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在前面:
据说,这年头,有两件事是没有风险的:骂中国足球和骂中国电影。不信,你骂其它的试试?
当然,对于中国电影来说,被骂是好事…你看,被骂惨了,票房也就上来了。
有一种说法:中国票房不行,是因为这几年的中国电影拍得太烂…
如果,这种说法成立的话,那么去年票房最好的几部电影应该是《出走的决心》《好东西》和《破地狱》…
然而,如果大家去查一下票房数据,就会发现,这几部公认好电影取得的票房恰恰证明:观众对这些好电影并没有他们嘴上说的那么热爱,至少没有用人民币去爱。
年轻的时候,我曾经是一个广告人,接触过很多行业。
因此,我在很年轻的时候就知道,即使生产一张擦屁股纸,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但是,这个世界的荒诞之处在于,人们很容易理解生产一张擦屁股纸的复杂程度,却很难理解电影产业的复杂性。
昨天,我问了Deepseek一个问题:生活复杂,但人们为什么更愿意相信它是简单的呢?
Deepseek这样回答我:人类大脑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节能优先"的认知模式。面对随时可能出现的猛兽,原始人必须快速判断形势,这种"快速决策机制"已写入基因密码。现代生活中,当我们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时,大脑依然会本能地将同事简化为"友好/敌对",将工作简化为"成功/失败",这种非黑即白思维模式正是远古生存策略的现代延伸。
我想,我们更愿意简单的去定义“好电影/坏电影”“低俗/高雅”“爱国/卖国”“正确/错误”,或许,正是源于我们身体里远古基因的召唤吧。
国漫之光,凭一己之力,将中国动画的制作水平拉高了不止一个等级...如果,大多数中国动画能达到它哪怕70%的水准,恐怕中国动画早就崛起了,并且足以与美国和日本动画分庭抗礼自成一极...
阐教和截教剑拔弩张,神仙、人类、妖怪三界关系日渐复杂,封神大战如箭在弦上...
魔丸附体的哪吒和灵珠转世的敖丙,互换身份,几番周折,终于达成谅解,共同抵御天劫…天劫大战之后,哪吒与敖丙肉身被毁,幸好元神未灭...与此同时,东海龙王救子心切,率领百万炼狱妖兽杀来...由于封神大战近在眼前,元始天尊闭关修炼,大小事务交由十二金仙之首无量仙翁主持...各方势力之间微妙的平衡,受魔丸和灵珠影响,发生着不同寻常的异动...作为续作的《哪吒之魔童闹海》,大年初一在内地院线正式上映,豆瓣迅速开分8.5,今天早上微升至8.6分...如果不是因为有些莫名其妙的一星,估计已经9.0分了...江湖传言,这部《魔童闹海》的制作成本达到了六亿之巨,但如果你看过全片,就会发现,这六亿成本全都花在了观众看得见的地方...
恢弘的玉虚宫殿,千奇百怪的各种妖怪,让人瞠目结舌的神魔大战,其规模之大,特效之多,品质之好...
请容我不负责任的说几句大话:魔幻主题的商业动画电影之中,《魔童闹海》的制作水准已经抵达当今世界的顶点附近,它不仅是中国动画的天花板,很可能也是当今世界魔幻动画电影的天花板。主要还是饺子导演本人,他的周星驰情结,对屎尿屁的偏爱,以及对网络段子和恶趣味矢志不渝的热爱,可能会让有些人不舒服...整个故事,有点《黑神话:哪吒》的味道:用全新视角解读中国古典神话系统,融合了阴谋论,设定黑暗化,营造了大量视觉奇观...这种处理手法,与去年的现象级单机游戏《黑神话:悟空》有点异曲同工的意思...很遗憾,为了避免剧透关键情节,乌鸦不能展开分析...但我必须说,饺子导演打造的这个魔神世界,奇幻瑰丽,充满了令人叹为观止的东方想象力...
