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中国测绘学会」
可快速关注我们
省厅印发《实景三维四川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年)》
◉ 明确到2025年将建成全省地形级实景三维
◉ 初步完成全省21个市(州)城市城镇开发边界内和重点区域的城市级实景三维建设
◉ 初步构建数字四川的三维地理空间基底
如今一年过去了
虚拟现实如何“复刻”真实世界
实景三维给四川带来了哪些改变?
赋能矿山生态修复
修复成果一目了然
△ 矿山生态修复实景三维大数据平台
“这是一个好帮手。”
在四川省国土科学技术研究院,工程师郑丹正在电脑上演示实景三维监测到的大熊猫国家公园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范围内的生态变化。
透过“四川省矿山生态修复监测系统”中的四期影像图,可以看到大半年时间里,原先矿渣堆积的高陡山体逐步修复完成,格石笼、拦渣墙、人行步道实现植被重建。
△ 矿山生态修复进度监测与修复成效分析
郑丹进一步介绍,在对大熊猫国家公园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中,省国土科学技术研究院→
■ 以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生产具有矿山真实地表纹理的实景三维mesh模型为主要技术手段,以无人机获取数字表面模型(DSM)数据与融合后的卫星遥感数字正射影像图(DOM)数据进行纹理映射为补充的三维模型生产技术手段,通过定期数据采集,搭建了多期矿山实景三维场景;
■ 同时建立矿山生态修复实景三维大数据平台,将实景三维模型与矿山范围、修复工程范围叠加,实现了浏览、统计、点线面的绘制,以及对距离、面积、高度进行测量等功能,为矿山修复从规划设计到实施验收提供数据平台支撑;
■ 采用多期三维模型对比分析,结合矿山生态修复实施方案,可得出生态修复工程实施进度,快速开展人工识别监测修复图斑提取;
■ 构建生态修复工程范围空间分布、实施情况、施工进度、配套工程以及修复效果等指标,实现对修复进度与修复成效评价。
郑丹说
■ 从具体实施情况来看,矿山生态修复实景三维监测相关技术解决了传统矿山调查手段需要到实地测量以及部分矿山点位人员无法到达的问题,通过基于实景三维模型的场景化应用,在室内就可以进行矿山地形地貌调查和植被调查。
■ 同时,利用配套系统平台的测量工具,实现了传统调查监测模式从二维到三维监测的突破,提供客观、可视化、三维化的数据信息,准确地反映矿山区域的地貌、植被等条件,实现对矿山生态恢复过程的实时监测和调整,提高生态修复的成功率和修复成效。
截至目前► 四川已对生态保护屏障重点区的400余个重点矿山开展了矿山生态修复实景三维动态监测。未来,四川还将探索融入更多的物联感知设备,比如视频监控设备、远程无人机等,让矿山生态修复监测更智能。
赋能确权登记
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拿到“户口簿”
2023年底,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自然资源确权完成公告登簿首次登记工作,拿到了“户口簿”。
作为保护等级最高、面积最大
权属争议最多的登记单元
实景三维
是如何对其助力确权登记的呢?
↓↓↓
四川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测绘地理信息中心技术人员介绍→
■ 项目构建了1.93万平方千米地形级和65.6平方千米城市级实景三维场景,通过实景三维技术编制工作底图,对土地、森林、草原、湿地、地表水等自然资源的范围、位置和权属开展调查,成功搭建了多尺度融合、大场景渲染的实景三维确权登记管理平台,实现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成果管理模式由二维向三维转变。
■ 项目发挥三维可视化技术优势,将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平面成果转换为立体时空数据,融入实景三维场景,成功构建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三维数据库,实现自然资源空间分布、立体形态、权属信息等三维管理应用,极大提升管理效率,助力科学决策。
■ 同时,发挥实景三维高精度、可量测等突出优势,技术人员通过编制三维工作底图,在实景三维场景中开展内业立体调查,辅以外业补充核查,形成了成熟的三维确权登记技术流程并成功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确权登记工作效率和质量。
△ 栗子坪城市级三维场景
“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地形级实景三维面积达2.59万平方千米。通过对确权登记项目工作区域实景三维场景的搭建,对项目片区自然资源要素复杂的地形空间分布、地表纹理细节、地物形态特征进行全方位立体化呈现,减少了外业调查工作量,节约了人力成本。”
相关负责人介绍。
赋能耕地保护
让违法用地无所遁形
一架无人机从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铁塔上的机巢中飞出,盘旋在耕地上空巡查,而无人机操作者却远在成都。这是四川利用实景三维技术,在成都平原16个县(区)开展耕地调查监测项目的一个场景。
✔
技术人员充分利用通信铁塔站址资源优势和无人机巢无人值守监测技术,将铁塔定点视频监控与无人机全时段巡查监控相结合,搭建电子围栏,更新实景三维;
✔
基于北斗网格码完成示范区耕地统一空间编码,探索实现无人机自主航线规划和作业导航;
✔
基于多种AI识别算法模型(车辆闯入监控、违建占地监控、农田植树监控、疑似在建工地识别等)以及15000﹢样本训练,实现耕地无人值守实时监测、耕地变化精确判断、无人机远程控制、精准执法,并建立了耕地综合动态智能监管信息平台。
△ 基于摄像头和无人值守无人机的新增耕地发现
四川省国土科学技术研究院工程师雷瑜介绍 →
■ 他们利用航空遥感数据和卫星遥感数据生产并更新了成都平原7500平方千米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表面模型(DSM),形成了该区域地形级实景三维;
■ 结合四川省耕地动态监测,采用立体卫星影像、无人机影像和Lidar数据,对局部区域进行更新,对重点区域采集和生产了5厘米、3厘米实景三维模型,探索实景三维在耕地保护中的应用。
■ 从永丰村耕地智慧监测示范区的实施情况看,通过实景三维,可以实现耕地变化24小时无人值守监测预警,无人机室内远程控制取证调查。
经过一年的建设
四川实景三维的建设成果
已经成功应用于多个领域
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END
编辑:岳 月
初审:齐 阳
审核:马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