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位于黄河“几字弯”的核心区,亘古长城,横贯东西,将43000平方公里的地域分为风沙草滩区和黄土丘陵沟壑区。曾经,这里四季流动的风沙,支离破碎的黄土高原,让榆林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水土流失最严重、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榆林历届党委、政府坚定不移地把生态建设摆在首位,“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持之以恒开展了大规模的“北治沙、南治土”治沙造林运动。1978年,国家启动实施“三北”工程,榆林被列为重点建设区域,随着“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持续推进,榆林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全市林木保存面积从60万亩增扩到2360万亩,林木覆盖率从0.9%提升至36%,860万亩流沙基本得到治理,年均流入黄河的泥沙量从5.13亿吨降至2.12亿吨,将陕西的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公里。
20世纪50年代,榆林全面启动“北治沙,南治土”荒漠化防治工作,在全市范围内相继建起29个国营林场、16个国营苗圃,同时就治沙治土基本理论和办法、植物引种、育苗驯化等方面进行了多点试验,摸索出引水拉沙、沙障固沙等一系列适用技术,形成了水治与植治相结合的基本思路。
一棵树,造化出一片林。1964年,科技工作者从大兴安岭地区的红花尔基引入樟子松,在1.3亩无灌溉条件的沙地上栽植了217株。经过科技工作者们的努力,逐渐形成了樟子松育苗、栽植、抚育、管护、病虫害防治等配套栽培技术,仅榆林沙区成林面积达230万亩。国家启动实施“三北”工程后,随着飞播造林种草技术难题的攻克,主推飞播治沙和以樟子松为主的针叶树种造林技术,大面积的荒沙荒坡披上绿装。这期间,一代又一代的科技工作者,攻克了180多项技术难题,6项科技成果达到同类研究的国际先进水平,20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进入新时代,榆林加大防沙治沙技术攻关力度,有效破解防沙治沙技术难题。大力推广抗旱节水造林、樟子松“六位一体”等适用技术,保障造林质量。同时,扩大自动化技术在造林过程中的应用场景,利用无人机精准、快速投运苗木,减少运输过程中对苗木的损伤,助推林草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在“三北”工程实施过程中,榆林首创承包治沙政策,涌现出石光银、牛玉琴等一大批治沙造林英模代表,他们不畏艰难、矢志不渝的奋斗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榆林人续写绿色传奇。近年来,榆林先后开展“塞上森林城”提质增效、“国土绿化五年行动”等生态工程建设,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林业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工作的意见》《榆林市生态建设五年大提升工程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等,全面推行合同造林和工程造林,造林绿化效率和质量显著提升。
“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党的十八大以来,榆林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着力打造“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每年以不低于4亿元的投资额度、百万亩的营造林规模,持续推进生态建设。在造林阶段,全面推行“工程造林+乡村绿化队+村级护林队”利益共同体模式,组织项目周边群众参与绿化工程,让群众在造林绿化、苗木管护中受益。积极动员社会资本参与生态建设,2020年以来,全市有55家企业主动参与造林绿化,完成营造林111.71万亩,投资15.09亿元。
生态治理,久久为功。今年来,榆林聚焦荒漠化综合防治和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推动全市4.77万亩流动沙地全部得到固定,率先在西部地区实现流动沙地治理。
榆林接续不断的生态治理,不仅改善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更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全市营造起各类经济林面积400多万亩,初步构建起以红枣、山杏、山地苹果等为主的特色林果产业框架,建立起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主的经济林果产业新体系,林草业和畜牧业产值达274.68亿元。
今年11月初,榆林出台支持红枣产业高质量发展奖补政策,由市财政每年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其中,2500万元用于红枣林生态管护,2500万元用于基地建设、品牌营销等方面奖补,聚力打造十亿元级示范性全产业链,惠济一方民生。
资料图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双碳”背景下,榆林积极探索绿色碳库经济效益转化,建立全省首家碳汇金融服务中心,率先发行地方碳票,榆阳国资碳汇造林项目入围首批CCER项目公示名单,林业碳汇进入全国碳市场交易体系。依托森林资源,推动森林与旅游、养老、运动等深度融合,一体化发展森林康养产业链条,实现生态得保护、发展得收益的产业化路径。
迈向新征程,榆林将持之以恒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围绕东西南北中五大区域生态空间,打造黄河“几字弯”三北工程样板区,实现国土绿化“扩绿、兴绿、护绿”并举,推动森林“水库、钱库、粮库、碳库”联动,再创生态治理新奇迹。
责编:吴 嘎 审核:高 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