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韵烛光丨张韶光:在教与学中触及生命

文摘   2024-12-04 21:02   北京  



“清韵烛光·我最喜爱的教师”评选活动系由清华学子自发提议组办,并由清华大学学生会承办,至今已举办9届。活动通过投票评选出同学们喜爱的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知识、仁爱之心”的优秀教师,并展现更多触人心弦的师生故事,促进师生交流。



经过化学系同学积极的评选与投票,化学系本届“清韵烛光·我最喜爱的教师”候选人为张韶光老师。


 教师简介







张韶光,化学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金属有机化学合成与催化研究,在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曾入选“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获得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四完成人)、清华大学先进工作者等荣誉,主持过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青年项目等。目前担任《化学学报》青年编委、有机所副所长、化学41班主任,入职以来连续四年担任化学系、致理书院新生导师。

主讲本科生《有机化学A(2)》等课程,曾获得全校教学评估前5%;参与化学系本科生培养方案改革,设计并首次开课《科研创新与挑战(1)》。先后带队“行致千尼”“冬渡药岛”海外社会实践支队分别赴肯尼亚、日本调研参访。积极推动科创育人,已指导本科生科研项目15人次,指导学生获奖包括SRT优秀项目一等奖、化学学堂班优秀毕业论文奖、第七届全国化学类专业大学生科技活动交流会一等奖、致理书院“青藜学术二等奖”等。  


     坚持初心,成为更好的老师






为什么想要成为一名教师?从年轻的研究者到清华大学教师,张老师的人生轨迹受到几位关键老师的深刻影响,特别是他的博士导师、北京大学席振峰院士。这些启蒙者激发了他的潜力,展示了教师这一职业的力量和美好,因此他放弃美国制药企业的研究员工作,回到中国,成为一名教师。


在踏上这段教师旅程以来,张老师投身于教育事业,不仅传授知识,更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以《有机化学A(2)》课程为例,张老师期望同学们不仅能掌握有机化学基本原理和应用技能,更能深入探索知识的内在规律,如物质的微观结构如何决定其宏观性质,并能够将所学技能灵活应用于未来的研究实践中。


张老师认为,教学的核心之一是帮助学生建立起与学科的深刻联系。受梅赐琪老师的启发,张老师认为教学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理解一门学科的路线图。以有机化学为例,进入有机化学的世界就像踏入环球影城,无论从哪个入口进入,目标都是迅速找到并体验自己心仪的项目。因此,课程教学的关键任务便是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迅速找到并深入自己热爱的领域


 化学为本,育人为魂






张韶光老师带队赴肯尼亚调研时留念


张老师始终秉持“化学是中心学科”的理念:它既立足于数学与物理的严谨基础,又能应对真实世界中复杂多变的物质变化过程。在去年的《认识实习》课堂上,张老师邀请了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的唐铭教授讲解造山活动强度变化的现象,指出了地壳关键物质的化学分析导致了地球科学新认识。又如考古学家常用14C含量分析来推断文物的形成年代,这也是运用化学技术和基本原理解决真实问题的生动例证。


张老师的研究方向是金属有机化学,在他自己的专业领域内,对金属配合物及有机化学的深入思考和独到见解成为他回答科学问题的关键,这也坚定了他长期深耕金属有机化学的决心。张老师深信,金属有机化学的研究能够培养出极其出色的学生。但他的职业经历中也尝试过不同的研究领域,一直维持着对不同学科的兴趣,并且坚信学科交叉是打破定势、寻求创新的有力途径。


 锐意创新,教学相长






张老师和同学们在一起


张老师并不视教学为一项任务,而是将其视为一种享受——享受讲述的激情、推理的乐趣和分享的喜悦。每次张老师步入教室,总是衣着得体,但这种正式并未带来丝毫的拘束,反观他的课堂上总是洋溢着欢声笑语。


