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夫子庙儒学中轴线,探寻孔子和八位弟子的故事

旅行   2024-12-07 11:31   江苏  


穿梭商肆繁盛的街巷

漫步人文荟萃的建筑

南京夫子庙深厚文脉的风貌中

沿着这条儒学中轴线

中国古代文教的枢纽正递进展开


从天下文枢中心广场回首

走过棂星门,进入大成门

踏上通往大成殿祭祀孔子的甬道

甬道两侧有八尊孔子弟子的石像

历经春半踏青时

芳草碧连天的夏日

秋叶金黄飘散,冬雪落满肩头

岁岁年年,祝福着来来往往的游人

守望着在此敬香明志的每一个心愿

孔子门生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史记》


甬道两旁石像是“孔门十二哲”中八位

他们分别是是:

冉耕、仲由、闵损、端木赐

冉雍、冉求、宰予、言偃

他们为儒家思想传播作出了很大贡献

配享孔庙待遇

石像仿真人制作,高1.8米,惟妙惟肖


冉耕

以德惠民,以仁施政

冉耕,字伯牛,以德行见称。

曾随孔子周游列国,广施教化,为人所敬。鲁定公十年,孔子由中都宰晋为鲁司空,冉耕继孔子任中都宰,政绩显著,深得民心。所治之地,“路无拾遗,器不雕伪。”

仲由

真诚勇武,忠心直谏

仲由,字子路,又字季路,以政事见称。子路为人勇武,信守承诺,忠于职守,性格爽直。

孔子称赞说:“子路好勇,闻过则喜。”,敢于对孔子提出批评。子路自师从孔子后还成了孔子忠心耿耿的贴身侍卫,由于子路勇力过人,因之无人敢欺慢孔子。

闵损

孝悌忠信,克己慎独

闵损,字子骞,以德行见称。闵损守身自爱,“不仕大夫,不贪污君之禄”。闵损少年时“芦衣顺母”的事迹被载入了后世的《二十四孝图》。

闵损孝行超群,在孔子门生中,问孝和孝行突出的大有人在,但赢得孔子称赞的,却只有闵损一人,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

端木赐

儒商始祖,通达重义

端木赐,字子贡,以言语见称。他善于经商之道,曾经经商于曹、鲁两国之间,富致千金,为孔子弟子中的首富,儒商的始祖。

相传,孔子病危时,未赶回。子贡觉得对不起老师,别人守墓三年离去,子贡夫妇在墓旁再守三年,共守六年。

冉雍

德才兼备,仁而不佞

冉雍,字仲弓,以德行见称。与冉耕、冉求兄弟三人皆在孔门十哲之列,世称“一门三贤”。冉雍曾做过季桓子私邑的长官,他为政“居敬行简”,主张“以德化民”。

孔子对其有“雍也可使南面”之誉,孔子临终时在弟子们面前夸奖他说:“贤哉雍也,过人远也。”及孔子卒,恐失圣道之传,他与闵损诸贤,共著《论语》120篇。

冉求

多才多艺,求新求知

冉求,字子有,也称冉有,以政事见称。六岁开始追随孔子,多才多艺,尤擅长理财,曾担任季氏宰臣。

公元前487年率军队抵抗入侵齐军,身先士卒取得胜利,迎回了在外流亡14年的孔子。冉求帮助季氏进行田赋改革,聚敛财富,受到孔子的严厉批评“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宰予

能言善思,个性鲜明

宰予,字子我,也称宰我,以言语见称。他能言善辩,被孔子许为其“言语”科的高才生,排名在子贡前面。曾从孔子周游列国,游历期间常受孔子派遣,使于齐国、楚国。

宰予是孔门弟了中唯一一个敢正面对孔子学说提出异议的人。宰予昼寝,被孔子形容为“朽木”和“粪土之墙”。孔子认为宰予言行不一,说自己“以言取人,失之宰予”。

言偃

谦逊勤学,明慧善识

言偃,字子游,又称叔氏,以文学见称。孔门72贤弟子中唯一南方弟子,擅文学,在卫国拜孔子为师。

在孔子晚年,曾任鲁国武城宰,阐扬孔子学说,用礼乐教育士民,境内到处有弦歌之声,为孔子所称赞。孔子曾云:"吾门有偃,吾道其南。"故言偃被誉为“南方夫子”。后人配祀孔庙,称“十哲人第九人”


孔子以“有教无类”的态度创私人讲学之风

广泛接收学生,一生传道授业

八位弟子石像侧立甬道两旁

呈现孔子门下名徒相立的情形

增添走进文庙的庄肃仪式感

且神态各异,饶有趣味

快快走进南京夫子庙

在温柔的秋光里

穿越千年的笑脸平视相见



照片:南京夫子庙旅游商务管理有限公司、sid

仅限单次使用版权请勿二次引用\欢迎全文转发



供稿:办公室

初审:敬淇

复审:左婧

终审:吴双

南京夫子庙 文庙
夫子庙大成殿及周边旅游、美食、活动等一应俱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