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岁岁年年和和美美,家家户户团团圆圆!

百科   2025-01-28 05:01   河北  

请点击👇关注星标★


作者 / 儒风

来源:儒风大家(rufengdajia)


除夕,就是每年的最后一个晚上,“夕”是晚上的意思,“除”是去除的意思,除夕就是旧岁到此夕而除,明日另换新岁的意思。
除夕是一个辞旧迎新的节日,过了这个晚上就是新年了。
除夕夜和清明、中元、重阳并称祭祖大节,是华人最重要节日之一。
这一天,家家户户打扫、祭祖、贴春联、守岁,以此来迎接新的一年,新的开始。

01

鞭炮春联·驱除不祥迎福纳吉
王安石曾写: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鞭炮齐鸣,换上春联,这样才算是过年。没了这两样,年味就少了一大半。
传说爆竹是为了驱赶“年兽”所做,古时,年兽每年年底都要来捣乱,后来人们把竹子扔进火里,噼噼啪啪的声音吓走了年兽,所以燃放爆竹成了每年的保留节目。
爆竹是为了避邪,春联也有辟邪的含义,但更多是为了迎新。
贴春联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人们那时候用桃木板子写上祝福语挂在门上。
传说桃木是仙木,有辟邪的功能,到了宋明时期,才变成了现在红纸春联。
红红的春联,喜庆的祝福语,家家户户贴在门上墙上,以此来迎福纳吉。
余亚飞《迎新岁》称:“喜气临门红色妍,家家户户贴春联;旧年辞别迎新岁,时序车轮总向前。”
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把红色的春联贴到门上墙上,既可以增加节日气氛,也表达辟邪除灾、迎福纳吉的美好愿望。

02

饺子·万家灯火庆团圆
除夕,北方人都要吃饺子。
饺子皮是月牙状象征着阴,饺子馅圆滚滚的象征着阳,饺子的十二道褶象征着一年十二月。而除夕就是一年之中,新旧变更,阴阳交替的日子,意喻一家人辞旧迎新,和睦美满。
饺子外形酷似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
这一天,远方的游子都要归家,和家人团聚,一起吃顿团圆饭,一起贴春联,一起陪伴着父母看看电视,聊聊家常。
大家一起吃苹果,意喻“平平安安”;一起吃柿饼,意喻“事事如意”,吃年糕,意喻“一年更比一年高”;吃桔子,意喻“吉祥如意”。一起吃鱼,意喻“年年有余”。
过年归乡是我们最重要的仪式,在大都市漂泊的年轻人,这一天回到乡土,在祭祀先人的仪式中,重新明白何为血脉相连。
辛苦打拼,不就是为了家人过得更快乐吗?如果平时因为太忙而忽略了家人,岂非舍本逐末。

03

守岁·岁月留不住,毕竟东流去
除夕最重要的习俗是守岁。
古人说“大年三十熬一宿”,在除夕夜一般是不睡觉的,一家人等待着旧年的逝去,守望着新年的到来。
在这个时间节点上,看着日暮西沉,再看着它从东方升起,小孩看到的是新春和欣喜,大人看到的却是必然的流逝。
除夕是个热闹的节日,也是个孤独的节日。我们一起打扫、装饰、祭祀、吃饺子,这是除夕的热闹。但是守岁,一定要自己去守,这是一个人的孤独。
所谓守岁,就是我们眼看着一年时光投入无尽的大泽之中,再不复起,又眼见新的一年随着旭日东升而开始。
这就是流逝。我们总不能让它在自己身上白白流逝。
不妨独自安静一会,想想这一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重要的事情,岁月在自己身上刻下了怎样的痕迹,自己又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人是历史的产物,是时间的累积。
 
守岁,就是在一年的节点上,回望一年,沉淀一年,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迎接新的一年。

文化现象与思考
关注后即可获得精美好书。探究文化现象,思索文化内涵。尽在文化现象与思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