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吕梁日报”
深化教育改革
打造优质教育体系
□ 本报记者 刘小宇
图为吕梁上海实验小学。
在吕梁大地上,交口县正奏响一曲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激昂乐章。通过完善绿色管理评价、提升育人治校能力、拔高教研教学水平以及探索新型办学模式等多方面举措,全力撬动全县教育实现整体扩优提质,为交口优质均衡教育向纵深发展一路“加速”。
教育,始终被交口县委、县政府视作强县建设的“置顶”工程。在“三优两区”的宏大谋划布局之下,过去两年间,六大改革举措稳步落地生根。步入第三年,更是聚焦于优质教育资源的吸引与吸收,持续发力。为了给优质教育发展筑牢根基,交口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担任组长的深化教育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航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工作。依据六大改革推进的实际情况,县委、县政府精准明确绿色评价关键点、筑牢优质基础支撑点、把握高质量发展侧重点,时刻紧跟县域发展、学龄人口等变化趋势,主动担当起教育发展的重任,积极通过开展调研活动,为教育改革的每一步都找准方向。同时,为了让交口教育能够与时代同频共振、迈向更高质量,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带队踏上奔赴北京、上海以及省内等地区的“取经”之旅,汲取先进教育理念与布局举措,为全县优质教育发展夯实了深厚的经验基础,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于优质教育日益增长的期盼。
人才,是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核心力量,交口县深谙此道,全系统发力做强队伍建设。一是深化校长教师管理体制改革,不仅提升了校长的专业化水平,还让优秀校长得以流动起来,推动了学校可持续发展,充分释放出校长队伍这一优质资源的强大能量;二是加大教师补充与待遇保障力度,汇聚更多优秀教育人才,交口县通过校园招聘、“人才引进”等多元方式,拿出真金白银吸引人才。同时,严格落实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足额发放农村教师补贴,让教师人才在这片肥沃的土壤里茁壮成长,为交口教育事业不断添砖加瓦;三是落实绩效改革,激发内生动力,将奖励性绩效和增量绩效巧妙捆绑整合,从师德师风、出勤、工作量、教学研究等六个维度对全体教师进行全面考核,切实落实教师增量绩效,激发出全体职工齐心协力共促教育发展的崭新气象。
在推动教育发展上,教研教改至关重要,交口县在这一领域精耕细作,全力做实教育内涵发展。健全教师培养体系,秉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原则,扎实开展常规教师培训,年外派教师千余人次,让教师紧跟时代步伐,为教育注入活力;课题研究和试题命制成果突出,近三年78个省级课题立项、申报、结题数量及试题获奖情况在全市均居前列,吕梁上海实验小学也表现亮眼;课程教学改革卓有成效。“交口教育大讲堂”邀请众多名家讲学,拓宽师生视野;“高效课堂”赛课成常态,打造出诸多精品、示范课;“多彩学堂”开展多元课后社团活动,促进五育融合,培养全面发展学子;积极参与市级大教研,近两年承担四次义务教育大教研活动,还扎实开展“联片教研”,常态化开展62次,参与教师超1200人次。“定点教研”凸显先进育人理念和优质资源引领效应,提升教师素养,构建优秀教师培养闭环,探索小初高一体化教研,筑牢教育长远发展根基。
创新育人理念是推进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的基础。交口县秉持“紧财政”办“大教育”决心,积极争取资金、加大投入,建成实验小学、实验幼儿园和吕梁学院附中交口分校,串起优质教育全链条;吕梁上海实验小学与幼儿园自运行后,落实上海委托管理模式,通过绿色评价、教研教改等改革,“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深入人心,教师积极性高涨。该校在多项测试、评选中成绩优异,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在县域中学多样化发展上,构建一体化教育链条,分校深挖艺术优势,发挥资源效益,为培养全面且有个性的学生奠定良好基础,不断擦亮交口教育品牌。
如今,交口县正沿着深化教育领域改革的道路稳步前行,全力构建优质教育体系,向着教育强县的目标不断迈进,一幅教育繁荣发展的美好画卷正在这片土地上徐徐展开。
绘就农文旅融合的多彩画卷
□ 本报记者 刘小宇
