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料是指能够是纤维材料获得色泽的有色有机化合物,但并非所有的有色有机化合物都可以作为染料。作为染料一般要具备四个条件。
色度
即必须能染得一定浓度的颜色(有一定的染色提升率)
上色的能力
也就是与纺织材料有一定的结合力,即亲和力或直接性。
溶解性
即可以直接溶解在水中或借化学作用溶解在水中。
染色牢度
即在纺织材料上染上的颜色需有一定的耐久性,不容易褪色或变色。
有些有色物质不溶于水,对纤维没有亲和力,不能计入纤维内部,但能靠粘合剂的作用机械地固着在织物上,这种物质成为颜料。颜料和分散剂、吸湿剂、水等进行研磨,可制得涂料,涂料也可用于染色,但没有在印花上的应用普遍。
1857年,英国的伯琴(W.H.Perkin)将其发明的苯胺紫染料投入工业化,这是第一个人工合成染料。
染料生产一般以1857年作为分界线:1857年之前为天然染料的提取加工阶段;1857年之后为合成染料的生产加工阶段。
据《染料索引》记载,全世界合成染料已达7000多种(包括有机颜料),经常生产的有2000多种。合成染料虽然仅有160年的历史,但发展速度惊人。
染料的分类
染料的分类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染料的性能和应用方法进行分类,成为应用分类;另一种是根据染料的化学结构或其特性基团进行分类,称为化学分类。
1按化学结构分类
分为:偶氮染料、蒽醌染料、芳甲烷染料、靛族染料、硫化染料、酞菁染料、硝基和亚硝基染料,此外还有其他结构类型的染料,如甲川和多甲川类染料、二苯乙烯类染料以及各种杂环类染料等。
2按应用分类
分为:直接染料、酸性染料、阳离子染料、活性染料、不溶性偶氮染料、分散染料、还原染料、硫化染料、缩聚染料、荧光增白剂,此外,还有用于纺织品的氧化染料(如苯胺黑)、溶剂染料、丙纶染料以及用于食品的食用色素等。
染料的种类繁多,为了适用生产和应用的要求,正确的反应染料的颜色和应用性能,必需给予染料专用的命名。
现根据我国原化学工业部从1965年1月起试行的《染料产品名词命名草案》,将我国染料的命名法——三段命名法介绍如下,染料名称由三部分组成,即“冠称”、“色称”和“字尾”。
冠称部分——表示染料的应用类别,在国际上染料的商品名称或应用类别表示染料的冠称,在国内则使用染料的应用分类或性质作为冠称。
中国的染料冠称有31种如酸性、酸性络合、酸性媒介、中性、直接、直接耐晒、直接混纺、碱性、阳离子、活性、还原、可溶性还原、硫化、硫化还原、分散、色酚、色基、色盐、缩聚、快色素等。
颜色部分——标明染料上到纤维上的颜色,国内外基本相同。
色称采用二十九色泽名称:嫩黄、黄、金黄、深黄、橙、大红、红、桃红、玫瑰红、品红、红紫、枣红、紫、翠兰、蓝、湖蓝、艳蓝、深蓝、绿、艳绿、深绿、黄棕、红棕、棕、深棕、橄榄绿、草绿、灰、黑。
色泽的形容词,采用“嫩”、“艳”、“深”三个字。
字尾——即是以一定的符号和数字来说明色光、形态、特殊性能和其它染色性能。
常用的符号及其意义列举
①表示染料色光或颜色的品质
A 染料的习惯名称代号,如湖蓝A,酸性大红A。
B 表示带蓝光或青光
G 表示带黄光或绿光
R 表示带红光
F 表示色光纯正
D 表示深色或色光较暗
…………
②表示性质和用途
AS 不溶性偶氮染料色酚系列名称,如AS-D,等
B 双均三嗪染料,如Megafix 金黄BES等
C 表示耐氯漂,如还原蓝BC,棉用;不溶性偶氮染料的盐酸盐,如黄色基GC.
D 适用于染色、耐高温的混纺直接染料,如直接混纺黄D-RL;高温型分散染料,如Dispersol橙D-G,可以印花还原染料,如还原棕RRD。
…………
表示染料力份的字尾
在染料尾注中还常表示染料力份,如100%、200%等。所谓染料的力份是指染料厂家以某一质量分数作为染料力份标准(力份视为100%),其他与之相比而确定的相对浓度。例如50%就是说某染料的力份是标准染料的一半。不同厂家力份标准不一样,无可比性。染料厂常在染料中加入填充料如促染剂、扩散剂、助溶剂等助剂,使用时应注意。
举例说明
活性艳红M-8B 150%,“活性”为冠称,表示活性染料;“艳红”为色称,表示染料在纺织材料上染色后所呈现的颜色是鲜艳的红色;“M-8B 150%”是字尾,其中“M”指M型活性染料,“B”指染料的色光偏蓝,“8B”指比“B”蓝很多,说明这个是蓝光很重的红色染料,“150%”表示染料的强度或力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