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短短几分钟,一脸愁云的陈女士脸上又绽放出了笑容。
1月28日,农历除夕,安徽宿州的陈女士匆匆赶到埇桥区政务服务中心公安窗口,见到有工作人员值班,她才放下心来。原来,前一日,她在采购年货时,钱包连同身份证、银行卡等全部遗失。
不一会,窗口工作人员便给陈女士补办了身份证,并帮忙挂失相关证件。“我担心得一夜没睡好,幸亏有你们值班,要不然这个年恐怕都过不好。”离开时,陈女士脸上满是笑意。
“小窗口”践行为民大“情怀”。过去一年,6万余件各项业务在宿州公安窗口得以解决,平均每天办理量超过了170件。一次业务,一次温情链接,且不妨从中截取一个个瞬间,以此观察一个公安窗口服务群众的温心、细心与创新。
镜头一:再看到已故多年父亲的照片
“谢谢民警同志,让我再次看到了父亲模样!”拿到已故十多年的父亲的照片,胡女士早已泪眼婆娑。
这一幕发生于2024年1月15日下午。原来,胡女士的父亲去世之后,家中除了模糊的遗像,再无其他照片。这日,胡女士突然想到了父亲曾经办理的居民身份证,于是立即赶来宿州公安窗口,希望能将父亲身份证上照片保存下来留作纪念。
办事群众给窗口工作人员送花。受访者供图
针对赵女士遇到的难题,埇桥分局治安大队按照“一事一议”疑难户口集体会商机制,为其解决了这件难题。10月21日下午,赵女士带着户口迁移材料来到窗口办理了“跨省通办”户籍业务。很快,窗口户籍民警与当地公安机关积极沟通联系,并于次日一早通知她来打印户口本,孩子高考报名问题得以顺利解决。
“我在这办理好几次业务,每一次工作人员态度都很好,让我感到特别温暖。”赵女士这样总结将鲜花与锦旗送给全体工作人员的原因。
为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群众办不成的事有反映和解决渠道,宿州公安局埇桥分局在派出所和户办大厅设立了办不成的急难愁盼事反映窗口,在接到群众诉求后,对于自身能协调解决的问题,要当场予以解决;对于当场不能协调解决情况复杂、解决难度较大,上报户政服务事项“办不成”反映和解决工作领导小组,并按照“一事一议”疑难户口集体会商机制研究解决。
镜头四:病房里办好的身份证
去年12月18日上午,埇桥区政务服务中心公安窗口接到群众求助电话,家中老人身份证不慎丢失。由于老人在医院住院,急需办理医保手续,窗口工作人员随即驱车前往医院,为在病床上的老人完成了人像采集,并告知会为其送证上门。
上门给老人办证。受访者供图
据悉,根据老年人办事需求,宿州公安局埇桥分局提供为70岁以上老年人上门送证、为80岁以上老人及行动不便人群上门办证服务。为身体有恙、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2024全年共上门办证400余件,上门送证1000余件。
此外,针对行动不便和长期在外地本人不能亲自来办理业务的情况,宿州公安局埇桥分局创新改进工作方式,率先推行户籍业务代办:民警通过代办人的手机微信或QQ与当事人视频通话,使用执法记录仪拍录民警与当事人视频通话,核实完其身份以及与代办人关系真实无误,然后询问其业务诉求,规范视频流程完结后办理办结当事人业务,与当事人通话视频刻录光盘存档。
过去一年,埇桥分局共“代办”户籍业务500余件。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