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氏 列 宗
世 代 | 名 讳 | 摘 要 |
1 世 | 泰 伯 | 与仲雍让国于季历,同居之荆蛮、立为吴君。都梅里。武王追封曰:吴伯。后人尊吴姓始祖。 |
仲 雍 | 泰伯公卒无子,仲雍公立为吴君。其后吴氏均为仲雍血脉。 | |
季 历 | 周王季。生子姬昌(周文王),商朝封昌为“西伯候”生百子,姬昌子姬发兴周灭商纣,立为武王。武王子成王……。 | |
2 世 | 季 简 | 仲雍之子 |
3 世 | 叔 达 | |
4 世 | 周 章 | 吴君,让国于武王姬发。武王封吴祚,以伯爵之田宗祀泰伯。本支先祖。 |
虞 仲 | 封于虞祚,以公爵之田宗祀仲雍。 | |
5 世 | 熊 遂 | 让国于成王。周章之子。 |
6 世 | 柯 相 | |
7 世 | 疆鸠夷 | |
8 世 | 余桥疑吾 | |
9 世 | 柏 卢 | |
柯 卢 | 余桥次子,本支先祖。 | |
10 世 | 周 鲧 | 柯卢子。 |
11 世 | 屈 羽 | |
12 世 | 夷 吾 | |
13 世 | 禽 处 | |
14 世 | 转 | |
15 世 | 颇 高 | |
16 世 | 句 卑 | |
17 世 | 去 齐 | |
18 世 | 寿 梦 | 春秋时代,公元前585年称王,公元前561年死,在位25年,子诸樊立。 |
19 世 | 诸 樊 | 在位13年,公元前548年攻楚死,弟余祭立。子光公元前515年即位,是为阖闾,公元前496年攻越而死,子夫差即位,在位23年,至封建社会战国时代,公元前473年被越王勾践灭。从泰伯创业到夫差亡国,吴国共传位25代,计624年。 |
余 祭 | 卒于公元前531年,在位17年,弟余昧立。 | |
余 昧 | 卒于公元前527年,子僚立。公元前515年僚被光杀。 | |
季 札 | 本支先祖。注:公生于周简王十四年,卒于周元王七年,寿115岁葬于延陵,在今江阴申港镇申浦村,号延陵季子,宋庆元年追封“昭德候”孔子为之题碑文曰“呜呼!吴延陵真君子之墓。”札生五子:长子浪婪早逝,次子征生,三子重道,四子子玉,五子木熹。征生一族最旺。 | |
20 世 | 浪 婪 | |
征 生 | 本支先祖。 | |
重 道 | ||
子 玉 | ||
木 熹 | ||
21 世 | 启 蕃 | 征生子。 |
22 世 | 诩 | 启蕃子。 |
23 世 | 暨 | 诩子。 |
售 | 诩子。 | |
24 世 | 庸 | 售子。 |
25 世 | 勾 余 | 庸子 |
樟 | 庸子 | |
26 世 | 厥由 | 勾余子。 |
27 世 | 申 | 厥由子,吴庸曾孙,吴庸是季扎次子征生第五世孙。申任楚国大司马。战国末期,吴申看到楚国政权摇摇欲坠,迟早必为强秦所灭,于是弃官而走,举家南渡长江,辗转来到江西庐山一带定居下来。从此吴申寄情于山水之间,再未入仕为官。 |
28 世 | 芮 | 申子,芮公秦时任番阳(今江西鄱阳东)县令。汉王元年(公元前206年)封衡山王,后受汉高帝封长沙王,建国都临湘(今湖南长沙市),食邑3千户。公元前201年寿终葬于临湘,谥号为“文王”。芮生六子一女,长子臣,次子郢,三子浅,四子阳,五子元,六子质,女一,嫁黥布为妻。芮家族,5人封王,9人封侯,在汉初荣极一时。 |
