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新闻网报道,2月5日,2025年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举行。发布会现场透露,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已正式成立民营经济局。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主任艾学峰表示,企业是产业发展主体,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离不开广大企业和企业家的强力支撑和砥砺奋进。下一步将积极支持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广大企业在粤发展。
这则重磅消息立刻引发了各界广泛关注。
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在广东,截至2024年底,广东省登记在册民营经济主体总量达1837.87万户,占经营主体总量的96.48%。
实际上,2023年9月,国家发改委已成立民营经济发展局,作为统筹协调民营经济政策的专门机构。而广东是第一个成立民营经济局的省份,这既是落实国家战略的具体行动,也是结合本地实际的政策创新。
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广东生产总值迈上14万亿元新台阶、连续36年居全国首位。
进出口总额突破9万亿元、增长9.8%,总量连续39年居全国首位,贡献了全国超4成的贸易增量。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约7.4万家。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万亿元,连续34年居全国首位。旅游总收入突破万亿元,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经营主体净增98万户、突破1900万户,其中企业超830万户,总量均居全国第一。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城镇新增就业超143万人、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110万人年度任务。广东经济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展现出强大韧性和蓬勃生机。
田园查阅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4年研发投入强度3.6%左右,高新技术企业约7.7万家,区域创新能力连续8年全国第一。
从政策传导和示范效应来看,其他省份跟进的可能性较高,原因包括:
1. 国家层面的政策导向:国家发改委已设立专门机构,各省可能结合本地需求,通过成立类似机构加强政策执行效率。
2.地方发展的实际需求:民营经济在多数省份占据重要地位,尤其在制造业、科技创新等领域。广东的实践若取得显著成效(如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优化企业服务),可能成为其他省份借鉴的模板。
3. 区域竞争压力:经济强省(如江苏、浙江等)可能通过类似举措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民营企业投资。
广东历来敢为天下先,改革开放前三十年,广东作为我国开放前沿,一马当先,拥抱全球化,逐步形成了外向型经济,成为“世界工厂”,尽享全球化红利。
延伸阅读 重磅信号!官微突然发声,事关民营经济!
大同古城一店铺因未按要求彻夜亮灯被撬锁开灯,官方:不合适,正处理
大S弥留时至亲在场;主治医生透露其真实死因——脓毒血症(英译汉)
汪小菲与妻子抵台发声!张兰发文!大S去世后两个孩子怎么办?律师解读
大同古城一店铺因未按要求彻夜亮灯被撬锁开灯,官方:不合适,正处理
大S弥留时至亲在场;主治医生透露其真实死因——脓毒血症(英译汉)
汪小菲与妻子抵台发声!张兰发文!大S去世后两个孩子怎么办?律师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