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提及《力学与工程概论》这门课程,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的学生眼中总是闪烁着敬佩与热爱。不仅因为这门课是我们进入大学后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程,更因为这门课由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周又和院士亲自讲授。作为我国超导固体力学研究的开创者,周又和院士不仅在科研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更在立德树人的道路上留下了许多精彩时刻和温暖故事。
周又和老师为本科生授课
第一次进入周老师的课堂,那份紧张与激动至今仍记忆犹新。老师站在讲台上,面带微笑,那双充满智慧的眼睛仿佛能洞察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他讲课时的话语温和而有力,每一个字都透露着他对于科学的热爱与执着。在学生看来他好像有种神奇的力量,总是以最平实的语言将复杂的力学原理讲解得生动有趣,让初出茅庐的本科生也能轻松理解。
在他的课堂上,力学不再是枯燥无味的公式和定理,而是变成了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一段段精彩的历程、一幕幕动态的场景。正如他所言:“给大一新生要先讲好力学故事,就要培养这些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开拓他们的视野。我想告诉这些刚刚走进力学殿堂的年轻学子们,力学发展到今天,我们能做的且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我希望这可以成为他们之后的学习动力。”他躬身力行、扎根讲台,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丰富的学识,为同学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科学世界的大门。
周老师的课,总是那么引人入胜。他善于用简练的文字来描绘力学知识,让复杂的理论变得直观易懂,让同学们在轻松间便能领略到力学的精髓。记得有一次,他在讲解流体力学对高层建筑的影响时,为了更好地演示当风吹过建筑时,由于建筑物的阻挡,在其两侧形成周期性的漩涡的效果。他直接为我们展示了一段视频,卡门涡街的一次又一次周期性脱落,像极了翩翩起舞的蝴蝶,让我们欣赏到美丽的力学世界。他就是这样,一环扣一环地满足我们的好奇心,用力学知识和艺术完美结合的方式为我们授课。他还善于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解释力学原理,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消化知识。当他讲到了美国华盛顿州的悬索桥塔科马海峡大桥的倒塌事件,他详细分析了大桥倒塌的原因,从力学原理出发,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结构稳定性的重要性。那一刻,作为聆听者的我仿佛置身于那座大桥之上,亲眼目睹了悲剧的发生,深刻体会到了力学在工程实践中的巨大作用,也让我更加坚定了成为一名“力学人”的求学决心,憧憬着未来能以自己所学知识,继续踏上周老师的科教之路,为强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周又和老师为青年学生作报告
除了知识的传授,周老师更注重对同学们的思维启迪。他鼓励同学们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在探索未知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他用自己的故事告诉我们,科学研究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只有脚踏实地、不断努力才能取得成功。每个故事虽小,却深深地烙印在学生的心中,成为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每当我遇到困难和挫折时,都会想起周老师的谆谆教诲,鼓舞自己不忘求学初心,继续保持热爱,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勇往直前。
在同学们心目中,周老师不仅是一位严谨的科学家,更是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他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经常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激励同学们。他时常告诉我们:“年轻时也曾经历过失败和挫折,但正是这些经历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和追求。”他用自己的故事启示着我们“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他的话语如同春风化雨,滋润着每一位学生的心田,让我们感受到了长辈的温暖和力量。
周又和老师指导学生开展研究工作
2021年,周又和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后,为大一新生讲授《力学与工程概论》课时曾讲到,“未来我还要给大家上课,一直讲到老,这一点坚定不移”。朴实的语言彰显了他对教育本真的坚持与对青年学子的关切。在近40年的教学历程中,周老师摸索出“教学可达性”的心得。他认为,好老师不能照本宣科,他讲授的内容要真正能抵达每一位学生心灵。他曾做过这样的一个比喻:“教材就是剧本,老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周老师的课程对于学生的吸引远不止是“院士授课”的标签,更多来源于他对于课程的精心设计与因时而新的有效讲解,从优化课前备课、课中讲授、课后习题布置,到独立撰写编著出特色鲜明的66万字《理论力学》教材,只为专业的内容更好地抵达学生的心灵。
《理论力学》作为我们必修课的主要教材,它所带给我的震撼在于使我仿佛能够身临书本之中,见证周老师以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敏锐的学术洞察力,将复杂的力学原理化解成易于理解的知识点,为每一位学子设身处地般答疑解惑。学习了《理论力学》不仅让我掌握了力学的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更让我在教材背后深刻体会到了一位杰出科学家与教育家的“大者”风范。
如今,我已经从入校时的懵懂阶段逐渐成长起来,回望与周老师在课堂相处的时光,总是让我心中充满感激和怀念。是周老师用他那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为我们点亮了科学道路上的明灯,是他用他那和蔼可亲的笑容和关怀备至的言语,让我们感受到了师者的仁爱和关切,启迪着我们的智慧、浸润着我们的心灵、激励着我们的成长。
(作者系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2022级本科生李飞)
编辑|柯均
责编|夏正清
主编|吴振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