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十届十二次全会和地委(扩大)会议精神,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健全制度机制,深入推进事关教育发展根本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坚持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要加强学习教育。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长期重大政治任务,深入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建立健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长效机制,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要加强研究阐释。充分发挥“1+9+N”思政体系,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于思政课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中,撰写一批理论文章、打造一批经典课件,推出一批高水平讲义、示范慕课等多样化教学资料,提升师生学习质效。要加强宣传宣讲。发挥党员各类宣讲团作用,通过线上宣讲、校园送讲等方式,让各族师生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熏陶中,增强团结奋进的信念和强国有我的担当。
二、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也是一个人一生中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底塑形的关键时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要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开好《中华民族大团结》《简明新疆地方史读本》等课程,向学生讲清中华民族发展脉络,讲清新疆历史演变及各民族的融合发展,教育引导学生站稳政治立场、分清是非界限,自觉做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建设者、维护者、促进者。要用好社会大课堂。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组织学生走进地区文博院(博物馆)、克孜尔尕哈烽燧、温宿姑墨古国遗址等,通过历史故事、珍贵文物、书文图画等,激发其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怀。引导学生了解各民族历史文化和发展现状,深刻把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特征,立志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坚定捍卫者。开展“万名师生进园区”“走进企业 感受科技魅力”等活动,让学生零距离接触工业生产,感受科技魅力,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国家自豪感。要形成育人合力。完善立德树人机制,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建立学校党组织统一领导,思政课教师为主体,教务、团委等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的全员育人体系。用好“第二课堂”,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载体,实现在潜移默化、点滴浸润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示范角、长廊、展厅等,使学生在全景式、沉浸式的育人场景中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全面促进各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校要以各类融情实践活动为载体,实施青少年筑基工程,推动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从小学在一起、玩在一起、成长在一起。要推动云端融情。深入推进“互联网+教育援疆”,依托“之江汇”云平台开发阿克苏教师成长云平台,强化“云端”柔性援疆、浙派名师“云端”教研,组织“空中课堂”,实现两地学生同步上课。坚持全学段全学科全覆盖构建“大组团”体系,发挥浙阿特殊教育、基础教育大教研、职业教育、本科高校“四大联盟”作用,授牌设立联盟基地学校,共画育人“同心圆”。要推动活动融情。持续开展“祖国情·中华行”“浙阿石榴红·‘百校十万’石榴籽”等活动,分批组织学生赴北京、浙江等地参观研学。推动浙阿、兵地学校、班级、学生“结对子”,通过开展“书信手拉手”活动、组织融情夏令营、足球交流“绿茵牵手计划”等活动,广泛增进“五个认同”、增强“四个与共”。要推动帮扶融情。深化“领雁工程”“青蓝工程”“银龄计划”活动效果,有效实施“五结对·五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微行动,稳步推进各级各类学校混班混宿,深化拓展“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让各族师生在互帮互助中携手奋进。
四、持续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质量和普及应用水平
学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衡量干部群众“五个认同”的重要标准,要针对不同群体,采取务实举措,全面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和普及使用。要发挥领导干部示范作用,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与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职称评定、考核评优相结合,推动少数民族党员领导干部在公共场所必须讲、正式场合规范讲、家庭内部带头讲。要紧盯18—45岁农牧民群体重点攻坚,以驻村工作队队员为授课主体,积极争取疆内外高校实习生、毕业生,用好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配齐配强农牧民夜校、中心课堂培训师资。创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方式,运用接地气、寓教于乐的方式,采取“以说为主”的教学模式,引导群众开口讲、大声说。持续开展“小手拉大手·学讲普通话”等活动,评选优秀视频在各级媒体展播,引导学生当好家庭“小教员”,推动家庭学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经常化。健全完善以能交流为导向的评价体系,采用信息化测试与人工测试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交流使用能力评估的科学化水平。要提高学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质量,重点聚焦语文学科学业质量,组建语文大教研中心,抓实教学常规管理,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推动教研改革,深化薄弱帮扶,加强质量监测与分析,逐步实现培养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听说读写”能力向应用能力转变。
五、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本在人,向心还是离心,关键在教育,要把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作为重要内容,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环境中感受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要加大教育保障力度。提升改造幼儿园和中小学校办学条件,开展中小学爱眼护齿行动、视力筛查和心理健康监测,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落实学生生活补助、营养改善计划等资助政策。持续深化“双减”工作成效,有效排查和清理社会事务进校园事项,切实为家庭和师生减负。全面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加快推进地区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建设,完成教育专网建设,解决薄弱学校师资短缺问题。要提高教育质量。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推动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实施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强化中高职人才贯通培养,满足各类学生就学需求。要加强人才培养。实施“十百千”名师培养工程,创新实施教师转段转科工作机制,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打造研训一体的教师服务发展体系、地县校三级联动培训体系,努力建设安心从教、潜心育人的“四有”教师队伍。寻求与疆内外更多高校建立合作关系,联合开展干部学历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等项目,为各类人才成长成才、实现价值搭建“舞台”、提供助力。
来源:地区民族事务委员会
编辑:王明芳
责编:李义真
审核:赵德忠
终审:赵 鹏
投稿邮箱:akslingjul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