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三为啥叫 “赤狗日”?这天又有啥讲究?

文摘   2025-01-31 11:25   辽宁  


大年初三为啥叫 “赤狗日”?这天又有啥讲究?










“赤狗日” 的传说
















那些有趣的习俗








正月里面都是年,其中一项重要活动就是亲朋好友互相拜年。可是您要注意了,正月初三是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要待在家里,如果去谁家拜年碰到讲究老理的,说不定不能拉近关系,还会适得其反。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大年初三又称“赤狗日”,被人们认为是一个不吉利的日子,赤狗是熛怒之神,遇之则有凶事。所以老一辈的人们往往不会选择在这天出门,怕路上冲撞了这个赤狗神,招惹灾祸上门。同样这一天被别人拜年也不吉利,一样是怕来人路上招惹到事情,带过门来,如果被拜年者在这一年发生什么灾祸,可能会怪罪你。讲究的在初三的早上还要贴“赤口”(或称禁口)。所谓“赤口”,一般是用约长七八寸、宽一寸的红纸条,上面写上一些出入平安吉利的话,贴在大门的门顶上。总之,贴“赤口”,是使人们心理上觉得一年到头都能出入平安,不与人发生口角或各种不幸的灾难,家中多多招财进宝,万事如意。同时与“赤狗”谐音,寓意封住门户,不让“赤狗”进门。

第二,初三又叫“送穷日”。穷神又叫“穷子”,相传这穷子是上古帝王颛顼之子。这神仙身材矮小,喜欢穿破衣烂衫,习惯喝稀饭。即使有人供奉有了新衣服穿,他也会扯破或者用火烧几个窟窿搞得破破烂烂再穿上。一副穷酸相,所以得到了“穷子”名字。在正月初三这天穷子死了,人们把它埋葬,从此就有了大年初三送穷神的说法。从那之后,穷子就变成了人人害怕的穷鬼了。等到了明、清时期,又把“送穷鬼”改成“送穷神”了,总之不管叫法如何,初三送穷日的习俗没变。所以这一天谁去拜年,等到了告别之时主人家相送,可这一天又是“送穷日”,你自己心里也别扭不是?就是怕被人当“穷鬼”一样送走,所以这一天大家也就不互相拜年了。


早点休息,图个平安

初三一般不外出拜年,大家都选择在家歇着。

为啥呢?

因为在传统观念里,初三是 “赤狗日”,出门容易碰上不好的事儿。

在家早点休息,既能避开麻烦,

还能让自己在过年的忙碌后放松放松,求个吉祥平安。



睡个懒觉,养精蓄锐

初一、初二各种活动,大家都挺累的。

到了初三,就可以多睡会儿,晚起。

这可不是偷懒,而是给自己的身心放个假,

养精蓄锐,好精神饱满地迎接新的一年。









不可不知的禁忌








不动重大事项,求安稳

有些地区,大年初三不动土、不搬家、不开工。

人们希望新年开始能平稳过渡,生活安定。

按照老辈人的说法,这时候动工或有大变动,可能会触犯时气,影响全年运势。



饮食禁忌,心怀敬畏

不同地方,正月初三的饮食禁忌也不一样。

有的地方这天不宴请宾客,有的地方不吃米饭。

因为初三是祭祀谷神的日子,得表达敬意和虔诚。

还有些地方会吃特定食物,希望能祈福消灾。

忌动刀剪针线

民间认为正月初三动刀、剪或针线会招来口舌是非和麻烦 ,

老话常说 “初三动了刀和剪,口舌是非全难免”。

人们希望新的一年平安顺利,避免冲突和纷争。

忌打破东西

新年里,特别是大年初三,打破碗碟等物品被看作非常不吉利。

在民俗文化里,破碎预示着破裂和分离,

一旦不小心打碎,会用红纸包好碎片并说吉祥话化解。

虽说现在社会发展了,很多传统习俗慢慢淡化了。



但大年初三 “赤狗日” 的这些习俗和讲究,承载着咱老祖宗的智慧和文化。

了解、传承这些民俗文化,能让我们更好地认识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遗产。

你老家大年初三有啥不一样的习俗吗?一起分享哟!

寻道路上
红尘过客潇潇,寻觅道缘寥寥;前尘过往萋萋,皆在道中相携;修行缘起发心,寻道路上前行!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