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路上
这些知识要了解
不同地区都有自己的社会保险和公积金政策,因此具体的缴费比例会因地区而异。不同公司和行业也可能有不同的政策。具体的“五险一金”缴纳比例,需要根据所在的地区和公司政策来确定。
在签订劳动合同前,学姐建议同学们与公司或工作地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核实相关政策和比例。
三方协议,一般来讲是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三方之间就毕业生就业方向签订的一种协议。要求一式三份,以上人员/单位各一份。
此协议明确规定了毕业生就业事项:报到时间、接收档案、福利待遇、违约责任等。
但需要注意:三方协议≠劳动合同,三方协议的有效期为签约日至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正式接收后终止;劳动合同则在用人单位正式接收后生效。但三方协议仍具有法律效力。
另外即便签了三方,没有缴纳社保、签订劳动合同等,便还算应届生可以继续参加春招、考取事业编。
关于三方协议的这些问题你都了解吗?
Q1:为什么需要签三方协议?
由于校招期间,毕业生未取得毕业证/学位证,无法签订劳动合同,这便需要一份协议规范彼此行为,保障各方权益。
对毕业生本人:保护未毕业的大学生,以免出现被企业/学校违约的情况,影响就业。也是在约束毕业生行为,不随意放鸽子。
对用人单位:保护企业的相关权益,防止学生毁约等问题出现。同时也防止企业随意撤回offer行为出现。
对院校:依据三方协议的签订,可就毕业生就业问题进行调研以及方便企业进行档案、户口的转移。
Q2:签了还可以毁约吗?
当然可以毁约,不过……
用人单位毁约:需要缴纳违约金并给予毕业生一定的经济补偿。
毕业生毁约:一些企业会在三方协议明确违约金(通常不高于5000元),若是应届生违约应向企业支付违约金。
一旦毁约后需再次签约,毕业生要提供原签约单的书面退函等材料,才能找到院校换取新的三方就业协议。所以,应届生在签订前,一定要了解清楚并权衡利弊想好到底要不要签。
Q3:签约前要明确哪些内容?
1.了解岗位职责
一定要向HR/业务负责人再次确认工作具体内容、组内分工、工作强度、加班状况、是否需要出差、岗位调动情况等。
2.了解转正条件
试用期为多久?转正需要达到什么指标?是否需要考试/答辩?实习期是否可抵试用期?转正后工作与试用期工作有无差别?都要提前了解。
3.了解薪酬福利
薪资:月薪怎么算(底薪/提成的比例)、发几个月的工资、绩效多久一发、涨薪制度是怎样的、什么条件下会扣薪、税前/税后薪资、试用期工资怎么算等等。
五险一金:大部分企业是五险一金,也有什么七险二金…...大家要问清楚都是什么、个人/单位缴纳比例&基数、试用期怎么算。
福利补贴:能否落户、有无宿舍食堂、有无车补/房补/饭补/高温补贴等…有些企业别看薪资较低,加上这些补贴收入也是非常可观的呢。
4.了解违约责任
这便是你违约后要不要赔钱、赔多少钱的关键!
有些企业并不需要赔付,违约与企业达成一致即可;有些企业会在协议中写下“天价”违约金,大家一定要问清楚!
同时,针对企业违约也要有相关约束,若不小心被违约大家要懂得反击。
此外,不要忘记了解清楚还有档案去处、签署方式(纸质/网签)等内容哦!
劳动合同是保障劳动者实现劳动权益的重要法律形式之一。法律提倡用人单位在用工之日,就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没有在用工之日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也应自用工之日起1个月内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提醒大家:这里的书面劳动合同也包括电子劳动合同,因此,如果有的用人单位以电子劳动合同不属于书面劳动合同为由,否认你们之间的劳动关系,同学们可以采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
Q:“签订劳动合同”要注意什么?
首先,对合同一定要仔细阅读每一个条款。
要清楚地知道自己是与哪家公司签订、公司的地址和负责人是谁。试用期多久、转正条件是什么、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作地点、薪酬福利以及保险等信息要一一核对。若有疑问及时向对方提出。
其次,要警惕和不要轻信那些口头承诺。
很多公司在招聘时为了吸引求职者,可能会给你一些美好的承诺和画“饼”。但是请记住,只有写在合同里的承诺才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所以,在签订劳动合同前一定要确保所有的承诺都被明确写入合同中。
再次,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非常重要。
在签订劳动合同的过程中,你可能会被要求提供一些个人信息。但是请务必谨慎对待个人信息透露,确保公司有合法的需求和理由来索要它们。同时,也要时刻注意自己的隐私权,避免个人信息被外漏和滥用。
最后,签订好的合同自己一定手持一份。
这是每一位求职者的权益保障,也是其未来维权的重要凭证。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应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签字盖章的合同原件)。所以请务必妥善保管好你的合同文本。
Q1:试用期如何约定?
根据法律规定,试用期的期限应当和劳动合同期限相对应。
劳动合同期限3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个月;
1年以上不满3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两个月;
3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
Q2:哪些情况不能约定试用期?
有以下情形之一,用人单位不得约定试用期:
劳动合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
劳动合同期限未满3个月的;
同一劳动者已经被同一用人单位试用过的。
提示: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违法约定试用期,且违法部分已经履行的,用人单位将受到相应的惩罚,即由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劳动报酬是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但一些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并未明确约定劳动报酬标准,经常出现类似于“乙方(劳动者)工资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模糊约定。
《劳动合同法》第十八条规定
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标准约定不明确,引发争议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重新协商劳动报酬标准;
协商不成的,适用集体合同规定;
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报酬的,实行同工同酬。
这也就是说,在合同约定不明的情况下,要按照同工同酬原则确定劳动者的工资标准。
所谓同工同酬,是指用人单位对于从事相同工作付出等量劳动且取得相同业绩的劳动者应给予同等的劳动报酬。
求职路上真是“坑坑不一样”
除了签合同环节的坑
还有各种骗子瞄准了
求职心切的准毕业生们
以下是常见的
求职诈骗套路
希望大家擦亮双眼!
这类中介通常的话术是:“100%保障匹配到的目标公司都是各领域的头部公司或世界500强企业的核心岗位。”
考研失败的小张花费10多万元在某中介机构购买了到知名外企实习的“一条龙服务”。但事实上,进入“大厂”后,他只能做一些毫无锻炼的琐碎工作,实习经历也不被记录在公司的人事系统中。
不少反映“付费内推”骗局的博主透露,所谓的“知名导师”实际上只是一些最为普通的职员,或是与公司签署劳务派遣合同的临时工。
“帮你解决工作、落户问题,企业不同、福利待遇不同,费用90万-120万元不等。”
在一些社交平台上,不少求职者发帖求职、交流信息、分享经验。但在这些帖子下方的评论区,却经常有大量刷屏的留言,“私我走央企内部渠道”“落户名额看这里”,留言者通常是一些打着“央企国企工作安置”“落户职业顾问”旗号的个人或公司,向求职者暗示能够以非正常渠道解决工作落户问题。
这类中介通常会给求职者“画大饼”,声称央企、民企都能“免面试保过”,就连事业单位也不在话下,“可以拿到题库”“笔试要自己想办法但面试包过”“体检有问题也可以解决”......
我们还是要通过正规渠道求职
投简历和面试前
充分了解目标企业
排版:张宏钰
校对:姜宝霖
审核:贾 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