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三五个也没事呀,这样做就太夸张了”。近日,苏州吴中举行马拉松比赛,两名参赛者疑似薅免费补给,装满了“能量胶”打包背在身上“负重”奔跑。随即,马拉松“进货”事件成为了舆论关注的焦点,引发了广泛讨论。赛事主办方随后也回应称,无法进行实质性处罚,将根据号码牌寻找这两名选手进行道德上的教育。
马拉松赛事的补给品,是为了保障所有参赛者的正常需求、更好地完成比赛而提供的,取用虽未作硬性规定,但并非供个别人随意“囤积”。可近年来,在各类马拉松赛事中,类似的“占便宜”行为却屡见不鲜。这种不文明的参赛行为,反映出部分参赛者规则意识淡薄,损害了其他跑者的权益,破坏了赛事的公平性。更令人担忧的是,个别“进货”者不仅没有丝毫愧疚,反而沾沾自喜,甚至赛后公然“晒图”。这不仅是对马拉松精神和体育精神的亵渎,也是对社会公德的挑战。
马拉松“进货”事件,不仅仅是一场关于赛事的风波,更像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一小部分人的不正常心态:对规则的漠视、对他人的不尊重,以及对某种高尚品质的恶意“冒犯”。单纯的跑步比赛都能屡屡被“进货”,表明单靠“脸皮厚薄”的个人自律行不通。对那些肆无忌惮甚至不以为耻“薅羊毛”的人,仅仅道德谴责恐怕远远不够,必须用严格细致的赛事管理和规则加以约束,乃至惩罚才能以儆效尤。
这里是目光•短评,愿你目之所及,皆有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