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上令人窒息的“一碗猪油渣”视频流出:逼疯一个人有多容易?

体娱   2024-12-13 12:05   福建  

文 / 小椰子  

微信:小椰子专栏(ID:xiaoyezizhuanlan)


最近,有这样一个监控视频流出,唤起了很多人的童年阴影。



奶奶做的汤里放了猪油渣,小女孩实在不爱吃,一开始不肯动筷子,后来才慢慢吃。



没想到被奶奶凶狠地连打了三下,爷爷更是直接冲过来,把小女孩从座位上硬拽起来教训。



小女孩不断尖叫哭喊着求饶,妈妈从监控里看到这一幕很是心疼。



无独有偶,有路人在一家小饭馆里也目睹了类似的一幕:



一个男孩被爷爷逼着吃饺子:“吃不吃?“你吃不吃?”


小男孩说不吃了之后,爷爷就用力地扇了他两巴掌。他下意识地捂住脸,小小的身影让人心疼。



而这家店的老板娘说,这家人经常这样教育孩子,孩子不吃就打他。


知乎上更是有这样一个被浏览了4千多万的问题:“孩子就算饿死也不吃韭菜馅的饺子,怎么办?”



直接把我给看懵了,不吃韭菜馅的饺子,难道就不能吃白菜馅?吃芥菜馅?非得逼着他吃韭菜馅才行?


这是有什么深仇大恨呢到底?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喜欢的食物,为什么有些家长总是喜欢强迫孩子一定要吃呢?


那些被逼着吃的东西,孩子可能长大后一辈子都不会再碰了;


那些被打骂、边流眼泪边咽下讨厌的食物的场景,有可能成为TA一生都难以修复的心灵创伤。



你会发现,这种现象根本不是个例,而是很多中国孩子都经历过的服从性测试


有位在国外留学的网友,原本开开心心回国,结果在家吃饭又被父母上了一课。



她从小到大最不喜欢吃三样东西:姜、豆制品、虾皮,但是她爸妈每顿饭都要故意放。


紫菜蛋花汤偷偷撒虾皮,番茄炒鸡蛋放3大块半个手掌那么大的姜,酸菜炖排骨、踏板鱼里也要硬塞进冻豆腐。


你以为是不是她父母忘了她不爱吃的食物,但并不是,当她闻着姜味想吐的时候,爸爸脱口而出:这毛病还没改呢?


尊重孩子喜好是什么很丢人的事吗?非要把养孩子变成驯服,孩子都这么大了还是不肯正视她的意愿。


有些家长更奇葩,甚至逼着孩子吃自己养的宠物。


之前就有个热搜,爸爸把儿子当宠物养的两只大闸蟹煮熟了,还端给两个儿子让他们吃。



小男孩看到后崩溃大哭,爸爸全程怼着他的脸拍视频,取乐般地问他:“大闸蟹什么味道?”



孩子哭得满脸鼻涕泡,一边吃着蟹肉一边流泪:“香的味道。”


配上搞笑的背景音乐,打上“萌娃”的视频标签,仍无法脱离这是个中式恐怖故事的本质。


这种服从性测试,本质上就是上位者对下位者的霸凌


打着“不能挑食”的名义,实际上是为了满足他们自己的控制欲。


而这种控制欲,根源就来自于父母的全能自恋”:


如果孩子没有满足自己的期待,他们就会觉得自己的全能自恋受挫,所以一定要逼着孩子服从自己。



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就在《深度关系》一书中分享了一个来访者的故事。


有孩子不喜欢吃韭菜,跟妈妈说过很多次了,但妈妈却依旧继续用韭菜做饭。


有一天,孩子实在受不了了,大喊:“我说了很多次,我不吃韭菜!”


当时那位妈妈的反应是,震惊地反问孩子:“你不是一直喜欢吃韭菜吗?”