29 世 | 臣 | 本支先祖。芮长子臣公,于公元前201年嗣袭为第2代长沙王,居临湘,在位8年去世,葬于临湘,谥号“成王”。长沙成王臣生4子:回、正、平、重。 |
郢 | 郢公,初任长沙国柱国,后于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九月被封为义陵侯,食邑1500户。义陵,即今湖南省溆浦县。郢做义陵侯两年,于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去世。汉惠帝四年(公元前 191年),郢之子重嗣封为第2代义陵侯,在位10年,于高后七年(公元前181年)去世。义陵侯重无子,绝嗣。 | |
浅 | 浅公,汉惠帝元年(公元前194年)九月因父王功德而被封为便侯,食邑2千户。便侯国,在今湖南永兴县。浅做便侯37年后,于公元前157年去世,谥为“顷侯”。便顷侯生子信,孝文帝后元七年 (公元前157年)嗣封为第2代便侯,在位6年后去世,谥为“共侯”。便共侯信生子广志,孝景帝六年(公元前151年),嗣袭封为第3代便侯。便侯广志生子千秋,孙嗣第4代便侯。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实行削蕃政策,加之千秋“坐酎金罪”,侯国被废。 | |
阳 | 吴阳,又作“吴汤”。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七月,被封为沅陵侯。沅陵侯国在今湖南省沅陵县西南。阳任沅陵侯25年,于公元前177年去世,谥号“顷侯”。沅陵顷侯阳生子福,于公元前162年袭封第2代沅陵侯,在位17年去世,世谥号“顷侯”。福的儿子周,于公元前145年嗣封成为第3代沅陵侯,去世后谥为“哀侯”。沅陵哀侯吴周也无子,去世后侯国被废除。 | |
元 | ||
质 | ||
30 世 | 回 | 回于公元前193年其父臣去世后继嗣第3代长沙王位,居临湘,在位7年后卒,葬在临湘,谥为“哀王”。回生两子:右、陟。 |
信 | 浅子。 | |
31 世 | 右 | 右又作若,若在公元前186年父回去世后,继嗣为第4代长沙王,居临湘,在位8年后去世,葬在临湘,谥号“共王”。若生二子差、传。 |
广 志 | 信子。 | |
32 世 | 差 | 差又写作著或着,公元前178年,共王若去世后,差继位为第5代长沙王,居临湘。差做长沙王22年后,于汉孝文帝后元七年(公元前157年)去世,葬临湘,谥号为“靖王”。吴氏长沙国自吴芮始封,到前156年其五世孙吴差死,因无子被撤废,共传5代,历时46年。 |
千 秋 | 广志子。 | |
33 世 | 衍 陵 | 本支先祖,千秋子。 |
胤 陵 | 千秋次子。 | |
34 世 | 全 | 衍陵子。 |
介 | 衍陵子。 | |
35 世 | 隆 | 全子。 |
36 世 | 复 兴 | 隆子。 |
复 奇 | 隆子。 | |
37 世 | 章 | 复兴子,西汉末年的著名学者,《尚书》学教授,为人刚直不阿,不幸被王莽害死,葬于宛(今河南南阳市)。章生四子:长子尉、次子汉、三子翕、四子演。 |
38 世 | 尉 | 尉,光武帝刘秀的一员猛将。随刘秀打天下时英勇战死。刘秀对他也格外关照,封尉子彤为安阳侯(在今河南正阳县西南)。子孙也兴旺发达。 |
汉 | 本支先祖。汉公字子顏,官拜大司马,光武帝封‘广平侯’赐名‘忠’,去世后被谥忠侯,史称“广平忠侯”。汉生两子:长子成。次子国,都封侯。传到吴汉这一代,家族因汉的功业而昌盛一时。 | |
