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报•军营观察|带兵人,请答好这3道辩证题

文摘   2024-11-01 17:20   江苏  

来源丨解放军报


“加练10分钟”改变了什么


■侯  鑫  解放军报记者  李  倩


“我已经挺优秀了,班长为啥还是针对我?”这个问题,在第71集团军某旅侦察营二级上士郑权远入伍第一年时,困扰了他许久。

提起郑权远,时任班长李庆帅至今都是“又爱又恨”。

“体能基础好、专业技能过硬,郑权远明明是个好苗子,却长了一身‘刺’。”李庆帅告诉记者,“郑权远家境优越,可谓是蜜罐里长大的孩子。这也导致他个性张扬,总爱和别人争论。”

即便当了兵,郑权远也丝毫不收敛自己的个性——

为了帮助全班稳步提升训练成绩,李庆帅要求战士们每晚加练体能,做完才能休息。

起初,郑权远还能跟着大家一起老老实实落实训练量,可随着成绩提升,他心中的抗拒情绪也愈发强烈。

他总是拖延时间,企图逃避班长的督促,或者熄灯前找借口做其他事……

郑权远的“小心思”被李庆帅悉数识破:“我会给他10分钟时间,如果他不能自觉落实训练量,我绝对会在第11分钟的时候把他叫过来。”

也就是这10分钟,让郑权远“几乎崩溃”。

“有时我在纠结,要不要自觉点,不让班长督促我;有时我心怀侥幸,希望班长忘了这10分钟……”郑权远坦言,“我觉得我就是被他针对了,不管怎么做都得不到班长的认可。”

终于,又一次被班长叫过来完成训练的郑权远没有控制住情绪,对李庆帅发泄出心中的不满。

“情绪虽然发泄了,但我更加纠结了。”郑权远告诉记者,与班长“闹翻”之前他还能若无其事地入睡,可后来心里越来越不是滋味,总觉得自己该做些什么。

原本倍感煎熬的10分钟,成了郑权远自省反思的时间:不付出努力,我还能保持现有的训练成绩吗?班长对我严格要求到底是出于关心关爱还是个人针对?

最终,郑权远决定为了自己,每天坚持落实训练量。但他的心中还是默默“记恨”着李庆帅,几乎不与他交流。

后来,郑权远的成长步入了快车道:入伍第二年他就担任副班长并创下了训练纪录;入伍第三年担任班长随后入党。

郑权远说,他心中对李庆帅的不解和“记恨”,是从自己开始带兵后慢慢化解的——

郑权远在带兵训练时,发现自己总会不自觉地沿用李庆帅的带兵方式,并且觉得“十分好用”。就这样,当初的困惑不解、排斥抗拒,逐渐转变成了理解和认同。

内心的理解带来关系上的破冰。一次,李庆帅代表营里参加上级比武考核,出发前一天晚上,郑权远给李庆帅发了条短信:所有的艰难挑战都会被坚持与坚韧所击溃,预祝你凯旋!



带兵人,请答好这3道辩证题


■周振国 杨 光 解放军报记者 李 倩 特约通讯员 薛维高


▲第71集团军某旅侦察分队组织开展抵近侦察训练。  万智奇摄


一双训练鞋引发的扪心自问——

成绩与成长孰轻孰重


第71集团军某旅侦察营二级上士傅道俊,至今记得自己军旅生涯的第一个“荣耀时刻”——2019年军体运动会上,他荣获3000米跑和5公里武装越野两个项目的第二名。

一场运动会,两次站上领奖台。对于傅道俊的表现,很多战友表示出乎意料。

为何出乎意料?因为前两年的军体运动会,他都空手而归,成绩很不理想。

只有班长刘焕民对傅道俊很有信心,他竖起大拇指:“你本来就具备这样的实力。”