然后这位妈妈问完,第二天照常用韭菜做饭,对孩子的哭诉就如同没听过一般。


这就是很多东亚家庭都存在的听话哲学”,其实就是父母全能自恋的一种表达方式:


我是你的父母,你必须听我的,不然就会受惩罚。


所以说做父母是门槛最低的获得权力的方式。


为了保持这种居高临下的权力感,父母就会忽略掉孩子的诉求,日复一日,孩子的自我便被渐渐扼杀。


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很多孩子在对父母心灰意冷后,成年了选择远离逼迫自己的高压环境。



有网友就分享过自己邻居的事,她女儿不爱吃土豆,她就直接给她做了一个月的土豆,除了土豆啥都没有。


直到她女儿给她下跪了,说,妈妈我再也不挑食了。这件事就成了邻居的谈资,眉飞色舞地讲给很多人听。


后来,她女儿考上了外地的大学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过。


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说得好:家长经常想象出一个孩子,拿这个想象的孩子去要求一个真实的孩子。


如果真实的孩子不像他幻想的那样,他就会折腾自己的孩子。


对孩子小时候处处苛刻,长大了又抱怨孩子不回家,跟自己不亲。会不会太贪心了?



事实上,孩子不爱吃某样东西,有时候真的不是挑食,也不是所谓的非要挑战父母权威。


就像知乎上有个热度居高不下的问题:“如何看待父母让你吃极为讨厌的东西的行为?”


点赞最高的回答,从医学层面分析了原因:挑食是有生理学基础的。



比如缺锌的孩子就容易不爱吃茄子,感觉茄子有一股糟糕的铁锈味;


有乳糖不耐受的孩子不喜欢喝牛奶,对醛类物质敏感的人就不爱吃香菜......


所以啊,做家长的,可以了解清楚,孩子具体讨厌食材的哪一部分?原因是什么?


如果改变了料理方式,孩子依旧不喜欢那样食材,那也可以通过换成别的食材来补充相同的营养物质。


还是那个道理,为什么大人都不挑食?因为大人买菜都会买自己喜欢吃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亦勿施于人。”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不是自己的附属品,尊重他们的喜好和意见。


而不是将自己的意愿一股脑地强加在他们身上,不服从就打骂。


希望能给更多的家长,学会给孩子“授权”:


“允许你离开我的身边,脱离我的掌控;


允许你变得和我不一样,甚至超越我;


允许你奔向广阔的世界,成为你自己。


共勉。

-广告分割线-


娱乐至死的年代,我们需要储备尽可能多的思维模型,来指导自己做出正确的决策。


通知:椰子全网热卖的课程《普通人逆袭必备30个认知模型》升级成视频版本啦!



新版本解决了之前粉丝反馈的“看不到文稿、字幕”的问题,而且每个画面都是椰子精心制作、剪辑的,与内容息息相关,更有助于理解,方便大家做笔记、复习。


巴菲特的合伙人查理·芒格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如果掌握100个思维模型,就可以比别人更聪明。


椰子从底层逻辑、个人成长、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决策学6个维度,从上千个认知模型中,筛选出对我具有颠覆性影响的30个认知模型,希望分享给你们。


每节课都用简洁易懂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案例,系统性地给你梳理各学科必备的一些概念,让你学会用跨学科的方式去思考、去实践。


普通人适用的实用逆袭法则

30个横跨各个学科的认知模型

6大板块,30节课,可反复学习

每天花上10分钟的时间

早鸟限时优惠价只需169元,之后涨回199元


长按识别二维码 学习视频课程


当然,也可以购买音频版本

限时优惠价99元,适合在通勤路上、做家务的时候、或者健身运动时,

戴上耳机用碎片时间听一节课,每天花10分钟左右学习一个思维模型


长按识别二维码 学习音频课程


小椰子

微信 | 微博 | B站:小椰子专栏

商务合作请加微信:liqyqifang


作者简介:你好呀,我是用独特视角解读社会事件的小椰子,个人成长领域作家,b站知名up主,全网粉丝量破200万,陪你每天一起认知升级。公众号:小椰子专栏(ID:xiaoyezizhuanlan),欢迎关注。


置顶星标“小椰子专栏”,后台回复“写作赚钱”,获取1份《小椰子独家写作》思维导图。


加微信:xiaoxiaoyezi1222,围观椰子的朋友圈。椰子经常会发一些自己的生活感悟、日常照片,欢迎来找我玩呀。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小椰子,加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关于课程的详细信息

十二星座小王子
时尚风 最in时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