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再发招聘调查:学术界和工业界大不同,帮你避坑从简历到面试的N个细节

科技   2024-12-16 17:11   北京  



  新智元报道  

编辑:乔杨
【新智元导读】这里是一份Nature进行广泛调查后给出的科学界求职路线图,从雇主的角度出发,为申请到录用的每个阶段提出基于数据的建议。


从今年6月开始,Nature与伦敦研究咨询公司Thinks Insights & Strategy合作推出了一系列文章,讲述今年对全球科学领域招聘经理开展调查后得出的结果。

通过各种途径的宣传,这项调查共找到了来自77个国家的学术界、工业界和其他部门的1134名自荐受访者,包括实验室的PI、招聘负责人和资深成员。

完整的调查数据集:https://figshare.com/s/7aea1f12aaca90a1030d

想象一下这个场景,周五下午,你的LinkedIn或邮箱中发来一份工作推荐,一切条件似乎都完美匹配:研究重点恰好是自己的专业领域,工作城市对你和家人都很适合,实验室组有资金。

但欣喜之余还有焦虑——之前投出的申请都是石沉大海,要做些什么,才能让自己不错过这个「完美职位」?

这一系列调查文章的第四弹,就是给出一份在科学界找工作的「分步指南」,让申请者明白招聘过程中「令人惊讶的模式」,究竟什么因素让你脱颖而出,又是什么让你止步不前。

职位描述要细读

首先,查看招聘职位的基本职责。调查中的雇主表示,他们会在申请中寻找证据,表明候选人已阅读职位描述并据此定制申请。

这个建议似乎老生常谈,几乎可以说是雇主或HR能给出的最常见的建议,但真正做到其实并不容易。

申请者应该考虑该项目的方向是否符合自己的专长和职业抱负,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而且需要注意职位描述中使用的语言。

申请之前先了解实验室或公司的研究轨迹,或者联系一下招聘团队也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因为有时招聘广告是由HR而非主观科学家自己撰写的,直接与入职后的mentor或leader交谈可以更好了解真实的职位要求。

在申请中重复关键字、与职位描述形成映照,这是表明自己已经了解职位要求的有效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工作申请流程往往有所不同。例如,与行业中的雇主相比,学术界更可能检查推荐信,或者要求提供先前研究/出版物的凭证。

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工作申请往往有不同的提交材料和流程

每个职位都需要「定制简历」

根据Nature的调查结果,约有73%的雇主要求申请人提供简历。在学术界,这一比例上升至86%。

虽然几乎所有职位都要求简历,但不要「一刀切」地发送同样的简历,相反,应根据工作进行调整,强调与职位相关的技能和经验。

例如,如果某个职位需要项目管理或领导技能,就需要在简历上清楚地说明自己具备这些能力。

招聘调查还发现了学术界和工业界招聘优先级之间的差异。在学术界,论文发表记录和技术专长更重要;但业界更看重领导经验。

例如,54%的学术界招聘者认为申请人的发表记录是最高优先级,而在工业界,这一比例仅为25%;相比之下,31%的行业招聘者最看重候选人在工作或个人生活中的领导经验,学术界这一比例仅为19%。

此外,有些讽刺的是,教学经验在工业界比在学术界更重要。

可以说,学术职位寻求的是专业技能较为「窄而深」的候选人,而工业界招聘更喜欢具备多种技能的全面人才,因为对于行业来说,领导技能很重要。

在工业界,你通常需要承担或运行一个自己不擅长的项目,因此领导力等软技能可能会更受追捧。从这个角度来看,教学的经验或能力是另一种软技能,可以充分展现沟通技巧,这在工业界比在学术界更受重视。

申请材料中重要的不只有简历,还有用于展示的ppt。拼写和语法是否正确、布局是否清晰精美,都体现了申请者对细节的关注和专业精神。

在Nature的调查中,有23%的招聘者认为拼写和语法是常见错误,而且有31%的人会因为ppt的格式而恼火。

因此,有一个行之有效的小建议:请朋友或同事阅读你的简历初稿并提供反馈;在其中加入一些图案也能让人印象深刻,即使是一些简单的东西,比如用画一个小电话放在联系方式旁边。

求职信慎用AI

Nature调查的雇主中只有一半表示要求候选人写求职信(cover letter)。不过,无论是否有要求,写一份都可能会更好,即使只是将求职信粘贴到申请电邮中。

与简历一样,根据职位定制求职信也至关重要。根据调查,1)对招聘团队缺乏了解和2)通用而泛泛的申请是求职者最常犯的两个错误,没有经过定制化的申请很可能很快被扔进垃圾桶。

求职信中应该对自己的申请动机和个人资质提供相关证据,而不是包含诸如「我对这个职位感兴趣」之类的通用短语。更有效的方法是解释自己为什么感兴趣,以及自己的背景如何适配这个职位。

此外,雇主会更欣赏简短的求职信,建议求职信仅包含几个段落,当然不要超过一页。求职信的简洁可以向招聘人员表明,你尊重他们的时间,也能展示自己清晰有效的写作能力。

那么,要不要用ChatGPT之类的AI工具帮助自己撰写这些材料呢?

