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潮商"关注我们
澄海莲下是一个贤达辈出的地方
除了大家熟悉的刘绍喜、王来春之外
还有一个人物
吴贯因
别号柳隅,系前清举人
吴 贯 因
著名史学家、语言学家、民主主义者
我国著名史学家、语言学家、民主主义者。莲阳永新村(早时)槐泽“红宫仔”人。早年曾执教于莲阳许厝村岭梅私塾和澄海县景韩书院,他与潮州籍城南学堂的国文老师李秀升(清末任潮安府朝议大夫)是好友。中国同盟会于1905年8月20日在日本东京成立。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革命纲领。辛亥革命前几年,他与好友李秀升、李南笙(潮州人)、李秀才(澄海人)4人相约于厦门参加同盟会。
经 历
1905年,吴贯因在莲阳许厝村岭梅私塾教书。
他在友人家见到《策论》一文。此文痛斥日、俄帝国主义妄图瓜分中国,他拍案叫绝,大加赞赏。该文是15岁的杜国庠写的,抒发自己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当时吴贯因主动提出,要杜国庠到他身边免费就读。从此,杜国庠在吴贯因的悉心栽培下,进步更快。尤其可贵的是,杜国庠能够在吴家阅读到当时在上海出版的各类进步书籍和刊物,眼界大开,遂接受先进思想。不久,吴贯因应聘至澄海景韩书院任教,仍携国庠于身边就读。三年后,在吴贯因先生的大力举荐和澄海乡贤之倡助下,杜国庠得到杜氏大宗祠及县邑同善祠之资助,东渡留日。
1907年,吴贯因赴日留学,就读于早稻田大学史学系,获政治学士。1909年他负责编辑《宪政新志》。杜国庠写的文章,如《资议局记事》等多篇,都在该刊发表。
在留日期间,吴贯因还结识了流亡在日本的梁启超,成为好友,从此他追随梁奔走呼号,探索富国强民之路。
1912年学成归国后,便和梁启超在天津创办《庸言日报》和《庸言月刊》,梁任主笔,他当编辑。
吴贯因说过:“国家为重,而人民为轻。苟人民之利益与国家之利益冲突时,只能牺牲人民之利益,以殉国家,……,盖国之不存,人民且无所托命,而系论其利益也。”,国权就是要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吴贯因与梁启超都参加到民国初期关于行政诉讼模式的大争议之中。梁启超则主张设立平政院作为独立的行政裁判机构,在其为进步党所拟的宪草第81条规定:“行政诉讼于平政院裁判之。平政院之组织及其官吏之任免,依法律所定。”吴贯因所拟的宪草第68条关于此点的规定,从内容到措辞都与梁氏完全相同。
1916年,袁世凯复辟帝制,他追随梁启超南下两广,揭起反袁的旗帜。
吴贯因在《丙辰从军日记》一书中作了这样的描述:1916年3月4日上午10时,梁启超自上海乘日船密赴香港转广西,同行的有汤觉顿、黄溯初、黄孟曦、蓝志先、吴柳隅(吴贯因)、唐伯珊、蒋方震等,(梁等均冒充日人),在日本人的帮助下,乘日本邮船“横滨丸”离开上海。在船上,他蛰伏于船舱最下层锅炉旁的一个很小的房间里,饮食睡眠都在其中,潮湿闷热使人难以忍受。等到夜深人静,才蹑手蹑足偷偷地来到船舷,凭栏远眺和呼吸新鲜空气,感到非常爽快,非常舒服,这使他领悟到“天下之至乐,但当于至苦中求之耳。”船上的生活极为艰苦,为了实现反袁的目的,从军往广西,他们只能在苦中求乐。
1917年秋季,吴贯因的好友李秀升18岁儿子李春涛潮州金山中学毕业,北上到北京,住在吴贯因家里。他依照父亲的嘱咐,以门生之礼拜见了吴贯因。
吴贯因早就喜欢李春涛,欣然收他为门生。当时杜国库也住在吴家,李、杜两人一见如故。李春涛说出自己北上,求学的目的是要寻找革命真理。吴贯因建议他到日本去留学,他说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多数是爱国的,日本翻译的新知识的书比较多,出版也快,可供学习时选择。李春涛写信回家告诉父母,说依从吴先生的意见,要到日本去留学。其父李秀升十分高兴,他希望春涛成为有出息的人,给弟弟们做个好榜样。
1919年,吴贯因在北平任内务部参事兼编译处处长。适逢杜国庠由李大钊介绍到北京大学任教,他便让杜国庠住于其家,并任用杜兼编译处编辑。
严峻的社会现实还表明,中国“非大力兴办新式教育,培植新式人才,无以求存图强”。可以说,“教育救国”是当时社会进步人士的一个共识。有许多潮籍留学生到国外学习师范,回国后积极投身于教育界,尤其是高等教育部门,致力于新式人才的培养。当时出任大学教授的就有吴贯因、郭任远、黄际遇、蔡翘、方棣棠、黄天鹏等多人。
1927年弃政从学,任东北大学教育、文学院院长,平民大学、燕京大学史学教授、华北大学校长。
张学良出任东北大学校长后,1928年8月延聘和新聘一些专家和学者。文学院聘请的名教授有:文法专家章士钊、语言文字学家黄侃和梁漱溟、原北京政府司法总长罗文干及林损、余启昌、吴贯因(梁启超私人秘书、北平华北大学副校长)、江之泳、李光忠等。
1930年6月1日,他的代表作《史之梯》(一名《史学概论》)在上海联合书店初版,印数1500册。吴贯因是继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而撰写的,在30年代的中国史学界颇具影响。《史之梯》划分史学为五大时代,诗歌时代与小说时代均在科学时代之先。
1933—1937年,曾受陈济棠聘请,多次到广东讲学。
1935年起,吴贯因在天津创办《正风》半月刊,发表史论专著多种。
1936年,因脑溢血病逝于北平,终年57岁。
他的代表作有《宪法问题之商榷》、《中国共和之前途》、《中国古代之社会政策》、《中国经济进化史论》、《丙辰从军日记》、《东西印章历史及其品性之变迁》、《中国经济史眼》、《史之梯》(又名《史学概论》)、《中国文字之原始及其变迁》、《中国语言学问题》等。吴贯因一生所著甚丰, 且擅诗文,工书法,于文史学和语言学均有研究。时人把他与“岭南诗人”侯节和知名学者许伟余合称为“澄海三才子”。
来源:澄海100
往期精彩文章,可点击查看
△什么是潮汕?百年不衰的潮商魂
△ 开埠的汕头:一个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近代商埠
△汕头站新站房20日正式启用!这座“顶配”高铁站,汕头何以配得上?
△ 41亿!这家潮企霸气收购全球线缆巨头莱尼!
△ 汕头外马路这座不起眼的老建筑,当年竟是“团一大”纲领和章程的诞生地!
△ 大型时髦现场!说的就是当年汕头埠穿旗袍的摩登女郎
△这个被印在外国纸币上的潮汕人,小学没毕业,却拯救了一个国家
△ 小小一碟“杂咸”,竟承载着源远流长的潮人精神!
文化的境界 · 财富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