那一刻,傅道俊内心五味杂陈,两年来憋着的那股“劲儿”和对班长的感激之情一同涌上心头——

第一次报名参加军体运动会,傅道俊遗憾败北。

“第一次参加,赛场经验不足罢了,我相信你有获奖的实力。”班长的安慰,让他感到温暖,也让他暗下决心:一定在来年运动会上用成绩证明自己。

接下来的一年,只要有时间,傅道俊就铆在训练场。再战军体运动会,傅道俊信心满满。出发前一晚,班长带领全班战友一起为他加油。

没想到,傅道俊再次铩羽而归。比赛结束,两手空空的傅道俊倍感自责:“自己丢人是小事,连续辜负班长和战友们的期望,真的无颜面对‘江东父老’!”

带着愧疚,傅道俊回到营区。踏进房间的那一刻,班长和战友们的脸上并没有出现他想象中的失望神情。还没等傅道俊开口,班长就指着他的鞋子说:“肯定是因为鞋子旧了‘拖后腿’,我相信你一定行。”

看到班长坚定的眼神,傅道俊愣住了,羞愧又感动的同时,他感到疑惑:“班长真的不在乎输赢吗?”

两天后,班长拿着一双新的训练鞋送到了傅道俊手中,也解开了他的疑惑:“你只管努力,成长的过程远比成绩来得重要。”

春去秋来,一年的时间匆匆而过。傅道俊第三次站到了军体运动会的赛道上。穿着班长送的训练鞋,带着班长和战友们的信任,傅道俊又一次向心中目标奔去……

傅道俊手捧奖杯,激动万分。他告诉记者,每次自己想放弃、想放松的时候,班长的眼神和这双鞋都会鞭策他、鼓励他,最终陪伴他实现了自我超越。

成绩是前进途中的标识,而成长则是贯穿一生的命题。如今的傅道俊,已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班长。在班里,他总是乐呵呵的,对新兵极为耐心,从不发脾气。问及原因,他回答道:“成长的过程远比成绩更重要。”

侦察营有个传统,他们会将所有训练课目第一名获得者的照片与成绩张贴在楼前的“侦察英雄榜”上,用以鼓励大家创破纪录。

“上榜”是上等兵赵梁龙第一天到该营时就定下的目标。没多久,营里组织体能普考,本来体能就是弱项的赵梁龙当天突然发烧。“是如实报告身体情况申请不参加考核,还是隐瞒病情拼一把?”经过短暂思考后,赵梁龙瞒着所有人参加了考试。结果不出所料,他成了全营唯一一个不及格的人。

“不及格”在侦察营是绝对“刺眼”的事儿。这样的成绩本该受到批评,但当领导得知他顶着高烧参加考核时,批评的话语没有讲出口。

该营营长在考核讲评时说道:“虽然带病参加考核的做法不值得提倡,但这种不言放弃、挑战自我的精神值得鼓励。有了这股劲,他一定会成为‘侦察英雄’!”

取得优异的成绩需要一个过程,而且在这拔节的过程中愿意容错并给予鼓励,能孕育出一名士兵优秀的品质。事实也正如营长所言。如今,赵梁龙的体能成绩已全部达到优秀,并且不断向着心中的目标进击。


一个荣誉箱蕴含的带兵哲思——

工作与情感谁先谁后


“你觉得班长和战士之间,是先有感情还是先有工作?”中士徐华君还记得,这是3年前,指导员与他闲聊时说起的话题。

“肯定是工作为先,感情是建立在工作基础上的。”徐华君脱口而出的答案并没有得到指导员的正面回答:“你刚入伍的时候表现就很突出吗?你带的兵一开始就都是标兵吗?”

