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兴,则乡村兴。近年来,东至县青山乡充分发掘生态文化、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的底蕴、精神和价值,推动以文筑基、以文铸魂、以文兴业,不断增强乡村文化软实力。
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和美家园
“青山是林业大乡,国土面积102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68%,生态资源丰厚。”青山乡乡长汪志民介绍,近年来,该乡聚焦绿色发展,以“林长制”“河长制”为抓手,不断强化山水综合治理,让山更绿、水更清。紧扣绿色乡村建设,挂牌保护村落古树数十棵,打造“五小园”1200余平方,美丽庭院创建率达到82%,发展油茶、林果、中药材、林下黄精种植和林下养殖等生态特色产业1.2万亩。
林中松涛阵阵、河中碧水潺潺,村旁有古树、房前花园美……和美乡村建设成效不断彰显。“如今,村民的环保意识、美化家园的意识都很浓厚,山村越来越漂亮,游人接踵而至。”乡贤李贵林感慨道。
让历史文化焕发新活力
王龙尖、娥屋、七房路、茶酒尖、汪岗、走溪墩、关门墙、起山月……行走青山乡,一个个村落地名,就是一张张历史文化名片,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故事。
青山乡位于鄱阳湖平原与皖南丘陵交界处,古为“进可攻、退可守”之地。从唐宣宗李忱之孙李祥迁入的一脉,到明初大将军王文殊受封“青山塘”,再到清代李尚元六兄弟进士及第的"六担鼎",诠释着该乡历史底蕴之深厚。
近年来,青山乡通过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弘扬和传承优秀历史文化,结合和美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开发,保护了一批古建筑、古宗祠、古桥、古道等历史文化遗存,保留千年文明印记。同时,复建了省级非遗“文南词”队伍,组建了“十番锣鼓”、民歌、腰鼓舞等10多支民俗文化队伍,常态化开展展演、汇演和比赛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传承红色文化汲取奋进力量
红色是青山最靓丽的底色。“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是中共赣东北省的重要根据地之一。抗日战争时期,这里又是皖江抗日根据地新四军‘彭至办事处’所在地,红色文化底蕴丰厚。”青山乡党委书记朱建兵介绍。
近年来,这个乡深挖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的红色历史资料,并挂牌保护了新四军第五师挺进十八团团部旧址、新四军彭至办事处旧址等一批红色旧址遗存,常态化组织党员群众开展“重走红军路”、祭扫烈士墓园、重温红色历史等红色教育活动,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
而今,行走在红色青山,看到的是串点成线的红色旧址遗存、红色微景观、红色文化墙,听到的是人人会讲的红色故事,感受的是革命老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昂扬精气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