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遇到过这种情况——
别人做了让你不舒服的事,你把不满表达出来,想让对方以后注意。
但在这时,对方突然来了一句“你这是在责怪/埋怨我吗?”
明明自己是有理有据的,可听到这话后突然语塞,似乎再也不好意思说下去,唯有把委屈吞下肚子独自消化。
如果这些真实的表达总是被打断,那么人就会越来越压抑、憋屈。
为什么对方这句话能立马打断我们呢?
我们又该如何完整地表达自己心声呢?
今天的文章,就来一探究竟。
最近,爸妈带了很多老家种的龙眼来看筱筱,这使得她却非常郁闷,因为根本吃不完,冰箱也放不下那么多。
过去,二老每次过来都会带上两大袋水果,而筱筱担心放久了会发霉,所以每次都要抓紧时间送给邻居或同事,可拎着这么大的袋子跑来跑去实属麻烦。
所以,这次爸妈过来前,她千叮万嘱别带那么多,但二老还是没听进去。
筱筱内心实在是崩溃,她有些不耐烦地说道:
“妈,我不是和你说了吗?这么多我们根本吃不完......”
话还没说完,妈妈立马反问:“怎么?给你带吃的还这么挑三拣四?你知道我们带着这些坐火车多费劲吗?”
一旁的爸爸也说话了:“我们这么辛苦,不就是为了你好吗?城里的水果哪有我们自己种的新鲜?”
筱筱立马澄清:“我不是说水果不好,而是说你们不用带这么多,太多水果我每次处理起来都好麻烦的。”
妈妈突然语气里夹杂着委屈:“所以,你是在责怪我们咯?”
妈妈的反应让筱筱一下子懵了,一股巨大的内疚感涌上心头,她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说得太过分了。
爸爸在旁边还帮腔:“没想到大老远给你送水果,还糟你埋怨,真的是......”
筱筱立马道歉,表示自己没有那层意思,这件事也不了了之了。
然而,晚上她却辗转睡不着觉。
明明自己下了决心去表达,为何一听到爸妈那句话,一下子就说不下去呢?
“你是在责怪我吗”,这句话背后藏着潜台词——
你如果责怪我,那就等同于是否认我的全部/否认我们之间的关系。
在筱筱的故事中,爸妈的言下之意是:
我们这么辛苦为了你好,而你却要(全部)否认我们的努力付出,实在是太过分了。
所以,妈妈会感到委屈。
当然,我们知道筱筱并非这个意思,但在生活中,依然有不少人会像筱筱爸妈那样,把别人的“责怪”,理解为是对自己的“全盘否认”。
类似的情形有很多,并且打断的话语也不限于“你是在责怪我吗”的句式,比如:
你提醒伴侣记得你嘱咐的事,可伴侣反问“你是抱怨我不好吗”;
你提醒同事某个工作环节没做好,他反问“你是对我有意见吗”。
哪怕我们原本只是想就事论事,仅是表达对某件具体事物的不满,可对方就是会觉得我们在针对他整个人。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误解呢?
其实是自我分化水平在起作用,指的是把理智和情感在心理上的分离,以及将自我独立于他人之外的能力。
当一个人自我分化水平低,那么他在看待人和事时,往往是非黑即白的。
如果被夸奖,就觉得自己一切都好,如果被批评,就觉得自己一切都坏,几乎没有中间地带。
所以,在别人提意见时,他们感受到的是自己被完全否认,然后表现出或委屈、或愤怒,情绪容易大起大落。
他们通常显得很虚弱,似乎只要我们说话直接一点,就会因此受伤。
相比之下,我们原本作为表达不满的一方,似乎就成了欺负人的一方了,于是,便开始感到内疚。
相反,当一个人的自我分化水平越高,就越能从多元的角度去看待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会相对于稳定。
不会因为一两句意见,就感觉自己被全盘否认,能更理性地看待批评。
当然,一个人表达不满容易被打断,不能完全怪对方的自我分化水平低。
这同时也与我们内心的状态有关。
生活中,自我分化水平低,不愿意接受批评的人其实并不在少数,可你会发现,并非所有人都会选择让着他们。
阿虹是个直性子,当她对身边人有不满时,都会直言表达。
一次,她和朋友约好早上去看电影,却因为对方睡过头,在电影开场半小时后两人才到电影院。
看完出来后,她就直接就表达了不满:
“我们说好早上10点看电影,你为什么迟到?”
这时,朋友也喊冤:“我也不想迟到呀,昨天我睡太晚了,所以今天才起晚了,我醒来后已经马不停蹄赶来了,你为什么还怪我?”
而阿虹并没有接茬,而是继续坚持自己立场:
“你迟到了,我当然要怪你呀!你为什么不安排好时间,或者定个闹钟。电影错过了半小时了,我当然有意见呀!”
几番对话下来,朋友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便表示自己以后注意。
不仅是对待朋友,阿虹在对待家人时也是直言不讳,因为她内心很清楚,自己在事上受了憋屈,就要表达出来,并且对方确实做得不妥。
为什么阿虹比筱筱更敢于去表达不满呢?