指导员的话看似漫不经心,其实意有所指。

那时,徐华君刚担任班长,信心满满。他决心要把自己的班带成全营的尖子班。但是,在日常管理和训练工作中,他的管理方法却有些“简单粗暴”——他认为“我是班长你是兵,我说话你就得听”。有时候,班里的战士训练成绩不尽如人意,他就不由分说地训斥。大家表面上服从,实际上内心很难接受,班里各项建设并没有显著进步。

指导员的反问,让徐华君陷入沉思。自己刚入伍时的经历在脑海中慢慢浮现——

入伍前,他性格叛逆、争强好胜,常与人发生争执,是让父母“头疼”的孩子。入伍之初,徐华君的“个性”依然突出,不仅有时不服从管理,训练成绩也是时好时坏。

有一天,班长在训练场上批评他:“有能耐你就在比武中拿几个第一回来,耍脾气不算好汉!”

不知是自身性格使然,还是班长的激将法起了作用。自那以后,徐华君开始瞄着比他优秀的尖子们暗自努力。在各类比武竞赛中,徐华君也屡获佳绩,慢慢成了训练骨干,跟班长的关系也愈发亲密和谐。

年终总结后,他给父亲打去电话,将自己一年来的获奖情况告诉父亲。那晚,徐华君的父亲激动得久久难以入睡。

将自身经历与指导员的话放在一起,徐华君接连自问:“班长是因为关爱战友兄弟,还是为了工作成绩,去着意激发我的斗志?没有班长的激励与包容,自己能否实现自我超越?工作与感情到底是前后因果关系,还是相辅相成?”

答案,似乎呼之欲出。

思考几天之后,徐华君自费购买了一个箱子,紧接着召开了一次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主题班务会。

会上,徐华君表示以后自己会虚心接受大家的意见建议,和大家同进退、共荣辱。“这个就是咱们班的荣誉箱,暂时用来存放咱们每个人获得的每一份荣誉。”徐华君说。

军人对荣誉有着天然的崇尚。在徐华君的带领下,荣誉箱存放的证书越来越多。他还准备了一本记事册,详细记录每个人的成长点滴。每一场演习、每一次驻训、每一项重要任务结束后,全班人都会合影留念,并将照片一同存放在荣誉箱里。

韦召3000米跑第一次获得优秀,谢文桂获得了“内务标兵”……事无巨细,荣誉箱见证着全班每个人的光荣时刻与拼搏奋斗。

“现在,经常有班里退伍的老兵打电话来询问荣誉箱的情况。”一个荣誉箱把全班紧紧凝聚成了一个钢铁集体。

采访中,当记者将话题回溯到3年前指导员那个“工作与感情谁先谁后”的问题上时,徐华君脱口而出:“感情!爱兵才能带好兵,班长首先要有陪伴战士成长的耐心、相信每个战士都能成才的信心以及带领全班一起进步的决心!”

去年底,徐华君所在班各项成绩突出,被旅里嘉奖。


一次3000米跑带来的标准讨论——

好兵与“孬兵”如何定义


“在侦察营,最不缺的就是尖兵。”采访期间,记者多次在该营官兵口中听到这样的话。

事实也确实如此:侦察营的基础课目训练纪录遥遥领先;各级比武考核中,侦察营许多骨干都曾创下纪录、拿过冠军;登上全旅擂台,侦察营总能拿第一……

二级上士、班长郑权远告诉记者,他们将“竞赛比拼”的意识融入到训练生活各方面,从起床第一声哨响开始,比起床集合速度、比呼号士气、比军容姿态……

在这样的一个“出门与兄弟单位竞争,进门班与班比拼”的集体中,大家都下意识地认为:给营队增光添彩的就是好兵,让集体荣誉受损的就是“孬兵”。

战士潘振徽曾经就被大家认为是“孬兵”。“这个小伙子看起来很精神,就是跑步不行。”谈起潘振徽,班长郑权远说。

同为老乡的熊柏林与潘振徽同年入伍,两人都在侦察营。熊柏林的跑步成绩在营里总是名列前茅,但潘振徽的成绩总是靠后,直接拉低全营的训练水平。

在大多数人眼中,潘振徽无疑是个“孬兵”。

为了提高成绩,郑权远给潘振徽定下“硬杠杠”:每天加练一个3000米。作为班长的郑权远也总是陪他一起,监督他完成。

一次实兵演习后,刚走下演训场的潘振徽紧接着站了第一班夜岗。下哨后,同岗的战友早已疲惫不堪回去休息。潘振徽却做出了一件令大家惊讶的事:在没有班长的监督下,他撑着疲惫的身体到操场跑了3000米,硬是完成了当天的训练量。

