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长光卫星:领跑中国商业航天
文摘
2024-11-08 11:00
吉林
当今经济社会,卫星遥感数据有多重要?借助人造卫星,人类在太空拥有了对地观测的“眼睛”,从产业发展到自然灾害,大范围目标尽收眼底,前后变化一目了然。
50万米高空,全球最大的亚米级商业遥感卫星星座——“吉林一号”星座熠熠生辉。115颗在轨卫星各显神通,以高质量的遥感数据助力农林水利、自然资源、金融经济等产业高质量发展。
这些在天外执行任务的高性能卫星,全部闪耀着“吉林制造”的荣光。
瞄准科技前沿,探索浩渺宇宙,长光人脚步坚定。2005年,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立项“一弹一星大口径大光栅”重大创新课题,开始探索以载荷为核心的星载一体化技术路线。此后10年间,团队涉险滩、破难题,技术日臻成熟。2014年12月,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成立,成为我国第一家商业卫星公司。
公司成立不到一年时间,就迎来检验技术成果的重要时刻——2015年10月7日,由公司自主研发的“吉林一号”组星成功发射,开创了我国商业卫星应用的先河,同时也创造了由一个研发团队一箭成功发射四星的历史,一举拿下多项“第一”:“吉林一号”卫星是我国第一颗自主研发的商用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我国第一颗以一个省的名义冠名发射的自主研发卫星、我国第一颗自主研发的“星载一体化”商用卫星、我国第一颗自主研发的米级高清动态视频卫星,也是我国第一次以灵巧方式在轨成功成像、国产CMOS第一次在轨技术验证……
首次发射的4颗“吉林一号”卫星借助“星载一体化”技术,重量、体积、成本都降了下来。“同样的亚米级卫星,我们把重量控制到400多公斤,卫星研制成本大约在8000万元。”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贾宏光说。
为了符合商业化发展路线、进一步降低成本,长光卫星在研制技术上不断提速。“载荷平台一体化”设计、轻量化结构设计、高集成度电子学系统创新技术、卫星批量生产……公司成立10年以来,卫星研制技术历经4次突破。在保证性能指标只升不降的前提下,“吉林一号”从第一代400千克级降至20千克级,成本降至原来的二十分之一。
2023年6月,成功“瘦身”后的“吉林一号”卫星再出征,一箭41星成功发射,创下我国单次发射卫星数量最多的纪录。
不久前,长光卫星接连传来捷报:
——“吉林一号”宽幅02B系列6颗卫星成功发射。作为长光卫星自主研制的最新一代覆盖型卫星,该系列卫星在设计制造阶段突破多项关键技术,是目前国际上最轻的超大幅宽亚米级光学遥感卫星。
——“吉林一号”SAR01A星成功发射。作为长光卫星自主研发的首颗微波遥感卫星,该星将有效提升“吉林一号”星座全天时、全天候的对地观测能力。至此,公司通过24次成功发射实现115颗“吉林一号”卫星在轨运行。
“吉林一号”星座作为长光卫星在建核心工程,一期工程将由138颗光学遥感卫星组成。随着组网卫星数量越来越多、星座时空分辨率越来越高,所产生的海量数据如何高效传输成为关键。为此,长光卫星成立团队进行攻关,成功突破激光通信技术,在国内首次实现独家自主完成业务化应用星地激光高速图像传输试验、首次实现星间激光超高速通信业务化应用,大幅提升了星地、星间数据传输效率。
随着“吉林一号”卫星组网工程稳步推进,公司积极布局遥感数据应用——打造国内首个“遥感+AI”APP——吉林一号网;开发共生地球APP,为用户提供最新遥感图源;卫星气象遥感应用初露锋芒……
10年前,从国外购买一平方公里卫星遥感数据需要500元,高昂的价格让遥感数据应用成为面向小众的“奢侈品”;如今,我国借助自己的商业遥感卫星星座,数据获取速度更快、分辨率更高,而每平方公里最低只需要15元。卫星遥感数据成为人人触手可及的便利工具。
今年9月2日,“吉林一号”全球一张图正式对外发布,成为世界首个高清全球年度一张图。其分辨率、时效性及定位精度等指标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可为各行业用户提供全球高清卫星遥感数据及应用服务。高分辨卫星遥感数据价值进一步释放。
“公司成立之初,我们就定下了‘服务全球70亿人’的目标。”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宣明说。在长光卫星的引领下,我省商业遥感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新的吉林名片。
初审:
刘越
复审:耿凤阳
终审:刘德军
春城党建
中共长春市委组织部官方公众平台。传递党建信息,反映党员心声,聆听人才需求,展示干部形象,回应公众期盼。
最新文章
张恩惠: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吉林实践中展现更大作为
张恩惠就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到长春新区调研
春风劲吹 奋力开局 冲刺一季度“开门红” 长春很拼
积极推进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建设——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全市领导干部会议召开
在统筹发展和安全中彰显新担当新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引发全市干部群众热烈反响
筑牢安全“压舱石” 书写城市行稳致远新篇章
握紧统筹“指挥棒” 让发展与安全同频共振
坚决构建“防护盾” 全方位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以改革为动力 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长春市多点协同突破加快城市更新
畅行大道 引领城市新速度——长春市交通综合治理综述
“顶梁柱”,“顶”得稳
今日元宵节
着力开创民族团结进步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引发全市干部群众热烈反响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在我市各地各部门引发热烈反响
《经济日报》关注长春:以创新拓展消费新空间
南关区:以青春之名 赴家乡之约 开展青年学子返家乡活动
加快推进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引发全市干部群众热烈反响
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引发全市干部群众热烈反响
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激发振兴动力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引发全市干部群众热烈反响
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
总书记对这片土地寄予厚望
央视快评 | 抓住机遇 乘势而上 勇于创新 苦干实干
时政新闻眼 | 聚焦高质量发展,习近平对吉林提出哪些要求
给工厂装“大脑”让产线上“云端” ——我市以“智改数转”激发新动能述评
九台区:踏雪访参
让干部为事业担当
习近平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 深入落实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战略部署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展现更大作为
绿园区:社区服务综合体“圈”出满满烟火气 融合生活空间提质多元服务
《红色领航》党建电视栏目(2月9日)节目预告
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扎实做好组织工作
吉林长春 按下生产“快进键” 冲刺一季度开门红
以环境之“优”谋发展之“进”——2024年我市优化营商环境述评
南关区:坚持“三强化三提升”扎实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教育培训工作
党的创新理论学习词典 | “三个没有变”
长春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绿园区:靶向发力 书写干部教育提质增效新答卷
九台区:提“钱”过年
张恩惠王子联调研冬季不停工项目和节日文旅市场
打出人才“引育留用”组合拳 奏响城市发展新乐章
《红色领航》党建电视栏目(2月2日)节目预告
南关区:强化政治素质考察 锻造过硬干部队伍
公主岭:写好“民生答卷” 托起百姓幸福
张恩惠走访慰问部队官兵、优抚对象和生活困难党员
张恩惠到市直新闻单位走访调研
树起党员的好样子
长春警备区党委六届十三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
《红色领航》党建电视栏目(1月26日)节目预告
修好党性锻炼这门课
党的创新理论学习词典 |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