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穿红兜兜的胖娃娃,怀抱鲤鱼,手持元宝,笑容满面……提起擦笔年画,人们脑中不由自主地就会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深秋时节,走进突泉县年画传习所,兴安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突泉擦笔年画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陈平正在创作“福娃”系列擦笔年画。
文化馆展出陈平擦笔年画作品
学习擦笔年画
陈平正绘制擦笔年画福娃系列作品
1968年出生的陈平,小时候在姐姐的熏陶和教育下学习擦笔年画技艺。“那个年代的学习主要靠自己的悟性,每次去串门看到墙上贴的年画,我都要仔细看看,看看他们是怎么画的。后来,我就拿着笔和纸去临摹。在耳濡目染中,我渐渐对擦笔年画产生了浓厚兴趣,技艺也在不断学习中精进。”陈平介绍说,“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1987年,我在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自己的年画《自己事自己做》,从此之后,我的年画作品也贴到了家家户户的墙上。”
在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第一幅年画《自己事自己做》年画小样
福娃系列之《福娃喜戏》
20世纪90年代以后,百姓过年贴年画的习俗渐弱,年画创作也随之越来越少,擦笔年画创作也有所停滞。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擦笔年画在主题和内容上都有所创新,融进了更多新的元素,如生态建设、新时代乡村振兴和城乡变化,以及群众精神面貌等内容,使得突泉擦笔年画又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年画之所以能传承至今,源于人们内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虽然时代在变,但人们深层的精神需求没有变,这是年画创新的基石。”陈平说,年画也应该是每一个时代的“时尚品”。年画的创作需要符合这一时代的价值观和审美倾向,才能让更多人喜欢,从而让更多人加入到年画的传播和传承中。
陈平的作品有着突泉年画的突出特点,图案精巧饱满,色彩明快靓丽,人物造型生动,题材寓意深刻。在多元文化迅猛发展的时代,他始终坚持赋予年画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浓的乡土情怀。同时,不断学习借鉴全国各地的优秀题材,努力运用到突泉擦笔年画的创作中来,丰富了擦笔年画的题材。
《龙女》
《驾凤祝福》
《福寿娃娃》
近年来,陈平的《自己事自己做》《龙女》《福娃》等作品在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先后出版。《乘龙庆寿》《驾凤祝福》《出水芙蓉》《喜读西厢》等作品多次代表突泉年画在内蒙古美术馆、呼伦贝尔市展览馆、内蒙古群艺馆等地展出,并参加全国现代民间绘画作品巡展,在出版社出版发行。
《喜读西厢》
《出水芙蓉》
《乘龙庆寿》
如今,“擦笔年画”这项非遗技艺在陈平的手中焕发着新风采,正逐步走向更广阔的舞台,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喜爱。“希望更多的擦笔水彩年画爱好者能够更加重视基本功的训练,在创作实践中不断磨炼技能,大胆创新;也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人喜爱擦笔水彩年画,让这项非遗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不断发展。”陈平说。
往期精彩荐读
□ 内蒙古抽样调查名单发布!部分将入户登记,快看有没有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