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造福的禹城知县韩锡胙

体娱   2024-09-17 18:30   山东  


清朝乾隆年间著名学者、诗人韩锡胙,曾先后任禹城县知县和德州繁露书院山长,民国《德县志》和《禹城县志》都留有其诗文,禹城民间则流传着韩锡胙体恤百姓、造福黎民的故事。

韩锡胙(1716-1776),字介圭,号湘岩,别署少微山人、妙有山人,浙江青田县人。他12岁补县学生员,19岁在青田县芝溪多福山寺读书,20岁到杭州西湖就读,24岁担任青田县太鹤山麓正谊书院山长。

文章来源《联合日报》书影

乾隆六年(1741),韩锡胙考选拔贡,赴京谒选,肄业国子监,后考授武英殿纂修官,留补八旗官教谕。乾隆十二年(1747),韩锡胙与著名学者纪晓岚中顺天府同榜举人,后历任山东禹城、江苏金匮、宝山等县知县,擢升安庆、松江、苏州知府。乾隆三十八年(1773)准备提升松太道,但任命文件未下而卒,时年61岁。

韩锡胙为官所至皆有政声,其学识渊博,工书画,诗文词尤峻拔绝俗,著有《滑疑集》8卷行世。他所编撰的杂剧《南山法曲》、《砭真记》和传奇《渔村记》,也曾被辗转抄写。著名的文字训诂学家、经学家段玉裁与著名思想家、学者戴震,都十分尊崇韩锡胙的道德文才,将其敬为“座师”。

据《中国算学史》记载,韩锡胙还精于数学术,“戴震之算学实出于韩氏”。

一、三年疏浚六条河

韩锡胙属于封建社会所极力标榜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亲民型官吏。在他为官之地,几乎无一例外地留有政绩,均能赢得当地老百姓的口碑。乾隆十五年(1750)到乾隆十八年(1753)他担任禹城县知县期间,就留有3年疏浚6条河的记载。

禹城地势低洼,历来易受旱涝灾害的侵蚀。这里是大禹治水的地方,境内留有众多大禹治水时的遗迹。韩锡胙上任禹城知县后,仅一届任期,就将境内的6条河流疏浚一遍,为县域农业生产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其业绩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清代诗文集汇编339》所集《滑疑集》书影

韩锡胙撰文的《乾隆十五年(1750)北乡顺水土河记》、《乾隆十五年(1750)西乡韩家砦小简河记》、《乾隆十六年(1751)东乡东趋河记》、《乾隆十六年(1751)不忍渠记》及《乾隆十七年(1752)东乡辛寨南北二河记》的5块碑刻,记载了6条河流的疏浚详情,这些碑刻均载入道光年间出版的《济南金石志》中。

其中《乾隆十五年(1750)西乡韩家砦小简河记》碑,又称《开韩家砦乐利河沟记》,现存于禹城市韩家砦村。该碑是由禹城举人金玉贵书写的,材质为青石。一面有字,共632字,为楷书阴刻,保存完好,碑座现已破为3块。碑文记述韩家砦村西地势低洼,年年雨季积水成灾,农田减收或绝收。为了根除水患,该村百姓齐心协力,开挖河沟,兴利除害。文中对乐利河沟开挖前该村受灾惨景和开挖后的丰收景象、以及民众欢愉之情做了形象描述。如开挖前,“夏秋之交,汪汪千顷,涵泓演迤,鹭宿鸥栖”。疏通后,“禾苗充茂,岁菽有秋,雨乡之民笑语通向”。因此,该碑也可以看成是韩锡胙的德政碑。

韩锡胙的为官特点是关心下层劳动人民的疾苦,不谀高官、不傍富绅,始终以造福黎民百姓作为自己的责任。他注重农业生产,以使百姓丰衣足食视为天职。他能放下架子,经常以普通劳动者的样子出现在乡间田野,从事治水灭虫等。

韩锡胙的为官特点之二,是重视教育,注重改善民风,以图县内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区域文化繁荣。他在禹城为官期间,曾在十里望建立“具丘书院”,并经常到书院内讲课训士。由于他的重视和督促,书院学生文风日上,因此书院办得生机勃勃。

韩锡胙的为官特点之三,是热心公益事业,廉洁奉公,个人生活一向俭朴。他很少考虑自家的生计,总是默默的奉献自己的一切。他经常拿出自己的俸禄赈济穷苦县民,百姓从心眼里将其视作自己的“父母官”。

二、入主德州繁露书院

韩锡胙于乾隆十八年(1753)至二十一年(1756)期间,受聘出任德州繁露书院山长。

德州繁露书院是在清乾隆十六年(1751)由督粮道汪汉倬所建。旧址在今德城区天衢路与解放北路交叉处的东南角。书院地势广阔,屋宇宏敞。清中期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繁露书院盛极一时,后于宣统元年(1909)改为师范传习所。民国《德县志·宦绩志》载:“汪汉倬,歙县贡生,官山东督粮道。乾隆十六年(1751)创建繁露书院,延名师设膏火”,“一时文教丕振”。这里所说的延名师,就是指聘请韩锡胙这样的名师来书院执教。

韩锡胙曾在此执教的繁露书院

韩锡胙在禹城知县任上快满3年时,一直随他生活的老母病故。按照旧例,母亲亡故,韩锡胙遂卸任服孝。但因禹城离青田老家太远,一向为官清廉的韩锡胙,竟然拿不出路费回原籍葬母,不得不客居在禹城城东祝庄的一李姓人家中,守着母亲的牌位尽孝。