Nature调查中的雇主表示,他们不喜欢看到有人在申请时使用AI,而且人工智能编写的内容似乎平淡无奇甚至缺乏真实性。一些人甚至表示,相比明显由AI撰写的材料,他们可能更喜欢一封有拼写错误的求职信。

尽管ChatGPT等AI工具可以大大提升申请效率,但需要注意自己的使用方式。请记住,AI通常不会了解你的个人申请动机,因此只能给出笼统的陈述,很难体现个人特点。

重要提示: 避免使用诸如「我擅长团队合作」或「我是一名优秀的研究员」之类的宽泛陈述。你给人留下的印象应该是想要*这份*工作,而不是任何工作都可以。

面试前充分准备的重要性

申请材料通过初筛后,下一步就是参加面试。

如下图所示,根据Nature的调查结果,面试缓解被认为是招聘决策中最有影响力的因素,特别是在学术界。工业界的招聘者不太重视正式面试,但仍然认为至关重要。

另一方面,根据调查结果,面试问题准备不足又是求职者在申请时最常犯的错误之一。

除了面试,申请过程中分配的任何任务也应当出色完成,例如presentation。根据调查,和面试一样,分配任务的完成情况也是影响招聘决策的前五个因素之一。

如何利用讲故事的技巧让自己的presentation变得引人入胜?请参阅下面这篇Nature发布的指南。

原文地址: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1-03603-2

应当如何准备面试呢?

首先,申请者要解释为什么自己适合这个职位。学术界的雇主认为,这通常包括展示自己研究兴趣和成就,并解释这些如何与雇主的目标达成一致;行业雇主认为诚实、透明和真诚很重要,因此要开诚布公地讲述自己的经历和动机。

调查中,所有类型的雇主都喜欢抛出一些问题来考察申请者的多个方面,包括技术知识、对研究团队和领域的兴趣、职业抱负和目标,以及如何应对挑战和冲突。

面试前可以准备好具体的故事或例子,并练习如何讲述。确保自己在面试中表现自然且自信的绝佳方式,就是与朋友或同事进行排练或模拟面试。

除了以上这些准备,还要考虑一下你自己想了解到哪些关于职位的信息,比如有关薪资、福利和工作文化。面试中,雇主通常会想知道你的薪资期望,以保证不超出预算。

面试中的诚实与倾听

如今,大多数组织都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面试方式,在筛选过程接近尾声时,线下面对面的面试更为常见,这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我们的调查中,约25%的工业界招聘人员表示,他们发现自己很难通过线上面试来评估候选人,这一比例在学术界更高(36%)。

这项调查并没有探究线上面试很棘手的原因,但总部位于纽约的一家NPO「国际艾滋病疫苗倡议组织」的人才招聘经理Jim Harrington表示,他们面临的一个常见问题是难以与申请者在个人层面上建立联系。

他曾面试过数百名科学工作的候选人,并发现了一个现象——「人们喜欢雇用自己喜欢并感觉有联系的人」。因此,可以与朋友或同事在线上联系如何将自己「推销」给这份工作,以形成合适的沟通方式和风格。

如果进行线上面试,请尝试找到一个安静的场所并保证稳定的网络连接。如果出现技术问题,大多数面试官都会理解,特别是在网络基础设施不可靠的地方。不过,还是要尽量事先测试设备并创造一个平静、专注的环境。

在任何面试中,都要注意倾听问题并诚实、简洁地回答。几位招聘者告诉Nature,他们更希望候选人做自己,并能够承认自己不知道问题的答案,而不是不诚实或给出糟糕的回答。

Harrington表示,通常候选人在面试中会过多讨论实际的工作职责,但面试官真正想看到的是你的批判性思维、学习能力、敏捷性和解决问题能力。,此外,记得要提问。「如果候选人没有提出任何问题,那就是一个危险信号。」

还有一个常见的问题可能会被问到——为什么离开以前的工作。尽管如上所述「诚为上策」,但最好避免谈论之前工作中的挫折或负面经历。尽管只有16%的雇主认为这可能构成主要问题,但尽量保持积极和建设性的语气,即使正在描述之前遇到的冲突或挑战。

重要提示:

- 不要羞于提问,这能展示你的参与度和兴趣。

- 做一个好的倾听者,不要提供过于冗长的答案。

谈判和接offer

如果按照前面的步骤操作,那么到了这一步,你应该对即将到来的offer有了很好的了解。但要注意的是,不要等到对方给出offer时才开始谈判。相反,在整个招聘过程中都要明确自己在薪资和福利方面的需求,例如灵活的工作时间或培训机会。

根据Nature的调查,与学术界相比,申请行业中工作的人与甲方协商薪酬方案和合同期限的可能性高出2倍以上,讨论福利的可能性高出近3倍。

学者们常常很难弄清自己工作技能的价值,尤其是在进入工业界的时候,但即使对于学术工作,谈判协商依然是可能的,特别是在非金钱福利方面,例如参加会议或额外的研究资源。

招聘者们表示,缺乏有竞争力的薪资是他们没能找到心仪申请者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在学术界。在申请时,可以调查一下所在领域中类似职位的标准工资和福利,并了解这些数据与目前职位的可比性。

调查中也有受访者表示,可以从「互惠互利」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要求。比如,如果就「参加学术会议」的福利进行谈判,可以解释一下这种机会能帮助自己发展专业技能和关系网络,因此从长远来看有利于组织。准备充分并能够展示自己价值的候选人将在谈判中处于更有利的地位。

Harrington也为求职过程的最后步骤提供了一些重要提示。如果雇主无法满足你的所有要求,那就要分出轻重缓急优先考虑最重要的事情。

根据Harrington的说法,收到录用offer后,你还是可以再就薪资进行谈判,提出更高的数字,但更多次要求不太会改变结果,而且可能会给招聘团队留下你很难共事的印象。

最后,如果工作机会实在无法满足你的需求,你可以选择离开,但注意在整个过程中保持专业和礼貌,以维持积极的关系——你永远不知道未来会有什么机会让你们再次相遇。

参考资料: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4-03926-w



新智元
智能+中国主平台,致力于推动中国从互联网+迈向智能+新纪元。重点关注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前沿领域发展,关注人机融合、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革命对人类社会与文明进化的影响,领航中国新智能时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