龙宫和海底炼狱的残酷,海底妖兽与龙族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妖兽被制约的复杂规则...这个架构在《封神演义》设定之上的神话世界,源于传统神话,又不拘泥于古老的传说...
原著小说中,石矶娘娘原本是通天教主的弟子,战斗力超群,若不是太乙真人用九龙神火罩将其制服,哪吒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是她的对手...然而,如果像小说那样拍,石矶娘娘也就是一个典型“女妖精”的设定,跟白骨精、蜘蛛精、玉兔精之类没什么区别...但在《哪吒之魔童闹海》中,饺子导演将石矶娘娘设计成一个石头皮肤的女妖怪,被击破化身之后,露出真身竟然有一座山那么大...
当然,这部电影的最大看点,还是精彩的动作设计,特效制作,匪夷所思的大场面战斗...在一篇专访中,饺子导演提到,他此前看到的神话战争,神仙妖魔们都在云层的一个平面上作战...而他想呈现的,是一个前所未见的,在空中的各个立体空间里的大规模战争...
我们现在电影院里看到的效果,据说,是穷尽硬件设备所能承受的极限之后的成果...也就是说,如果能搞到更好的电脑,导演可能还要再搞出几十万或者几百万神仙妖怪出来打...然而,就算当下这个效果,也足以震撼坐在影院里的你和我了...与第一部的主线简单全靠搞笑硬撑相比,第二部的故事情节,自然流畅,合情合理,逻辑上固然有一些小BUG但都瑕不掩瑜...你以为已经打完了,它再给你一轮,你已经满意了,它还能再进一步,再给你一轮震撼和惊喜...大到千万人的战争,小到一个妖怪,一颗牙齿,无一不是精心设计,巧妙布局,别具匠心...就拿章鱼将军来说,他的战斗方式,突出了他“多触手,触须柔软”的特点…又因中国东方传统绘画曲线较多,像云纹、火焰纹...因此在这些将领的服装、铠甲甚至牙齿都融入了颇多曲线设计,就连章鱼将军使的也是类似“金蛇郎君”的蛇形剑…尤其以东海龙王敖光出场最为光彩夺目,都能听到影院里“哇”声一片。银盔银甲配一头银发,仿佛从中国上古神话的传说中走来...我只能说,这个故事的内核类似于《黑神话:悟空》的温和版,虽然不可能像《黑神话:悟空》那么离经叛道,它也不可能对古典神话进行颠覆性改编,但其大胆程度,在监管严格的电影市场中,已属不易...至于网友说的,玉虚宫是“白宫”的隐喻,仙牌是对“绿卡”的嘲讽...我只能说,形容得很好,但就我的观影体验来说,确实没感觉得到...
当然,对于一部渴望成为现象级的电影来说,观众的解读,哪怕是过度解读都是极好的事情,请大家继续...当然,充溢在整部影片之中的,对威权的解构,对伪善的嘲讽,对高雅的嗤之以鼻,对满口仁义道德的无情揭露...饺子导演用将臭屁喷在他们脸上,撒尿给他们喝,在他们头上砸出几十个大包的方式,让我们普通人得到了情绪宣泄...然而,当东海龙王对哪吒说:可能是我老了,已经看不懂你们这些年轻人...要知道,在这个故事中,东海龙王已经几千岁,经历过天界战争,镇压过海底妖兽,法力无边,战力超群,什么人没见过,什么妖没杀过...
但他不忍将命运的真相告诉这两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并且他心里也存一丝期望:万一他们能行呢?
哪吒对敖丙说:我想试一试。因为我们还年轻,不知道天高地厚。哪吒的语气,有些犹豫,并没有像孩提时那么坚定的说出“我命由我不由天”...因为,此时的哪吒和敖丙,已不是孩子,而是两位少年...
少年的他们,当然不会再像孩子那么天真,那么无知,那么不知深浅...
当他们知道自己的斤两,尝过鲜血与烈火,失去过挚爱亲人,见过敌人的强大,知道命运的不可预知和难以逾越...点亮“
”,已经开始期待第三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