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的深山之中,有一段传奇被山风低语,被煤矿的尘埃记载。这不是一则寓言,而是龚清孝,一个真实存在的矿工,他与青草的独特故事。
龚清孝,生于五十年代初的重庆。那个年代,物资匮乏如同山间的薄雾,始终萦绕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龚家孩子多,粮食却总是不够。小小的龚清孝,常常随着父母穿梭在山林中,采摘野菜与野草,以填补家中的口粮空缺。
也许,正是童年的这段经历,让青草在他心中埋下了深深的情感种子。时间如煤矿里的矿车,不经意间滑向了1976年。那是一个夏日,阳光如火,烤得大地都快要干裂。龚清孝推着煤车,沿着山间小路缓缓行走。
烈日下,他感到头晕目眩,喉咙干得仿佛能冒出火来。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腰间,却发现水壶已不知去向。四周,除了煤矿就是草地,他无奈地望着那片绿油油的草地,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冲动。
他弯下腰,随手摘了一把青草,放入口中咀嚼。那清新的草汁仿佛带着山间的露水与儿时的记忆,一并涌入他的心头。从那一刻起,他对青草有了一种说不出的情愫。
渐渐地,龚清孝发现自己对肉类的欲望逐渐减弱,而对青草的渴望却与日俱增。每当饥饿或口渴难耐时,他总会寻找那些绿油油的草地,仿佛它们能为他带来无尽的慰藉。村民们开始注意到这一奇特的现象,纷纷前来围观这位吃草的奇人。
他的故事在十里八乡传为佳话,甚至有人因此成为了他的忠实追随者。在人生的舞台上,龚清孝因草而结缘了一段美好的婚姻。一位被他的故事深深打动的女子,走进了他的生活,两人共同谱写了一曲简单而幸福的乐章。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外界对龚清孝的吃草行为逐渐失去了兴趣,甚至开始投来异样的眼光。他的妻子和孩子也受到了这种压力的影响,但龚清孝却始终坚守着自己的选择。他说:“草,已经成了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就这样,龚清孝以草为食的生活持续了整整三十四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总共消耗了约四十吨的青草!即使在寒冷的冬季,他也会想方设法寻找干草或饲料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直到2010年,年过花甲的龚清孝在孩子们的劝说下,终于走进医院进行了全面的身体检查。医生们惊讶地发现,尽管他长期以草为食,但他的身体状况却出奇地好。经过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医生们认为他的吃草行为可能与他儿时的经历和心理状态有关,在医学上这被称为“异食癖”。
在医生的建议和帮助下,龚清孝开始尝试调整自己的饮食习惯。虽然他仍然会时常怀念那股清新的草香和儿时的记忆,但他已经能够逐渐控制自己对青草的依赖,并逐步恢复到正常的饮食生活中来。
如今,龚清孝的故事已经成为了当地人口中的传奇。每当提起他时,人们都会为他的坚韧和毅力而感叹不已。而龚清孝也总是微笑着回应道:“草虽好,但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他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在生活的道路上,无论遇到怎样的困境和挑战,都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和选择,勇敢地活出真实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