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八年坚守故乡情!记鲁甸县江底社区驻村第一书记王忠林

政务   2024-09-19 00:01   云南  


  今年7月,市委授予鲁甸县江底镇党委副书记、江底社区驻村第一书记王忠林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中国工艺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安全生产副矿长王忠林任鲁甸县江底镇党委副书记(挂职)、江底社区驻村第一书记。2017年8月,王忠林主动请缨到江底社区驻村,8年多来,他用脚步丈量江底社区的每一寸土地,用心用情为社区发展倾注心血,实现对口帮扶工作新突破,他先后被表彰为云南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昭通市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先进个人。


走村串户 吃透村情


  “刚开始驻村的时候,对村情民情不熟、底数不清,对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理解不透、把握不准……要补好这个短板,调查研究至关重要。”驻村之初,王忠林将走村入户调研作为首要工作,用了两个多月时间进行遍访,认门认户认人,问需问难问急,情况一户户熟悉,问题一项项梳理,深入分析每一户的致贫原因,精准施策每一户的帮扶措施。农村生活艰苦,工作条件也很简陋,王忠林徒步入户遍访,最远的居民小组距社区有5公里的盘山路,步行2个多小时才能到达,遇上雨季更是一身泥泞,早出晚归、爬坡上坎是常态,有时为了统计数据,他常常工作到凌晨。



  工作中的困难都可以克服,但脱贫攻坚的进程丝毫不能耽误,有了前期调研工作,王忠林对社区情况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他渐渐勾画出江底社区一幅脱贫攻坚作战图。慢慢地,王忠林与社区群众熟络起来了,交谈的话题多了,心也更近了,王忠林渐渐由居民眼中的“外地人”变成了“村里人”“自己人”。


建好支部 夯实堡垒


  “江底社区最高海拔1823米,最低海拔1200米,自然条件恶劣、产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落后、社区集体经济收入为零,群众思想观念滞后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这是王忠林在帮扶日记中写下的一段话。通过持续走村入户,他找到了社区贫困的症结和实现脱贫的关键,提出了“党建引领促脱贫,思想提升战攻坚”的思路。



  王忠林常讲:“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脱贫攻坚期间,江底社区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67户790人,大部分能人外出务工,潘寨党支部、海子党支部没有支部书记,更没有党员活动室,基层党组织力量十分薄弱,要想带领社区群众脱贫致富十分困难。面对这样的情况,他与社区“两委”商议,积极向江底镇党委政府汇报,在党员中逐一筛选,多次上门做工作,选出了带头能力强的党员任潘寨党支部书记、海子党支部书记,他还向中国工艺集团积极申请70万元援建了核桃树下党员活动室。通过5年时间的努力,王忠林针对社区组织力量薄弱的问题,选贤任能、引育用留,让更多有能力有情怀有担当的人留下来参与家乡建设。社区居民经常说,“工作队来得好,社区干部也配得强。” 2020年,江底社区中坪党支部被省委组织部命名为“规范化建设示范党支部”,2021年江底社区党总支分别被市委、鲁甸县委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发展产业 振兴乡村


  在王忠林的协调下,中国工艺集团有限公司投入专项资金帮助社区建设特色种养基地,大力发展邱北辣椒、花椒、核桃特色种植,引领群众走“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路径,盘活壮大社区集体经济,“点亮”社区群众的增收致富路,带动22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真正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居民变股东。



  在发展产业的同时,王忠林寻求多方资源支持,带领社区群众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扶贫及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如今社区旧貌换新颜,春风吹来满眼春。社区村组道路宽阔平整,12个居民小组安装了高音喇叭和照明灯,设置贫困大学生专项助学金,输送贫困家庭子女68人到“保利星火班”学习,“3+2”培训人员全部稳岗就业,实现了教育帮扶和就业扶贫有效对接。


  驻村8年多来,王忠林总说江底是他的第二故乡,他深深热爱和眷念他的故乡,为故乡发展,他付出再多也值得。王忠林驻村期间,记录了帮扶日志14本、遍访日记4本、基层党建工作笔记2本和各种会议记录4本,这些记录,既是一名央企干部在基层一线奋斗的心路历程,更是他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主战场上的责任担当。


来源|昭通新闻网(昭通市融媒体中心记者:王明贵)

编辑|任厚道

校对丨徐有定

编审|钱 旺

红色扎西
弘扬扎西精神,推动昭通跨越。昭通市党建工作信息发布平台,党员干部学习交流平台,感谢您的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