翕 | 翕,因哥哥的功荫被封为褒亲侯。翕之子吴安国,封侯,迁居江东。 | |
演 | 吴汉四弟吴演,封大将军,生子吴丹。丹绝传。 | |
39 世 | 彤 | 尉子, 封安阳侯。 |
成 | 本支先祖。汉子,成在广平忠侯汉去世后,以长子身份嗣封为第二代广平侯,赐名‘烈’,不久为家奴杀害,谥为“哀侯”。建武二十八年(公元52年),成死后,广平侯国被一分为三。成生4子:长子旦,次子吁,三子宣,四子昕。 | |
国 | 汉的次子国,建武二十八年(公元52年)被封为新蔡侯(在今河南省新蔡县),后裔繁衍不详。 | |
40 世 | 亘 | 本支先祖(待证)。 亘又写作“旦、且”,系字形相近至误。建武二十八年广平侯国废除后,改封旦为濯阳侯(濯阳在今河南遂平县),以奉汉之祀。濯阳侯旦去世后,无子,国除。 |
吁 | 成次子,吁又写作“盱、财”,与《汉书》异。建成二十八年,吴盱被封为筑阳侯(筑阳在今湖北谷城县)。建初八年(公元 83年),因长兄旦死后无子,于是朝廷徙封筑阳侯盱为平春侯(平春在今河南信阳市西北),以奉汉之祀。平春侯盱生子名胜,族谱作“吴如胜”。 | |
41 世 | 胜 | 盱去世后,胜嗣封为第2代平春侯。吴如胜在世时,创修吴氏族谱,这是历史上最早修创的吴姓族谱,是吴姓族史上的一大盛举。东汉一朝,大司马吴汉一家,封侯者达十令人之多。在当时整个吴姓中,以这一支最为显贵、最兴旺发达。胜生有2子:长子允佐,次子允承。 |
42 世 | 允 佐 | |
允 承 | 永兴二年(公元153年),封为奉祀侯,徙往吴郡(今江苏苏州市)主持吴姓始祖太伯庙祀。吴姓宗族得到朝廷的重视,皇帝的亲自过问,太伯庙的官修,标志着吴姓宗族的复兴和繁荣昌盛。至此,季札后裔吴征生一支,经过600年的辗转迁徙、兴衰坎坷,又回归到吴姓的故土江苏吴郡。吴允承去世后,葬在姑苏(今苏州市),诏谥“文孝侯”,所以谱又称“奉祀文孝侯吴允承”。允承的一个儿子吴祐,袭封奉祀侯,继续主持苏州太伯庙祀。去世后葬在苏州,赐谥为“良侯”,族谱称“奉祀良侯”。吴祐家族到魏晋时,仍兴盛不衰。 | |
43 世 | 祐 | 吴祐逝后,留下两子两女。长子熊庆继承父业,留居吴郡。两女同嫁富春(今浙江富阳)孙坚,姐姐生子孙策、孙权、孙翊、孙匡,妹妹生子孙郎、孙仁两兄妹。孙权则继承父兄打下的基业,成了一代帝王,建立东吴政权,与魏、蜀鼎分天下。 |
44 世 | 熊 庆 | 本支先祖。三国时代,铝合金熊庆自幼聪明过人,被时人誉为神童。吴祐死后,吴熊庆即以长子身份留居吴郡,顶立吴氏门户。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后,尊封大舅吴熊庆为太傅、吴郡公。本支吴氏在东吴四代被封侯,以国戚、先贤后裔风光于世,袭封嗣侯。 |
景 | 吴祐次子吴景,官至丹阳太守,封扬武将军。景去世后,其长子吴奋封为吴郡都督,统兵镇守东方,后封为新亭侯。吴奋死后,其子吴安袭爵,吴景次子吴祺被孙权封为都亭侯,死后,子吴纂袭封。 | |
45 世 | 康 年 | 嗣奉祖侯 |
46 世 | 英 延 | 嗣贤侯 |
47 世 | 之 则 | 公元280年东吴灭亡,熊庆四世孙嗣贤侯吴之则遇害, |
48 世 | 式 | |
49 世 | 皋 孟 | 公元323年,晋明帝封皋孟为昭衍侯。 |