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农文旅融合已然成为释放农村活力、推动现代农业蓬勃发展以及助力农民增收的关键路径。近年来,交口县深度挖掘自身的农业资源、文化资源以及旅游资源,精心培育出众多乡村振兴农文旅融合的创意实践“样板”,打造出一系列集生态康养、度假休闲等多元功能于一体的文旅康养基地,成功实现了“农业+”与“+文旅”的深度融合,绘就出一幅乡村繁荣发展的绚丽画卷。
图为修缮后的古建筑“麟厚堂”。
整合乡村文化资源,打造令人难以忘怀的“乡愁”文化IP,双池镇西庄村党支部在这方面堪称典范。交口始终坚守“文化+旅游”的发展理念,致力于让乡村的文化底蕴与旅游产业相互辉映。一方面,高度重视古建筑群的保护与使用,对于留存自明清时代的民居古建进行全面修缮,让这些古老的建筑成为岁月的见证者与讲述者。另一方面,西庄村党支部积极筹措资金,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与综合改造,投入340余万元打造了商业综合街巷“晋韵古道”,将特色餐饮、民俗演艺和农耕体验等丰富多样的元素巧妙地串联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充满地方特色与文化魅力的有机整体。不仅为游客提供了沉浸式体验当地文化的绝佳场所,更带动了全镇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相关服务行业协同发展,使得这个极具地方文化特色的IP成为村民心中记得住的“乡愁”。
西庄村以“党建+旅游+文保”新业态融合发展,稳步推进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建设,有力地助推了文化资源逐步向旅游经济转化,营造出文化与旅游资源共享、互为支撑、相互促进、共同提升、协同发展的良好氛围。如今,修缮后的麟厚堂、树德堂宅院焕然一新,那精美的木雕、古朴的砖石,无不散发着浓郁的晋商文化气息,吸引着游客慕名而来,感受历史与现代交织的独特韵味。
图为西庄村。
立足丰富的森林资源,西交子村党支部致力于打造深山“香格里拉”。村党支部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以及生态旅游等多个维度入手开展了一系列项目建设。他们对香菇棚进行升级改造,并发展深加工产业,让小小的香菇释放出更大的经济价值;重视野生冻绿叶的保护与利用,精心打造茶叶加工产业,让这片土地孕育出独具风味的“云梦山”牌系列冻绿叶茶;同时,依托古橡树森林公园以及当地优美的自然风光,打造民宿休闲旅游项目,为游客提供亲近自然、放松身心的理想之地。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西交子村培育了鹏雅康、恒益晟等一批有实力的农业加工企业,推出了汇宝鑫牌沙棘汁、恒益晟牌香菇面等多个农业品牌。为了拓宽销售渠道,村里还搭建了农特产品电商运营中心,并聘请专业人员为村民进行电商培训。通过线上销售平台,已经成功售出价值20余万元的产品,真正实现了将产业“前景”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增益“钱景”的目标。
如今,12000亩的古橡树森林公园、承载着红色记忆的大麦郊红军东征总指挥部旧址、绿意盎然的百亩生态茶园等景点,与温馨舒适的民宿木屋、蜿蜒曲折的石头步道、充满野趣的露营基地等旅游配套设施相得益彰,充分发挥了“党建+生态+旅游”的带动效应,让这座大山深处的“香格里拉”焕发出勃勃生机,吸引着八方来客,成为人们向往的乡村旅游胜地。
弘扬地方非遗特色,感受“农耕”文化魅力,水头镇广武庄村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二月二・龙抬头”民俗文化系列活动,作为具有浓郁农耕文化色彩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广武庄村深厚的历史记忆与文化情感。为了将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并打造广武庄村文化旅游新名片,温馨社区党委和广武庄村经济联合社党支部深度探寻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巧妙地盘活各类资源要素,采取“党建+旅游+非遗”的创新模式,精心完善并升级了集民俗休闲、农耕体验、文化展示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现代生态休闲康养体系,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活力,使农文旅成为乡亲们的新“饭碗”。
交口县通过这些各具特色的农文旅融合实践,探索出了乡村发展的新样本,让这片土地上的乡村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吕梁日报微信公众号 吕梁日报官方人民号 吕梁日报官方头条号
推荐阅读
版权归吕梁日报社所有
转载请标明来源:吕梁日报
对侵权行为我们将诉诸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