张老师不断探索新的教学领域和创新方式,精进自身的教学技能,思考如何更有效地表达思维以及如何营造积极互动的课堂氛围。以去年新开设的《科研创新与挑战(1)》为例,这是一门别开生面的实践类课程,其内容并非源自书本,而是本科生参与科研的实际需求,由张老师与同学们共同探索。这是一门无前例可循的课程,为了确保课程的顺利进行和同学们的学习体验,张老师不仅在课间耐心询问同学们的理解程度,还会在课后主动收集大家的意见,不断对课程进行改进和优化。


通过与学生建立深厚的联系,张老师在教学上更加得心应手,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都变得更加顺畅。在这个过程中,张老师也坦言自己受益匪浅,他从选课学生身上汲取到了源源不断的正能量。在张老师看来,与本科生接触并投身于教学、班主任、学生工作,都给自己带来了极大的成就感和推动作用。这些成就感让张老师对自己充满了信心,也更加坚定了他投身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决心。


作为四字班的班主任,您在这三个月里和同学们有哪些互动?

我的理解是:班主任是一个静静地观察并陪伴同学们成长的角色;在同学们需要时伸出援手,在无需干预时,则以温暖的微笑相伴。受此启发,我构思了一种轻松愉悦的交流方式——“化学41饭+聊”,利用餐余时间,一对一地与同学们深入交谈,倾听他们的心声与分享。通过这一系列的接触,我更加深刻地了解了每位同学的个性特点,与大家建立起更加紧密的联系。

您在教学上有没有独家秘籍或宝贵经验?

最开始参与教学工作时,我时常会觉得这是我的任务。但是当我第三年教有机化学课的时候,我意识到这门课和我的关系发生了变化:第一年,我在很努力地把知识讲清楚;第二年,我会在把知识讲清楚的同时思考如何能让选课同学学会、达到预期的目标;到了第三年,我开始思考这门课程在结课之后,还能为同学们的学业和人生带来何种新的突破与启迪。为了达到这些目标,就需要建立同学和课程的关系,也就是建立我和同学们之间的联系。

您认为学生在本科阶段是否有必要拓宽眼界,多接触培养方案之外的东西?

我觉得非常有必要,化学的应用广泛存在于很多领域,化学的发展可以推动很多学科的进步。了解其他领域当中有什么化学问题,运用自己化学学习的思维去解决其他领域的问题,可以特别发挥出化学和物质科学的思维特质。

您对同学们有什么期待?

对于选课的学生,我觉得最主要的是能够理解这门学科的思维逻辑,并运用这个思维逻辑去解决课程内乃至课程外的问题。对于参与科研的研究生和本科生,我希望他们能成长为拥有独立科研能力的人,这需要不断反省新知识、创造新技术,才能拿出有自己标签的项目。对于每一位化学专业的学生,我期待大家能够在自己的大学生活当中找到愿意去钻研、愿意去贡献想法的事情,且在遇到挑战和不确定的时候敢于去尝试,成功了就乘胜追击,不够成功则及时止损,也不留遗憾。


 教师寄语






敢于尝试,勇于探索自我。去尝试自己喜欢的事情、找到自己纯粹的动机、更好地理解自我。大学是探索未知、理解自我、挑战极限的最佳时期。至于具体的课业和未来职业选择,相信大家有能力去解决、获得好的机遇。理解与认识自己是人生的课题,不妨从学生时期就开始探索,最终得以触及生命、感受力量。


采访丨肖裕杰 王亚鹏 王雅鲁

编辑丨刘明源 闫   立 杨   皓

审核丨唐铭潞 张佳鸣

特别鸣谢丨张韶光老师

 


化学系宣传中心


微信号:qinghuaxuanchuan


清化宣传
清华大学化学系学生会活动宣传平台,宣传部主管,化学系学生会所有。内容包含系内外文体活动、重要生活权益资讯等,只为给您打造更好的学习、生活体验!欢迎大家关注支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