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基于自己的切身经历,从自己的认知出发,从自己对红盾、对工作、对生活、对家庭的角度谈一点思考和体会。首先,红盾的员工,不是生活在世外桃源与世隔绝的外星物种。
马克思讲,“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红盾的员工,也都有老婆孩子、父母亲友,员工和员工的家人也都要买菜逛街、看病上学,也都在努力追求更幸福美满的生活。
而这些东西的实现,至少在当下以及未来可预见的相当一个时期,都离不开房子。
其次,绝大多数的红盾员工注定是不能在红盾干一辈子的,或迟或早都要回到地方。
虽然红盾名义上给员工提供住房,形式上满足员工的住房需求,但保障的究竟成效如何,大家心里都门清。
不可否认,现行的保障仍旧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当你需要的时候拿不到,当你能拿到的时候已经不再需要。
而且肉眼可见在当下以及未来可预见的相当一个时期,这种趋势和倾向仍不会有根本性的转变。
我认为,房子的实质远不是外观上能摸到的那一堆钢筋混凝土的建筑,而是附着于其上一系列肉眼看不到的无形属性。房子是用来住的,但“住”的属性只是房的属性其中之一,而绝不是说房子只能是用来住的。换句话说,居住,只是海面上的冰山一角,是房子众多属性中一个最直观、最能够清楚明白显现的属性而已。其它附着在房子上的户籍管理、优质学区、上班通勤、交通出行、逛街遛弯、柴米油盐等等,才是房子更大更多的能带来的东西,才是房子实质的属性。最后,我认为房子还有一重更重要的属性———可流通的大型金融产品。买房是一种金融投资,无论刚需还是改善,因为对大多数人来说,买房都要撬动相对于自己手中现金的巨量资金,都要拿出自己未来二三十年稳定收入的一部分来持续投入,所以绝对是一场大型投资。我个人认为,房事,要放在当下中国城市化的大趋势下来看。城市化是一个大的发展趋势,几年一个周期、几年一个轮回,除非碰上大的天灾人祸等动荡,否则这个趋势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意外,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城市化的很大一部分支撑,就来自于房地产,来自于源源不断的盖大楼、盖高楼。对普通人来说,顺应城市化这个大趋势,最直白的方法手段就是———买房。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目前的城市化率大概在66%左右(这个数据还要考虑我国特殊国情下数以亿计的流动人口,也就是这部分人口实际上是形式上的城市化),而发达国家基本上在80%以上甚至到90%。那么,预计未来20-30年,中国至少还有15%-20%甚至更高的城市化空间,同时再考虑到我国巨大的人口基数,15%-20%的人口是多年巨大的体量自然不言自明,这其中的巨大市场也不言而喻。你不买,未来二三十年你的儿子女儿也要买,未来四五十年你的孙子孙女也要买。但很多事吧,它确实就像坐公交车,早上车的和晚上车的,“座位”肯定是不一样的。结婚、生子、改善、投资,在诸多的需求中,总有一个是你考虑一套房子时放在首位的,那么在买房中就不要追求完美,而要突出满足首位需求,早下手。先上车再换座。不要站在现在,手里一无所有的时候去空想畅想未来,目标总是要一步一步实现的,所谓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先扎扎实实走出第一步再说。第二,改变第一套房一步到位、买一套房子住终生的观念。我个人认为,以后的大趋势就是“房随人走”,人在哪里、工作在哪里、发展机会在哪里,房就相应的在哪里,很少有人、很少一个家庭能一套房住一辈子。事实上,人的一生总会经历几次换房。据说也有统计数据表明,房产的一个投资周期基本在4-5年,这个周期和经济运行的小周期基本重合。第三,不要轻易相信所谓“以后年轻人不买房、主要是租房”的说法。房子及与其相关联的户籍制度是一个很大的中国特色,这一点未来相当长的时间不会改变。甚至发散一下思维,我国特色的户籍制度与中华几千年来的历史文化一脉相承,和中国人的生活属性紧密相连的,是刻在骨子里的民族文化基因。反而租房,是一个新鲜事物,在中国出现不过短短二三十年,所以它在中国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所以在买房的时候轻易不要碰公寓这类产品,不要盲目轻信什么宣传的“公寓也可以落户、可以上学”的说法。你只需要知道,在当下中国的楼市,公寓仍然是买来容易出手难。当然,若是公寓纯粹买来用于投资的除外。我认为,买房根本的原则是,永远都不要买你自己压根都不想去住的房子,谨慎考虑你自己以后不一定会想来住的房子,可以买你以后做好了准备来住或者非常想来住的房子。在这条原则下,我觉得其他很多诸如“能买大城市的不买郊县的,能买住宅不买公寓,能买核心地段的不买外围的,能买独立产权的不买混合产权的,能买有证的不买小产权的”等买房的具体法则,就都呼之欲出了。资产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在于流动性,这是区分优质资产和不良资产的重要指标之一,所以即便是刚需购房,也要尽可能兼顾房子的投资属性,也要尽量保证房子未来可能的流动和流通。谈论这么多房事的目的,我觉得最终的指向就是———通过“房”这个中枢连结点,实现职业规划与生活规划齐头并重。职业规划在红盾内部一直断断续续被拿出来“翻炒”,虽然实际上规划得一团糟,而且根本没有针对具体岗位的分类和针对具体个人的设计,但毕竟至少还有人在提。而生活规划,尤其是把买房与生活规划挂钩,似乎鲜有人提及。我个人认为,生活规划是与职业规划相平行的,房事的本质就是一种生活规划。即通过合理地规划房事,保证进可攻、可以长期在红盾奉献服役,也能退可守、随时保持离开红盾的能力和底气。红盾的员工,很多时候不能单单把自己放在内部的小圈子里来看。尤其如果你比较幸运,单位的驻地在大城市,那么买房,就代表你正式融入驻地城市生活的一个重要标志。红盾的特点决定,它本身是个比较封闭的系统,但如果你在这座“围城”里甘愿坐井观天、故步自封,那谁也救不了你。天助自助者,你不能把你自己所有落后、无知、愚昧、麻木的责任都推给红盾负责。同样是在红盾,为什么有的人能工作生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有的人可能工作“不顺”但是生活幸福美满,而有的人就只能是工作生活一手都没有抓住呢?红盾远远不是世界的最高级。红盾外面的中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十几亿人口聚力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而奋斗的伟大历史进程;红盾外面的世界,是变乱交织战火纷飞和智能化无人化人工智能飞速演进并存的秩序与规则的大重建大重组。只有认识到这样一种大背景,再来把眼光从“墙内”投向“墙外”,再来思考房事,自然就不一样了。时代的一粒尘,落在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大山。在宏大的历史下,实际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人,都应该自己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负责,都应该主动积极规划好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