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杰青、化工学院院长,211大学,新迎2位副校长

学术   2025-01-07 08:30   陕西  
来源|福州大学
近日,发现福州大学官网“现任领导”一栏进行了调整。张亚雷、江莉龙新晋为福州大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
张亚雷
现任福州大学副校长,2023年被增选为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院士有效候选人。曾任同济大学研究院副院长、同济大学科技处副处长兼研究院副院长、现代农业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同济大学工程与产业研究院院长、校长办公室主任、同济大学国家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近年来一直从事水处理的机理、技术、数学模型等方面的研究,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上海市科委项目等20余项
张亚雷先后参与国家科技部“十五”规划资源环境领域重大项目编制工作,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领域编写组成员。科技部“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城镇化”领域总体专家组成员。科技部“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村镇建设”领域总体专家组组长。科技部“十三五”技术预测“村镇发展规划与环境整治”领域专家组召集人、“十三五”重点专项“绿色宜居村镇”总体专家组副组长。国家面向2035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乡村振兴与宜居环境”子领域专家组组长。科技部“十四五”技术预测“乡村人居环境”子领域专家组组长、“十四五”重点专项“长江黄河等重点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专家组成员、“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总体专家组成员。
江莉龙
现任福州大学副校长,曾任石油化工学院院长、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福建省特级后备人才;担任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学术带头人、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和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
主要研究方向为合成氨催化剂工程、氨-氢能源催化工程和脱硫催化工程。现牵头主持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点基金、省重大专题和企业重大等项目10余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Chem、Nat. Commun.和AIChE J.等发表SCI论文16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30多件;制订国家和行业标准8项;以第一完成人获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5项和福建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兼任Apply Catalysis A、Scientific Reports、Frontiers of chem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中国化学工程学报》(英)和《过程工程学报》等期刊编委。
团队代表性技术
1. 高效低碳“梯级变换-可控移热”耐硫变换制氢技术:发明了抗水合性能强、活性可调控制备的系列高性能耐硫变换催化剂,相关成套技术在全国40多套合成氨、合成甲醇等装置上应用,实现高浓度CO变换制氢过程安全可控、高效转化和节能增效。(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福建省标准贡献一等奖)。
2. 安全高效低碳铁钌接力催化氨合成技术:发明了新一代钌基氨合成催化剂,开发并建成了世界首套以煤为原料年产20万吨级“铁钌接力催化”合成氨工业装置并实现推广应用,吨氨减碳约580公斤。(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和福建省技术发明一等奖)。
3. 绿色高效氨-氢转换技术及低噪音长续航“氨-氢”燃料电池成套装备:开发了新型高效低温氨分解制氢催化剂及其系列装备,并实现产业化;首创直接加注液氨的低噪音、长续航“氨-氢”燃料电池系统,并实现推广应用。
4. 高性能系列脱硫催化剂及其高炉煤气源头深度脱硫技术:开发了钢铁行业高炉煤气中硫化物深度脱除的高效系列脱硫催化剂并实现产业化;首创出高炉煤气源头深度脱硫成套技术,实现烟气中SO2超低排放,并实现规模化推广应用。
5. 废弃油脂新途径高效超深度加氢脱氧制生物燃油技术:创制出化学预处理、悬浮床加氢脱氧和、ia-Hydrogen Energy Roadmap for Carbon Neutrality: Opportunity and Challenges in China, Engineering, 2021, 7(12): 1688-1691.
3. K. Wu, C.F. Cao, C. Zhou*, Y. Luo, C.Q. Chen, L. Lin, C.T.Au, L.L. Jiang*, Engineering of Ce3+-O-Ni structures enriched with oxygen vacancies via Zr doping for effective generation of hydrogen from ammonia,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2021, 245: 116818
4. X. Y. Wang, X. B. Peng, W. Chen, G. Y. Liu, A. M. Zheng*, L. R. Zheng, J. Ni, C. T. Au, L. L. Jiang*,Insight into dynamic and steady-state active sites for nitrogen activation to ammonia by cobalt-based catalyst.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0, 11: 1-10.
5. F. J. Liu, W. Chen, J. X. Mi, J. Y. Zhang, X. Kan, F. Y. Zhong, K. Huang*, A. M. Zheng, L. L. Jiang*, Thermodynamic and molecular insights into the absorption of H2S, CO2, and CH4 in choline chloride plus urea mixtures. AIChE Journal, 2019, 65:e16574.
代表性专利
1. Lilong Jiang, Yanning Cao, CO shift catalyst carrier, catalyst based on the catalyst carrier and preparation process thereof, United States Patent, US10525450.
2. Lilong Jiang, Yanning Cao, Yongde Ma, Sulfur-tolerant CO shift conversion catalyst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United States Patent, US10022707.
3. Lilong Jiang, Yu Luo, Chongqi Chen. Ammonia decomposition apparatus and system and hydrogen production method, United States Patent, US16809724.
4. Lilong Jiang, Yu Luo, Chongqi Chen. Ruthenium-based catalyst for 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ammonia decomposition,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United States Patent, US16691929.
5. 江莉龙,罗宇,陈崇启,アンモニア分解による水素製造のためのルテニウム系触媒及びその調製方法、並びに応(一种钌基氨分解制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2021-5-27, 日本, 2019-211668
代表性标准
1.行业标准:江莉龙,曹彦宁,赵文涛,邱爱玲,孙国双,陈延浩,一氧化碳耐硫变换催化剂耐热性能试验方法,HG/T 5202-2017。
2.行业标准:江莉龙,曹彦宁,赵文涛,邱爱玲,孙国双,陈延浩,一氧化碳耐硫变换催化剂抗水合性能试验方法,HG/T 5197-2017。
3.行业标准:江莉龙,林建新,倪军,詹瑛瑛,赵文涛,孙洁,孙国双,王鹏宝,吴永涛,李小虎,钌基氨合成催化剂活性试验方法,HG/T5585-2019。

往期精彩推荐:




# 温馨提示 #


由于公众号改版,为防错过更多资源,给我们加个星标







说明:来源|福州大学,如需转载,请在开头注明来源。仅供学习交流分享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只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公众号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Hiliboy)删除,感谢支持!也欢迎有兴趣的朋友分享、投稿、申请转载、互开长白。

了解更多信息

↓↓↓欢迎在看点赞

科研绝技
专注于科研知识与软件分享的公众号,公众号:科研汇的姊妹篇,定期推送实用的科研干货、软件安装教程、提供所需的各种资源分享及最新科研资讯。还包括实验心得、科研方法与思路、文献搜索下载等,助力您的学习和科研,早日发表高质量的SCI论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