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江西,诗意浸染
山水人文交相辉映
尽显“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韵
自然与非遗皆为珍宝
待人采撷
近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央视综合频道(CCTV-1)
融媒体节目《非遗好物》江西篇火热开播
节目以“轻漫游+实景访谈”形式
借“好物推荐官”视角深入赣地
实地探寻非遗好物
展现江西非遗瑰宝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
莲花打锡
国家级非遗
莲花打锡工艺
用一锤一錾
敲打出金属的华丽乐章
锡,在匠人手中经历熔锡、出料
画墨、开剪、归圆、焊缝、锉刮
抛光等十余道工序
逐渐蜕变成一件件精美器具
从古朴的酒壶到雅致的茶具
锡制品闪耀着温润的光泽
不仅具有实用价值
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葵花灯柱。图源:莲花县文化馆
每一道錾痕都是匠人
对传统工艺的坚守
每一个焊点
都是匠心与温度的凝聚
见证着莲花打锡技艺
代代相传的不朽传奇
图源:萍乡日报
婺源三雕
国家级非遗
在婺源
凡有古村落、古建筑的地方
就有美不胜收的“三雕”
婺源三雕包含木雕、石雕、砖雕
木雕装饰着民居的门窗、梁枋
花鸟鱼虫、人物故事跃然其上
刀法细腻,线条流畅
仿佛赋予了木头鲜活的生命
石雕多见于牌坊、廊柱
坚硬的石头在匠人手中
化为灵动的瑞兽、雅致的花卉
历经风雨仍坚守着岁月的记忆
砖雕则让徽派建筑的墙面有了灵魂
古朴的图案、规整的布局
彰显着先辈们的精湛技艺
与高雅的审美情趣
婺源绿茶制作技艺
国家级非遗
婺源绿茶简称婺绿
为汉族传统名茶之一
其产地在上饶婺源
这里“绿丛遍山野,户户有香茶”
在唐代即是重要产茶地
图源:杨继红
《宋史·食货》将婺源茶
列为全国六种绝品名茶之一
明清时期其被朝廷列为贡品
清乾隆时婺源茶为
中国重要外贸产品之一
婺源绿茶制作技艺主要包括
采摘、摊青、杀青等多道工序
其工艺要求十分严格
婺源绿茶紧细圆直
香气馥郁、滋味醇厚
“叶绿、汤清、香浓、味醇”
是婺源绿茶的主要优点
其主要品种有仙枝、丫玉
茗眉、毛尖、云翠等
瑞昌竹编
国家级非遗
瑞昌竹编的发展历史
最早可追溯至商周时期
瑞昌盛产山竹
丰富的竹资源给了瑞昌竹编艺人
无限的制作空间
自隋唐建县以来
先民居住日益集中
竹编技艺也代代相传
臻至成熟
瑞昌竹编生产一般有三个过程:
选料、劈篾、编织
选料反映出艺人的经验
劈篾反映出艺人的功夫
编织反映出艺人的技巧
瑞昌的竹编工艺
经过艺人们的传承和发展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其竹编制品享誉海内外
发展至今,已有近百个品种
其中以斗笠、丝箩、米筛名气最大被誉
为“瑞昌篾器三宝”
宁红茶制作技艺
国家级非遗
宁红茶
产于九江市修水县
修水古称分宁、义宁、宁州
故所产红茶称为宁红
又因制作工艺属中国特有的工夫红茶
又称宁红工夫
是我国最早的工夫红茶之一
宁红茶起源于乾隆年间
名扬于道光初年
鼎盛于光绪年间
有“茶盖中华,价甲天下”
和“宁红不到庄,茶叶不开箱”
的美誉
宁红茶外形条索紧结圆直
锋苗挺拔,略显红筋
色泽乌润略红,滋味醇厚
湖口草龙
国家级非遗
湖口草龙,俗名谷龙
始于隋唐,盛于明清
草龙编扎主要以稻草为原料
辅之竹木做支架
制作时用草约8万根
整体呈现出一派庄重威严
古朴典雅的神韵
因长江中下游一带盛产水稻
故湖口草龙流行于
长江中下游和鄱阳湖畔
人们为祈求风调雨顺和五谷丰登
逢重大节庆,庙会祭祀
都要编扎草龙,游舞祈祷
舞龙过程更显妙趣横生,热闹非凡
金童玉女举龙灯引路
一套杂技动作惊险而又活泼
舞龙男女服饰整齐鲜艳
一场舞龙下来
不亚于一场精彩绝伦的民间舞蹈
鲤鱼灯舞
国家级非遗
鲤鱼灯舞起源于古老而美丽的
“龙女化鲤”补神话故事
体现了人鱼和谐共存的美好意愿
它以一只鳌鱼为头,青虾为尾
九条鲤鱼居中
鱼虾亲密团结,衔尾而进
以求到达象征幸福美好境地的龙门
吉安城南市民广场的鲤鱼灯雕塑
舞者手提鲤鱼灯
模仿鲤鱼的游动、嬉戏
跳跃等姿态
动作轻盈流畅,队形变化多端
灯光映照下
鲤鱼仿佛畅游在灯海之中
熠熠生辉
鲤鱼灯舞承载着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每逢喜庆日子
欢快的舞步、灵动的鲤鱼
就出现在大街小巷
让这古老的民俗
在岁月中熠熠生辉
江西的非遗
是历史的馈赠,是文化的瑰宝
它们穿越时空
在现代社会中依然散发着耀眼光芒
让我们共同守护这些珍贵的遗产
让江西非遗在新时代
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续写传奇篇章
编审:段黎亮 邬思 胡江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