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完成了2024年度《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增补工作,共增设40个新专业。其中,电力储能应用技术和航天装备精密制造技术专业分别由湖北省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提出,航天装备精密制造技术专业填补了职业教育在航天装备领域的专业空白。
首次增设航天装备领域专业
在湖北省“51020”现代产业体系中,航空航天先进制造业集群被列入20个千亿级特色产业集群。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智能制造学院院长帅海燕回忆,去年9月,学校牵头成立湖北省航空航天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出于人才培养的需要,学校和共同体成员单位北京中科航天人才服务有限公司一同在航空航天企业开展调研。调研发现:航空航天装备人才引进困难,培养难度大,同时由于行业本身的特殊性,产教脱节较为突出,通用型专业比如机械设计制造、机电设备专业等,缺乏行业背景,人才匹配度不强。
同时,行业又面临较大的人才需求。根据工信部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预测,至2025年,航天航空装备领域缺口将达47.5万人。今年全国两会,“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商业航天的兴起促使市场放开,行业迎来对人才的需求。我们认为在高职院校中设立航天装备类专业,是填补人才缺口的有效途径。”帅海燕说。
基于行业需求新增专业
电力储能应用技术由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申报,专业的新增同样也是基于行业需求。
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力工程系发变电教研室主任宋梦琼介绍,传统电力系统主要关注“源、网、荷”,即电源、电网、负荷,近年来,新能源大量兴起,但风电、光电等新能源波动大,弃光弃风现象时有发生。储能作为电能的载体,可有效平抑大规模新能源发电接入电网带来的波动性,成为了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双碳经济、绿色发展的驱动下,随着储能技术的逐渐成熟,2022年成为储能爆发的元年。行业预计,2030年,我国新型储能市场累计装机规模将超过200GW。大规模储能设备投运后,对集成、安装、调试、运维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据西安交通大学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中心预计,2030年储能产业上下游需求人数共计65.74万人,目前尚存在45万余缺口。
2020年,我国发文明确要布局建设储能技术相关专业、加快发展储能技术学科。目前已有超过60个本科院校开设储能相关专业,高职院校在储能领域仅有储能材料技术一个专业。
“从产业链的角度看,本科院校培养的人才主要对接储能产业的中上游,高职院校则主要对接行业的中下游,其中运维人员尤其紧缺。今年人社部公布的新增职业,储能电站运维管理员位列其中。”宋梦琼介绍,电力储能应用技术专业列入《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后,专业教学标准的制定也会跟进。
业内关注新增专业有效落地
据了解,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实行动态管理,每五年一大修,每年动态增补。今年增设数量是自2021年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发布以来最多的一次。职业院校均可自主设置新增补的专业,备案后可于2025年开始招生。
近年来,教育部围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等要求,对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职业,不断加大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优化调整力度。近3年已增设85个专业,职业教育设置的专业总数达到1434个。
业内人士认为,目录调整只是第一步,更为重要的是将新增专业有效落地,培养高质量人才,服务好产业需求。
以航天装备精密制造技术专业为例,帅海燕介绍,专业采用“技能大师+航天精神”的融合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上,除了常规课程外,增设了卫星制造集成与装配、航天精密测量与测试技术、航天材料与工艺等课程,在工艺精度和精准匹配等方面的要求更高,并设置航天文化与工匠精神、航天质量管理基础等课程,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强化保密意识、质量意识、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据悉,武汉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明年计划招收40名航天装备精密制造技术专业学生,目前学校已建有卫星生产与装配、卫星结构件和机构件精密加工两间实训室,后续还将建设4间实训室,实训室总面积将达到1125平方米,以确保学生在校期间得到充分实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