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书记载,小寒的由来与中国古代农耕文化密切相关。小寒的名称来源于此时天气开始变冷,但还没有达到最冷的程度。小寒的具体日期是由太阳黄经决定的,当太阳黄经到达285°时,即为小寒。
中国古代将“小寒”分为三候:
一候雁北乡:阳气已动,大雁开始向北迁移;
二候鹊始巢:北方到处可见到喜鹊,并且感觉到阳气而开始筑巢;
三候雉始鸲: “鸲”为鸣叫的意思,雉在接近四九时会感阳气的生长而鸣叫。
吃糯米饭:在南方地区,人们有在小寒节气吃糯米饭的习俗。糯米饭富含热量,有助于增强身体的御寒能力。
熬冬:这是小寒节气最重要的习俗之一。在古代,熬冬的习俗是为了驱寒保暖,预防严寒。如今,熬冬已经成为了一种传统,人们会在小寒期间熬制各种汤品,如羊肉汤、鸡汤等,以滋补身体,抵御寒冷。
小寒节气在一年中最冷的时段,正是人们加强身体锻炼、提高身体素质的大好时节。虽然此时节是“进补”的最佳时期,但一定要有的放矢。
《咏廿四气诗·小寒十二月节》
——(唐)元稹
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
拾食寻河曲,衔紫绕树梢。
霜鹰近北首,雊雉隐丛茅。
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
《微雨》
——(宋)陆游
晡後气殊浊,黄昏月尚明。
忽吹微雨过,便觉小寒生。
树杪雀初定,草根虫已鸣。
呼童取半臂,吾欲傍阶行。
《窦园醉中前后五绝句》
——(宋)陈与义
东风吹雨小寒生,杨柳飞花乱晚晴。
客子从今无可恨,窦家园里有莺声。
小寒不寒寒大寒。
小寒暖,立春雪。
小寒寒,惊蛰暖。
小寒大寒,准备过年。
小寒无雨,小暑必旱。
小寒大寒,冷成冰团。
小寒不寒,清明泥潭。
小寒大寒,滴水成冰。
冷在三九,热在中伏。
腊七腊八,出门冻煞。
腊七腊八,冻死旱鸭。
小寒天气热,大寒冷莫说。
小寒蒙蒙雨,雨水还冻秧。
腊月三场白,来年收小麦。
小寒雨蒙蒙,雨水惊蛰冻死秧。
大雪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
未来一周气温呈降低趋势。白天平均气温在4°左右,夜晚平均气温在-5°左右。大家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物,注意保暖。
—以上内容均来自百度—
编辑
院学生会宣传部 贾朔涵
责编
院学生会宣传部 师淑雯
发布时间 | 20250105
发布栏目 | 2025年003篇
栏目类别 | 节气|小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