50 世 | 佶 | 本支先祖。袭昭衍侯,佶在东晋出任高官中书令,后又被封为渤国公。佶共生七子,后世人丁兴旺,数代得以封侯拜爵。 |
仕 | ||
51 世 | 始 泰 | 封开国公 |
52 世 | 符 隽 | 封燕国公 |
53 世 | 豫 | 封宁国公,东晋末年,镇北将军吴豫在与北魏战争中阵亡。 |
54 世 | 戢 | 封宁国公 |
55 世 | 荟 | |
56 世 | 琨 | |
57 世 | 襄 | |
58 世 | 洵 文 | 封开国侯。 |
59 世 | 鬲 | 鬲又名吴明彻、吴融、吴阖、昊骏,字通绍。。 |
60 世 | 盾 | 鬲子,盾在南朝梁武帝时,官任大司马、侍中等要职,陈霸先起兵灭梁时战死,得朝廷追封,被诏葬于今湖北江陵,并建祠祭祀。 |
61 世 | 奎 | 朝补中月日都。 |
62 世 | 承 休 | |
63 世 | 若 远 | 若远,字伯高,唐太宗时考中进士,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银青光禄大夫之职。吴若远对吴氏最大的贡献,是在其先祖吴胜修撰的家谱基础上,编撰了完整的吴氏正宗族谱。 |
64 世 | 世 伟 | 世伟娶唐太宗李世民之女平乐公主为妻,官拜驸马都尉,封新封侯。吴世伟生有二子,长子吴佐、次子吴兢。吴兢唐代著名的史学家 |
65 世 | 佐 | 封正国侯。 |
66 世 | 可 博 | 吴佐之子吴可博唐玄宗天宅年间中进士,后官至尚书右仆射,封辅国将军,成为唐朝显赫一时的政要,赐封为渤海郡公。 |
67 世 | 舜 咨 | 任山阴令(今浙江绍兴)。 |
68 世 | 翥 | 任彬州刺史,著有《山阴集》、《闲情集》、《招云集》传世,唐武宗赐号翥为“文简先生”。 |
69 世 | 融 | 唐后期著名的文学家,先后历任著作郎、侍御史、户部侍郎、翰林之职。融生有三子,长子元三,次子元睿,三子少颠。 |
70 世 | 元 三 | 元三字若虚,官至翰林院修撰,娶唐宗室之女为妻,生有三子。 |
71 世 | 彬 | 本支先祖。吴彬,字文郁,封骠骑将军,居陕西咸阳,后又迁回吴郡虞山。到公元 10世纪,由吴季扎53代孙吴彬回迁到其直系先祖吴季扎始封之地古延陵(今常州)。 |
彪 | 迁江苏无锡古吴国旧地后主持吴姓始祖吴太伯庙祀。 | |
伊 | 迁安徽宁国。 | |
72 世 | 顺 | 彬子 |
73 世 | 北 晨 | |
74 世 | 彰 | 进士。 |
75 世 | 旻 | 太子少傅。 |
76 世 | 感 | 大中丞。 |
77 世 | 万 钊 | 龙图阁学士。 |
万 镒 | ||
78 世 | 廷 阶 | 万钊子 迁安徽宁国 |
顒 | 镒 子 | |
79 世 | 守 志 | 廷阶子 |
原 | 给事中 | |
80 世 | 相 | 原 子 |
81 世 | 造 | |
82 世 | 尧 | 礼部尚书。 |
83 世 | 禄 | |
湛 | ||
84 世 | 佔 | 禄子 |
福 | ||
85 世 | 清 | 福子 |
潜 | ||
86 世 | 安 一 | 迁泰州。 |
国 远 | 封承德郎,明初永乐年间迁扬州。我南团吴氏始祖! |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最新家族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