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犀利评价卖方春节卷电话会行为!

职场   2025-02-04 11:30   上海  


券商研究所在春节期间召开电话会议这一现象,堪称中国资本市场"内卷化"的经典样本。这种行为已超越正常的专业服务范畴,演化为一场畸形的"仪式性竞争",其背后折射出卖方研究行业深层次的结构性困境。

一、病态内卷的三大荒谬逻辑1. **虚假的勤奋叙事**:通过制造"春节无休"的苦情戏码,刻意营造研究服务的稀缺性幻觉。当拜年短信变成路演邀约,节日问候夹杂着个股推荐,专业服务的边界已被异化为情感绑架。

2. **扭曲的定价机制**:在买方机构真实需求真空期强行创造供给,本质上是对机构分仓佣金制度的畸形适应。研究员沦为"知识苦力",用生理时间的极限压榨来对冲研究价值的边际递减。

3. **失效的信号传递**:试图通过反人性化的服务强度向市场传递"敬业"标签,实则暴露行业核心竞争力缺失的焦虑。当差异化竞争退化为工作时长竞赛,昭示着行业已陷入创新枯竭的泥潭。

二、行业生态的变征兆这种"春节攻势"恰似卖方研究商业模式癌变的转移病灶:- **价值坐标系崩塌**:研究质量让位于响应速度,深度思考败给即时反应,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逆向选择
- **职业尊严消解**:分析师从"思想提供者"降格为"信息搬运工",行业出现集体性的专业尊严丧失
- **生态链恶性循环**:买方机构在"过度服务"中养成路径依赖,反向强化卖方机构的非理性竞争
三、突围路径的三个维度

1. **监管层需破除"伪市场化"陷阱**:应叫停节假日强制服务,将分析师纳入特殊工时保护范畴,打破"自残式竞争"的制度温床。

2. **行业组织应建立服务公约**:设定年度静默期,建立服务响应时间标准,用集体理性遏制个体非理性。

3. **头部机构要重构估值体系**:将研究价值计量从"覆盖率""频率"转向"预判准确性""决策转化率",推动行业从"服务内卷"向"价值创造"进化。当"不打扰"成为最珍贵的专业服务,当"敢于休息"彰显真正的专业自信,这个行业或许才能走出越努力越贬值的怪圈。春节电话会的灯火通明,照见的不是敬业,而是整个行业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手足无措的仓皇背影。


扫码进群

更多金融/咨询/财会岗位推荐👇


极少招聘!国资投资岗2025年1月招聘汇总

2025-1-15

极少招聘!咨询岗2024年1月招聘汇总

2024-1-15

金融/咨询/财会!社招信息汇总表已更新!投研/咨询/审计/战略/财会/商业分析!

2024-12-16


获取更多金融/咨询/财会招聘信息

 点击阅读原文,社招会员

金融干货精选
精选金融干货实务,优秀的你值得更优秀。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