第二天,这件事像一颗石头砸进了平静的湖面,在全营荡起了涟漪,“好兵还是孬兵”的讨论似乎有了新变化。“不讲条件,不折不扣完成任务,这就是好样的”“虽然他的成绩还没突破,但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虽然他的成绩还是不理想,但是你能否定这样的精神吗?你能说潘振徽不是一个好兵吗?”采访中,郑权远感慨,没有一个兵是“孬兵”,只是我们还没有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找到这个点,就找到了他们在军营里的价值坐标。

在侦察营,有一个延续多年的传统——每周评选“个人五最”。这“五最”分别是最自豪的成绩、最满意的标准、最贴心的互助、最管用的体会、最安全的行动。

该营营长告诉记者,评选“五最”的初衷也是想告诉大家——人人都可以成为连队建设的主角,人人都可以成为军营里闪亮的“星”!

在采访中,很多官兵表示,在自己的兵之初,尤其是训练成绩不够优秀的时候,“五最”评选帮助他们找到了方向感。“把小事做好,哪怕是写好一篇心得体会,都能够获得鼓励和掌声。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如今的侦察营,再没有人轻易定义好兵与“孬兵”。像潘振徽一样,只要不服输、不气馁,勇于超越自我,就是好兵!


锐视点




用心铺就官兵成长之路




■陈奋苗


带兵就是带心。只有心里时刻装着兵,自觉以心交心、以心换心,才能走进兵心、赢得兵心,催生出强大战斗力。

欲建大厦者,先厚其地基;将之求胜者,先致爱于兵。对于广大基层带兵人来说,只有对基层官兵始终保持信任与欣赏,暖心鼓励他们,真心凝聚他们,耐心引导他们,真正走进官兵内心,才能带领部队一往无前。

铺就成长之路,重在暖心鼓励。每名官兵都是一个光源,他们富有激情活力,渴望在军营成长成才。然而成长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每个人都会遭遇挫折,这就要求带兵人合理恰当地给予鼓励,激发其内在动力。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点赞的动作、一句表扬的话语,都可以将正能量传递给官兵,帮助他们超越自我,实现个人价值。

铺就成长之路,重在真心凝聚。有情则军心聚,无情则军心散。带兵人和部属朝夕相处,虽有上下级之分,但有一家人之亲。当前,年轻官兵普遍学历较高、思想活跃、观念新颖,这就要求带兵人时刻把他们放在心上,多倾听他们的心声、多掌握他们的需求、多为他们解决矛盾困难,用真情解兵难、用共情聚兵心。

铺就成长之路,重在耐心引导。基层官兵在军旅路上扬帆远行,离不开带兵人的正确领航。带兵人需要坚持用信任的眼光、欣赏的眼光、发展的眼光看待每名官兵,在了解其兴趣爱好和潜力特长的基础上,本着取长补短、固强补弱的原则,使其不断焕发练兵动力、提升打赢能力。

“得众而不得其心,则与独行者同实。”一线带兵人在带兵过程中的方式方法不尽相同,但都离不开“用心”二字。官兵的成长之路需要带兵人用心铺就,这样才能熔铸牢不可破、坚不可摧的战友深情,锻造甘苦与共、生死相依的官兵关系,进而形成无惧艰险的强大合力,激发官兵无往而不胜的不竭动力。


▲本文刊于11月1日解放军报05

往期推荐

编审 | 任伟

责编 | 周振国

编辑 宋方武李硕

值班编辑 方宇航、王雨

关注!

亮剑东南
陆军第71集团军官方发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