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暖主设备的选型受限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安全、环境、动力、节能、安装)
一、场所特性与安全要求
火灾危险性:
甲、乙类火灾危险性场所内不应采用明火、燃气红外线辐射供暖。
存在粉尘爆炸危险性的场所内不应采用电热散热器供暖。
可燃气体或蒸气:
在储存或产生可燃气体或蒸气的场所内使用的电热散热器及其连接器,应具备相应的防爆性能。
生产过程中散发的可燃气体、蒸气、粉尘或纤维与供暖管道、散热器表面接触能引起燃烧的场所,应采用不循环使用的热风供暖。
纤维或粉尘积聚:
在散发可燃粉尘、纤维的厂房内,散热器表面平均温度不应超过82.5℃(但输煤廊的散热器表面平均温度不应超过130℃),以防止纤维或粉尘积聚在管道和散热器上受热自燃。
二、热源选择与环保要求
主要热源:
应以热电厂与区域锅炉房为主要热源。
在城市集中供热范围内时,应优先采用城市集中供热提供的热源。
可再生能源:
位于工厂区附近时,应充分利用工业余热及废热。
有条件时,应积极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
燃煤锅炉:
燃煤锅炉房的规模不宜过小,独立建设的燃煤集中锅炉房中单台锅炉的容量不宜小于7.0MW。
对于规模较小的住宅区,锅炉的单台容量可适当降低,但不宜小于4.2MW。
限制电热供暖:
除电力充足和电力政策支持,或者建筑所在地没有其他形式的能源外,在严寒和寒冷地区,不应设计采用直接电热供暖。
三、能效比与经济性
能效比:
供暖设备的能效比是衡量其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
选择能效比高的产品能够降低运行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经济性:
供暖设备的选型还需要考虑初始投资、运行成本和维护费用。
需要根据用户的供暖费用可承受能力和经济性进行综合考虑。
四、安装与维护
安装简便性:
供暖设备应易于安装和维护,以降低安装和调试成本。
需要考虑设备的尺寸和重量对安装位置的影响。
维护便捷性:
选择易于维护的供暖设备可以降低维护成本。
需要了解制造商的服务支持和维护能力。
更多内容(请点击查看)
基础篇:
运营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