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日县6.8级地震|世界屋脊上的抗震救灾见证中国速度与温度

政务   2025-01-15 17:23   西藏  

在定日县长所乡嘎旦村,国家电网工作人员在挖槽预埋电线(1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丁增尼达 摄
新华社拉萨1月14日电 题:世界屋脊上的抗震救灾见证中国速度与温度
新华社记者林建杨、白少波、刘洲鹏
2分7秒,这是为西藏定日县6.8级地震受灾民众搭建一间活动板房的最短用时。板房约18平方米,可供四五个人居住,配备了折叠床、桌子、炉子,也通上了电。
相比临时安置的救灾帐篷,活动板房更坚固耐用、安全温暖。目前定日县各安置点已安装板房超千户。灾区群众生活正转向过渡期安置。
震区海拔四千多米,又值隆冬,“确保受灾群众温暖过冬”是中共中央对西藏定日抗震救灾工作的明确要求。

1月13日上午9时30分,西藏定日6.8级地震遇难同胞悼念仪式在受灾最严重的长所乡举行。新华社记者 丁增尼达 摄

13日是西藏定日6.8级地震发生的第七天。上午9时30分,西藏定日6.8级地震遇难同胞悼念仪式在受灾最严重的长所乡举行。参与救援的解放军和武警官兵、消防救援人员、公安民警、医护人员、青年志愿者及有关企业员工、干部职工、震区群众代表数百人,脱帽肃立,向遇难同胞默哀3分钟。
目前,407名群众成功获救,4.75万余名受灾群众得到妥善安置,抗震救灾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当前,西藏正全力统筹好临时安置和过渡期安置,确保受灾群众温暖过冬。
“政府很快就给我们发了各类物资,没想到能那么快搬进板房,有房子住,很踏实,也很舒适。”灾后首批入住板房的长所乡古荣村村民卓玛次仁说。
地震发生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和定日县、拉孜县派出300多名医护人员奔赴灾区,国家卫生健康委也迅速派出胸外、急诊、重症、神外、创伤等领域的专家增援。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援藏专家蒋耀文正是奔赴灾区的其中一员。地震发生时,他就在拉萨。当晚7点,他便与其他援藏医师一道,抵达定日县人民医院参与救援。“我们这支队伍,本来就一直都是在高原上拉练的。”蒋耀文说。
截至1月11日中午12时,自治区各级医疗机构已经累计收治伤员338人,经救治后出院244人。
长所乡56岁的村民扎西在地震中头部受伤,当天他就得到了治疗,这得益于各级医疗机构在各个村安置点开设的帐篷医疗点。据最新统计,西藏医疗卫生机构有1821个,医疗机构床位数2.2万张。
分析人士指出,救援行动快速有序展开,有赖于西藏基础设施的进步,也显示出西藏应急机制建设水平的明显提升——震后9小时,因地震损毁路段全部抢通,移动通信信号恢复正常;震后13小时,定日县城和7个乡镇恢复供电。
西藏是全国唯一由国家全额投资支持公路建设的省份。1953年至2023年,国家累计投资3250.96亿元用于西藏公路交通建设。目前,西藏公路里程突破12万公里,所有的县乡和建制村都通了油路或硬化路。
海内外舆论关注到,这场世界屋脊之上的抗震救灾,见证了中国“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速度与温度。
地震后仅10分钟,救援飞机便出现在天空;不到30分钟,救援搜救工作已在受灾最严重的地区全面展开;不少震区受灾群众当晚就吃上了热饭、住进了帐篷;一周时间里,帐篷医疗点、图书馆、心理辅导室陆续开设……
“非常有效的救援行动!”“没有多少国家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如此规模的后勤和组织工作”……不少海外网友在社交网站留言。

这是定日县长所乡古荣村震后废墟清理现场(1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丁增尼达 摄

目前,抗震救灾工作正处在关键阶段。定日仍余震频发,加之降雪低温,推进抢险救援、群众安置、物资运输、灾后重建等各项工作依然面临诸多困难。
更多力量正在汇集,为受灾群众送来温暖。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迅速向灾区调拨棉帐篷、棉衣被、折叠床等4.2万件中央救灾物资;相关地方商务主管部门调运电热毯、取暖炉、棉被、棉衣、毛毯等物资7.3万件;爱心企业、基金会等向灾区援助御寒保暖物资、老人儿童用品等35万件救灾物资……
“现在,村民们可以更有保障地度过这个寒冷的冬天了。”定日县古荣村党支部书记次仁平措说。地震发生后三天,这个受灾村庄的107名村民就全部从帐篷搬进了活动板房。在公安干警、森林消防、部队共同努力下,唐卡、铜器、囤粮等群众财产陆续被抢救出来。村里也实现了无线网络全覆盖,孩子们期待着看上电影。
据西藏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党委书记、副厅长郝涛介绍,在国家及社会各界支援下,受灾群众的生活得到了基本保障。未来将继续做好灾区安置工作,协调相关部门继续向灾区调运救灾物资,解决灾区急需问题,提升受灾区群众临时安置生活水平,确保受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



统编丨德吉曲珍
校对丨旦增曲珍
审核丨格桑云旦


来源:新华社


西藏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


投稿邮箱:xzmzwxxzx@sina.com

西藏民委
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普及民族法律法规,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增进“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