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季节,阿巴嘎旗查干淖尔盐碱干湖盆呈现出饱满的红色,一丛丛密集相连的碱蓬绵延无际,其态如锦、其焰似火,如朝霞映照着远方。
“碱蓬入秋后逐渐由绿变红,是修复生态的‘先锋卫士’,也是喂养牲畜的香饽饽。去年我家打了100吨碱蓬,省下10多万的饲草钱。”看着眼前的景色,查干淖尔镇乌兰图嘎嘎查党员中心户胡玉龙脸上浮现出欣慰的笑容。站在查干淖尔盐碱干湖盆中,秋风吹拂着胡玉龙鬓间的白发,20年的岁月里,在原阿巴嘎旗红旗嘎查下乡知青和专家学者的带领下,他与周边牧民顶风沙、战盐碱,将碱蓬种子与青春播撒到脚下的土地,从几十亩、上千亩再到如今的8.6万亩,沉睡的查干淖尔盐碱干湖盆被唤醒,12万亩盐碱地70%的面积披上绿装,曾经毫无生机的盐碱地变为鲜活绚丽的红草滩。查干淖尔是内蒙古四大淡水湖之一,位于阿巴嘎旗查干淖尔镇境内。该湖由两个湖组成,东湖是淡水湖,西湖是咸水湖。由于气候等原因,查干淖尔西湖在2002年彻底干涸,演化为盐碱干湖盆地,面积达12万亩。干涸的咸水湖周边草场逐年退化,荒漠化加剧,湖盆积聚大量的盐碱粉尘,大风下形成盐碱尘暴,给周边牧民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那时置身盐碱湖盆,仿佛被无形的恐惧笼罩,白花花的盐碱地没有一株草、一只鸟、一头牲畜,有的只是一望无际的死寂。”忆起20多年前的景象,胡玉龙历历在目:三级风力就可以将盐碱粉尘吹起来,一场大风卷起的盐碱尘暴可以将粉尘带到几十公里外;盐碱尘暴刮起来遮天蔽日,粉尘落到人的皮肤有灼伤的痛感;露天的牲畜浑身是白色的盐碱粉末,咳嗽、打喷嚏,引发肺部疾病后很多都扛不过春季;湖盆周边返青的牧草被腐蚀,变黄后失去生命力……面对困境,总有人挺身而出。在原阿巴嘎旗红旗嘎查下乡知青的协调下,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等专家来到查干淖尔湖盐碱干湖盆实地考察,给出了治理盐碱化的基本思路:种植耐盐碱植物碱蓬,覆盖湖盆,积沙压碱,改良土壤,在短时间内将盐碱干湖盆转化为新草地。拿到科学良方,胡玉龙心里只有一个朴素的信念:埋头苦干。2004年,胡玉龙作为志愿者参与了由专家开展的干盐湖治理试验。“当时以几十亩盐碱地做实验,除了碱蓬外,还尝试种植了碱茅、海蓬子等耐盐碱植物,最后发现碱蓬生长效果最好。碱蓬耐寒、耐碱,是先锋植物,可以固定盐碱粉尘、减弱盐碱尘暴形成、促进周围植被恢复。”胡玉龙回忆,在专家学者长期的熏陶下,自己参与生态治理的初心由热爱化为义不容辞的责任。2008年,查干淖尔盐碱干湖盆治理项目进入大规模实施阶段。“与实验阶段不同,种植面积扩大后,困难也随之而来。”胡玉龙说,沙尘暴是“头号敌人”。项目开展之初,他与10多户牧民耗费20多天种下的5000亩碱蓬,一场大风过后,一切化为乌有。“牧民与自然朝夕相处,常收获喜悦,也面临挑战,虽初战失败,但大家的斗志更强了。”在胡玉龙看来,春风吹又生,一切困难都将融为泥土积蓄起来年的力量。之后的几年,在专家指导下,胡玉龙陆续改变治理策略。草原上4月份大风天气较多,种植时间就推迟到5月中旬;四轮车在盐碱干湖盆地上行驶容易陷车,就加宽车轮增大受力面积;破土种植不易着床,不妨试试开沟播种……“开沟种植有讲究,要在与风向垂直的方位挖沟,上风口位置挖的沟要深且不播种,主要为下风向的碱蓬遮挡风沙。播种时,按行播种,行距保持3.5米,秋天籽会落在预留的行间,春天生长时有前一年枯萎的碱蓬枝叶做沙障,3年时间,一整片区域就能被绿色覆盖,像地毯一样。”胡玉龙分享着一路走来的经验。久久为功终成功。20年时间里,胡玉龙与周边10余户牧民相继播种、补种碱蓬10多万亩,8.6万亩碱蓬在查干淖尔盐碱干湖盆生根发芽、迸发出盎然的绿意,让这片土地重新获得蓬勃向上的力量。“今年7月以来,湖盆中一些区域已经出现流淌的水流。经过碱蓬多年来改良土壤,盐碱湖盆中的PH值逐渐降低,还相继出现了碱蒿、赖草和滨藜草等次生植物。”胡玉龙开心地说道,每年春季,天鹅、雁鸭等各种鸟类、鸥类频频光顾,狐狸、狗獾也经常出现,脚下这片土地的生物多样性愈加丰富。
守住绿水青山才有“金山银山”。2016年,在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的协助下,胡玉龙在自家家庭牧场开展了碱蓬喂养牲畜科研试验。“30%的碱蓬配上青储玉米、精饲料等喂养牛,可以中和饲草料的酸碱度,牛非常爱吃。”胡玉龙介绍,近几年来,参与种植碱蓬草的牧民都开始将碱蓬草作为饲草料使用,总共节省了数十万元的饲养成本。从茫茫白沙到绿意葱茏,从不毛之地到生机勃勃,以胡玉龙为代表的10余户牧民靠着坚而不摧的信念、锲而不舍的毅力,让8.6万亩查干淖尔盐碱干湖盆破“碱”重生。“我们将持续治理未被植被覆盖的盐碱干湖盆,加强科普宣传,让更多人加入到保护草原、保护生态的队伍中。同时,继续研究碱蓬带来的经济效益,做好盐碱地的开发利用。”胡玉龙说。
更多精彩尽在“锡盟融媒”
点亮“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