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时代,科技进步对文化发展的驱动作用越来越强,文化与科技的联系日益紧密。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新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在文化领域不断催生各类新业态、新应用、新模式,极大开辟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赛道。毕节文化资源丰富,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丰富民族文化、厚重红色文化等文化资源,围绕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用好自然珍宝、文化瑰宝,大力推动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加快构建新型媒体形态、舆论生态和文化业态,为谱写多彩贵州文化强省毕节篇章作出贡献。
在媒体形态上构建发展新优势。毕节历史文化悠久,与科技发展相互交织,在少数民族地区凸显出特色和优势,为科技创新提供丰富的文化支撑和灵感来源,同时利用科技手段赋能媒体变革,推动毕节文化与科技创新繁荣,进而更好赋能高质量发展。推进市级媒体融合改革,深化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打造更多具有影响力、科技含量的媒体传播平台,积极破除机制、渠道、平台和人才等方面的制约,打通资源和信息壁垒,使地方的特色文化和独特优势得到更好传播。健全宣传产品推送机制,将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于信息采集、生产、传播各个环节,强化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渠道传播,依托毕节融媒矩阵,以个性化定制、精准化生产与智能化推送,全面展示“一部贵州史,半部在毕节”的文化内涵和毕节经济社会文化进展成效。持续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融媒体中心“两心融合”发展,推动志愿服务供需两端精准对接,实现志愿服务工作提质增效。
在舆论生态上构建发展新优势。毕节作为贵州省首个城市AI数字会客厅,结合毕节政策、资源、人口“三大优势”,充分运用全息投影、裸眼3D、遥感体感、VR等先进科技手段,建设数字展示中心、数字迎宾区、数字全息影院、数字沙盘、数字360展区、数字拍拍墙、抖音直播间等展示区域,促进艺术化与数字化相向而行,共同赋能相关产业和行业。运用互联网等新技术新手段,探索多元化的理论传播渠道,建立“毕须有理”理论宣传二人讲指导和示范宣讲机制,把抓宣讲和抓服务、抓线下生产和线上传播结合起来,不断提升理论宣讲的网络覆盖面和到达率,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鼓励和支持在毕高等院校,与政研、党校、社科、文化等单位开展项目合作,设置文化和科技融合创新发展研究课题,为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加强与国家级非遗专家以及科研机构联系合作,推进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体验空间建设,增加文化服务有效供给。
在文化业态上构建发展新优势。以“数字毕节”建设为抓手,做好“文化+科技”“文化+旅游”两道融合命题,推动5G、超高清、VR、AR、人工智能、云计算、元宇宙等新技术,成为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的动力引擎,推动文旅与文艺创作、影视剧目、现代农业、新型工业、先进制造等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进一步融合,将符合时代特点、符合群众期盼的科技成果应用于实体文化场景,加强毕节历史街区、历史建筑、民族村寨保护利用,培育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亮点。以文化创意和旅游为两大主要链条,以新质生产力丰富优化、创意开发各类文旅产品和服务,特别是通过音视频、数字创新等技术手段,生产文化创意旅游产业新产品,深入做好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有效擦亮毕节文旅品牌。以民族服饰、蜡染、刺绣、漆器等民族手工艺产品研发为抓手,加快发展苗绣、漆器等特色产业,探索推动信息技术赋能文化产业发展,助力打造毕节地方特色文创产品品牌或文化IP。坚持数字产业文化化、文化产业数字化,抓好文物资源普查和文化遗产保护,将新的科技设备用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让“家底”摸得更清、“家产”守得更好,使文化产业智能化发展。在七星关区“绝壁天渠”、黔西“象祠”和观音洞、赫章县可乐遗址等重点历史文物文化遗址保护传承利用中注重科技运用,切实提升保护力度和展陈水平。注重“建、管、用”一体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抓好毕节市全国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城市建设。实施数字文化场馆建设,提升毕节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等文化场馆的“科技含金量”,打造“一站式”公共文化服务新空间。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通过生产协作、开放平台、数据共享等方式,支持毕节文化企业发展。
(毕节市委宣传部供稿)
来源:《贵州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