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未平《长安西望》连载(67)四个男人各显身手,闲时偶尔小酌几杯,餐后泡壶茶聊上半天,这让独在异乡的王海鹰倍感亲切

文化   2025-01-25 09:42   陕西  





编者按:《长安西望:丝绸之路考古纪事》以非虚构文学的方式记叙西北大学王建新教授二十年致力于丝绸之路考古,用探铲在中亚各国发出中国声音,构建中国考古学科的话语体系。王建新教授团队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该书为陕西省2023年重大文化精品项目,被陕西省委宣传部列为2024年全省干部20本读本之一。


海未平大学教师,博士,陕西省作协会员,西安市作协理事。主要从事跨文化管理、文化比较、文化地理、中亚历史文化等方向的教学科研工作,学术功底扎实,属学者型作家。已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在《人民日报(海外版)》《陕西日报》《西安日报》《西安晚报》《文化艺术报》《美文》《延河》《秦岭》等报刊发表散文百余篇。


现在,他可以堂堂正正地回答当年的樋口龙康之问了,不仅如此,他和他的团队还完整地还原了公元1世纪前后丝绸之路上的历史原貌,这是中国考古学家第一次做到这一步。

但是,他们的脚步并未停歇。在西方文献里,巴克特里亚的历史有一段“黑暗时代”:从希腊巴克特里亚王朝灭亡直到贵霜帝国建立,时间长达100余年,没有文字记载,没有人知道发生过什么。而这正是大月氏统治巴克特里亚的时期。下一步,王建新将带领团队用考古研究复原大月氏在巴克特里亚的历史,把“黑暗时代”的历史“空缺”填充起来。这将是一个非常复杂和艰难的过程。好在,拉巴特遗址的发掘已经揭开了大月氏在中亚的面纱。

探秘高山之国

萨拉兹姆的水系

拉巴特遗址的发掘结果已经证实,大月氏就在北巴克特里亚地区。

西天山余脉泽拉夫善山、吉萨尔山与兴都库什山之间宽阔的河谷平原、河岸台地和浅山丘陵地带,就是肥沃富庶的巴克特里亚,这里是古代中亚的中枢,是波斯帝国和亚历山大帝国控制中亚、南下印度的桥头堡。阿姆河上游河段喷赤河从中穿过,河南为南巴克特里亚,被阿富汗所据;河北为北巴克特里亚,大部分疆土属于塔吉克斯坦;只有东部苏尔汉河中下游地区属于乌兹别克斯坦。

所以,要揭示大月氏在中亚的真实样貌,塔吉克斯坦是必去的地方。

2015年8月,王建新委派梁云前往塔吉克斯坦继续洽谈合作事宜,开展考古调查。那时候,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萨扎干遗址正在发掘之中。

梁云带领王嘎和研究生赵兆从乌鲁木齐启程。由于前路未知,梁云多少有些忐忑。出发前一晚,乌鲁木齐的朋友们为他壮行,酒已酣畅,他却始终留着半分清醒思忖着塔吉克斯坦的行程。第二天一大早,他们就飞往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

这一次,他们依然通过王海鹰安排相关事务和行程。时隔几年,王海鹰在塔吉克斯坦的生意已经做得风生水起。他买下杜尚别郊区一个倒闭棉纺厂的厂区,将厂房改造成了公司的办公场地,梁云他们就被接至此处暂住。

王海鹰亲自下厨,在烟熏火燎和“嗞喇”声中,手忙脚乱地把饭菜端了上来。尝了几口,梁云笑了,王海鹰的每道菜都咸到发苦。自家人也不见外,梁云提议,以后大家轮流做饭。四个男人各显身手,饭菜还算将就,闲时偶尔小酌几杯,餐后泡壶茶聊上半天,这让独在异乡的王海鹰倍感亲切。

梁云拜访了塔吉克斯坦考古学界的几位学者,走访了塔吉克斯坦文化部官员。塔吉克斯坦考古学界非常友好和热情地接待了梁云一行,前几年,他们通过王建新对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已经颇有了解,而且也和王建新建立起了学术联系和友谊,他们对中国同行们充满钦佩和期待。塔吉克斯坦的经济一直不够繁荣,考古研究始终缺乏经费支持,而且,无论是政府还是学界都希望本国的考古研究能够开展多方和多元合作,而不是完全依靠西方国家或者俄罗斯。这样,几番洽谈之后,合作事宜很快确定了下来。8月初,西北大学和塔吉克斯坦科学院历史、考古与民族学研究所长期联合考古合作协议正式签订。

除了洽谈合作事宜,梁云他们还有考古调查任务,那就是再次详细勘察塔吉克斯坦西北部的萨拉兹姆遗址。

中亚国家里,塔吉克斯坦始终保持着一种俯视的姿态。它的大部分国土分布在云端之上的帕米尔高原和西天山,平均海拔达3000米以上,是真正的高山之国。全国人口有900余万,其中塔吉克族占了80%左右。然而,塔吉克族人口最多的国家并非塔吉克斯坦,而是阿富汗。居住在阿富汗的南巴克特里亚和兴都库什山地区的塔吉克族人,数量多达800余万。公元8世纪,阿拉伯帝国征服中亚之后,中亚地区的分离势力一直都暗流涌动,从未停歇。公元9世纪末,阿拉伯帝国衰相渐露,中亚地区的割据势力迅速成长,萨曼王朝建立。经过近200年的融合发展,塔吉克民族逐渐形成。而此后,巴克特里亚地区成为他们的主要居住地。这是一个自尊并充满优越感的民族,始终具有一种高贵的气质。

王海鹰找来一辆小悍马载着梁云他们向片治肯特地区的萨拉兹姆遗址进发。遗址位于塔吉克斯坦西北部泽拉夫善河的上游河谷,北边是泽拉夫善山,南边是吉萨尔山,行政区划属于粟特州。从杜尚别出发,向北翻越吉萨尔山进入泽拉夫善河谷,然后沿着泽拉夫善河一路向西下行,才能抵达萨拉兹姆遗址。

塔吉克斯坦的山比天还大,已经难以用巍峨形容,那是一种压倒一切的存在,人类以及人类的建造物很难在它的面前找到存在感。这里的路况极差,感觉是用推土机潦草而随意地铲出路的样子就交差了,没有路基,没有道牙,土灰色的路面被石子、水坑、泥窝和深深的车辙所占据,让人无处下脚。

(未完待续)




-- END --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
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关注我们




责 编 | 王越美

审 核 | 张建全

终 审 | 张嘉懿


文化艺术报社
《文化艺术报》是由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主管、陕西人民出版社主办,西北地区唯一一份极具权威性、影响力的省级文化艺术行业综合资讯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32 邮局征订代号:51-20。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