这期间,韩锡胙应山东督粮道佥事汪汉倬之邀,出任德州繁露书院山长。他平时勤于读书著述外,还以热心扶植和奖掖后世学子闻名,德州学子受益多多。民国《德县志·艺文志》,还收有韩锡胙所作的《吕贞妇传》和《罗氏朴园记》二文,足可说明他对德州的文化事业做出过巨大贡献。

嘉庆版《禹城县志·官守志》所载韩锡胙简介

韩锡胙对戏曲创作也有一定的成就。乾隆十八年(1753),他在主持德州繁露书院期间还创作了《渔村记》。济南刘泰在《渔村记》序中说:“丽句新词,芳葩焕彩,泻有源之水,而倾无尽之藏。传奇虽曰小道,夫亦足以成一家言也”。清代著名的剧作家杨潮观,曾说韩锡胙的《渔村记》可与自己的《吟风阁》相匹比,这也说明韩锡胙在清代戏剧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

三、知恩报恩君子行

韩锡胙为母守孝期满,按规定要到吏部报到,由吏部重新安排官职。

按照惯例,官员在北京等待安排新职期间,要给有关官员送些土特产;同时,在京的同乡以及一起等待授官的朋友,也要互相请客吃饭。这些人情交往,都要花费大量银两。但韩锡胙为官时只顾关心基层群众,不善于结交权贵,与那些有钱的富绅处得并不怎么融洽,况且那些有钱的富绅看他这副穷样子,也没有人肯将钱借给他。韩锡胙是很要面子的人,他不想厚着脸皮向本县有钱的乡绅告贷。正在韩锡胙为筹钱犯难时,在禹城县国子监读书的监生张柏知道后,毅然卖掉家中50亩土地,将所得的200两白银交给韩锡胙作为路费。得到资助的韩锡胙,没有多长时间就谋得了新的官职,被任命为江苏金贵县知县。

韩锡胙上任金贵知县一段时间后,邀请监生张柏到辖区内一游,欲厚赠金银以致谢。而张柏坚辞不受,说:“当年是我送给你的路费,不是借给你的,不需要你来酬谢。”韩锡胙见张柏实在不肯接受金银,便想了一个办法,以馈赠土特产为名,暗中将两根金条藏在封好箱子的茶叶中。张柏回家之后打开箱子取茶叶时,才发现箱子中藏有金条。

嘉庆版《禹城县志·官守志》所载韩锡胙简介

据说韩锡胙一向为人厚道,从小不忘别人给予的滴水之恩。他少年读书时,家境贫寒,寺院中某僧人经常送给他些食物;他赴省城参加考试时病于旅店,受到店主人夫妇的精心照顾,病愈后店主人还赠送他20两银子作盘缠。后来,韩锡胙在禹城知县任内,那位对韩锡胙有恩的僧人以及店主夫妇都被迎至县衙受到热情款待,临行厚赠银两。

至今,韩锡胙知恩图报的君子德行,仍在禹城民间广为传颂。


素材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

陈超健身俱乐部


大禹文化云课堂①禹城禹迹

大禹文化云课堂②大禹生平

大禹文化云课堂③有关大禹治水的历史记载

大禹文化云课堂④大禹的历史功绩

大禹文化云课堂⑤走进禹城大禹文化景区

大禹文化云课堂⑥禹城大禹治水故事传说之一箭定海疆

大禹文化云课堂⑦禹城大禹治水故事传说之大禹智擒泥鳅精

大禹文化云课堂 | 禹城故城布局

【中国千年古县·禹城】古文物——八棱碑

【中国千年古县·禹城】——鬲国国都在禹城

【中国千年古县·禹城】——鬲津桥的4000年传奇

【中国千年古县·禹城】—大禹宗族姓氏繁衍

【中国千年古县·禹城】—那些年辛店洼的沙丘

【中国千年古县·禹城】—中国对日本侵略者最后一战——禹城大战

【中国千年古县·禹城】—中央这些领导来过禹城,看看他们去过哪些地方!

【中国千年古县·禹城】—讨伐李连祥 解放齐禹县

【中国千年古县·禹城】—古老的禹城,曾两次拯救夏王朝

【中国千年古县·禹城】—禹城这个村有位唐朝的水贼,99%的人不知道!

【中国千年古县·禹城】—林则徐曾留宿禹城城西禹王亭!

【中国千年古县·禹城】—禹城这条河,为什么叫“徒骇”

【中国千年古县·禹城】—禹王亭博物馆的前世今生

【书香禹城】苇河心语丨采风辛寨镇,感悟新变迁

【书香禹城】苇河心语丨参观王克寇烈士陵园记

【书香禹城】苇河心语丨探访庵尚村的前世今生

【书香禹城】苇河心语丨家乡的苇河,我幼年的乐园

对不起,我要揭穿禹城的真实面目!

见证禹城巨变的老照片!

这13个人在禹城臭名昭著, 人人喊打!

等我老了,我打算在禹城每天这样过……

禹城谁家还有这种大铁锅?赚大了…




声明:转载或引用图文仅为传播更多信息,原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正、删除,谢谢!



禹城在线服务
禹城在线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