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1. 充分尊重自己的感受;
2. 进行彼此的课题分离。
首先,像筱筱在表达上容易放弃,是因为她平时在关系中,并不能充分尊重自己的感受。
当她对爸妈有不满时,其实心里同时也有羞耻感——“我对长辈有意见,这会不会不太好?”
当表达不满时,如果爸妈不配合甚至反过来质问她时,她容易质疑自己的感受,认为自己有不满才是不合理的。
于是选择通过自己的让步,来平息冲突。
另一方面,她会把“对方能否接受意见”当做是自己要考虑的事情,然而,这其实是爸妈要面对的课题。
当她去承担不属于自己的课题时,便不再能共情自己,也就无法坚定地表达了。
相比之下,阿虹则能够重复尊重自己感受,在表达时坚持自己的立场,与此同时,她不会把对方的课题背在自己身上,所以能够直抒胸臆。
不过看到这,你或许会有疑问:
如果对面是父母亲人,万一说话太直接伤到对方怎么办呢,该如何拿捏尺度呢?
对此,最适宜的态度便是:不含敌意的坚决。
和低自我分化水平的人相处时,不能不批评,也不能光批评,而是要让批评和褒奖同时存在。
具体的做法,我们可以参考一件事:军训。
一个低自我分化水平的人,就如同一个平时不守纪律、听不得批评的孩子。
在我小时候参加军训,就遇到了这样一个男生。
他由于自己没表现好,就经常被教官点名批评,男生一直怀恨在心,觉得教官就是故意针对他,也在背后说了不少坏话。
教官知道他内心不爽,但丝毫没有让步,继续要求他遵守纪律,慢慢地,男生也不得不遵守各种要求。
中间一次训练比赛跑步,男生腿受伤了,但还是坚持完成比赛,教官就把他单独拎出来当众表扬,
一方面肯定他这些天遵守纪律的改变,另一方面也夸奖他轻伤不下火线的精神。
男生的表情既欣喜,又颇为不好意思,自那以后,他便也不再背后说教官坏话了。
后来,他又有违反纪律被批评,但是已不再像一开始那么激动了。
因为他渐渐明白,教官仅是就事论事,他在这种褒贬共存且分明的关系里,感受到了自己既有表现好的、也有表现不好的。
于是,自我分化水平便开始提升。
了解了以上立场后,我们就可以通过5个小技巧,来处理困境。
以下,便结合筱筱的例子来进行讲解:
1. 面对质问时,坦然承认
当爸妈反问“你这是在责怪我吗”?
筱筱试着坦然承认:“是的,我确实有意见。”
并且可以再次向对方具体说明,是因为哪些事情,自己才会不满,并强调我们是针对事情本身。
2. 澄清敌意,勿把表达不满“妖魔化”
这时,爸妈会误解,觉得女儿就是故意找茬。
而筱筱则可以给予一定的安抚:“我们一家人,会彼此有意见、有矛盾,其实是很正常的。”
类似的话语同样适用于不同的关系之中——
“伴侣/同事/朋友之间,你对我有不满,或是我对你有不满,都是很正常的事。”
大家不必把表达不满视作那么可怕的事情,这仅是关系中很普通且常见的环节。
3. 允许对方不理解
待筱筱表达完后,爸妈依然无法了解。
我提醒她没有关系,对方一时半会无法接受也是很正常的事。
我们允许对方依然无法接受我们的意见,依然赌气,也允许这种情况会存在一段时间。
4. 在对方表现好时,大方褒奖
一天,爸妈出去逛街买了烧鹅回来。
筱筱便发自内心地说:“这烧鹅真不错呀,爸妈还是很疼我们的。”
这时爸妈反倒不解:“之前你不是抱怨我们给你带东西吗?”
于是,筱筱抓住机会,再次把自己态度说明一次:并不是抱怨二老带水果,而是不满他们带得太多。
5. 坚持
诚然,一两次这样的对话,并不能让关系有本质上的改变。
但是当筱筱坚持以这样的方式去沟通时,爸妈原本非黑即白的观念就会松动。
大约过了2个月左右,爸妈真正了解了筱筱的意思,后面一次过来探望,只带了一小袋的水果。
并且从这往后,爸妈也更加愿意听进去意见,因为他们明白,女儿并非要全盘否认自己,仅仅是就事论事。
其实,提升自我分化水平是一个漫长的课题。
我们当然希望自己在关系里,听到的一切都是好话,可在真实的相处中人与人之间有摩擦、有不满是常态。
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就彼此不相爱了、过不下去了。
恰恰相反, 这些不同的声音是人与人之间增进了解的机会。
当彼此越是能够听进去意见,关系便越能拥有韧性,走得越长远。
「在看」+「转发」愿你我都能在关系中,充分尊重自己的感受。
作者 | 和小畏,来源:武志红(ID:wzhxlx),微博:@武志红。现于北上广深杭厦门成都苏州南京青岛10个城市开办了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
主播 | 童童,公众号:童童陪你读书,微信视频号:童童陪你读书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下方卡片 发现更多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