley.atyponrex.com/journal/IMT2
iMetaOmics投稿:
https://wiley.atyponrex.com/journal/IMO2
邮箱:
office@imeta.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