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的
新华社《瞭望》新闻周刊
刊发文章《“德清模式”再出发》
点赞“德清模式”
在发展中迭代,在演化中成熟
引领县域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
▲浙江欣芯微机电制造有限公司员工在生产芯片 记者 赵宁/摄
原文如下
↓↓↓
◇“‘德清模式’的本质精神是敢为人先、无中生有、实事求是的创新精神,它的底层逻辑是坚定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的发展路径。”
一个县城如何突破局限和固有框架,走出独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浙江湖州下辖的德清县,可以作为一个范本。这个地方不大、人口不多的浙北小县,却是改革大县。
40年前,莫干山脚下一次特殊“联姻”轰动全国,德清电子器材厂(前身为砖瓦厂)和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结为“科研生产联合体”,这一模式被誉为产学研“德清模式”。
40年来,“德清模式”在发展中迭代,在演化中成熟。从点上先行探索到全域创新突破,从科研生产联合体到区域创新共同体,从探索创新模式到打造创新生态,从追赶科技创新步伐到走向科技前沿领域……“德清模式”引领了县域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闯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产学研融合发展之路。
在全面深化改革和建设“创新浙江”的背景下,这些思考和讨论,正在成为“德清模式”再出发的动力,也是对县域发展可复制经验的探索。
敢为人先谋创新
德清的改革开放史上,一个从“烧砖头”到“烧晶体”的故事,一直被人津津乐道。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德清一家砖瓦厂面临倒闭,为了寻找出路,主动与科研院所专家谈合作、攀高亲。1983年,一块“科研生产联合体”的牌子,挂上了砖瓦厂的门口,砖瓦厂摇身一变成为电子器材厂。
“德清模式”的核心,在于产学研的深度融合。这一模式最初以“科研生产联合体”的形式呈现,后迅速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借助“星期天工程师”的助力,孕育出一批优秀企业。
由德清砖瓦厂脱胎而来的中电科技德清华莹电子有限公司,如今成为声表面波滤波器制造全产业链企业,多款产品进入5G通信领域。“我们公司与多家高校、院所达成合作,在科技创新上持续投入资金,突破了制约国内声学滤波器向高端发展的芯片工艺和封装技术。”该公司现任总经理李勇说。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所长苏良碧说,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与德清砖瓦厂的合作,可以说是在改革开放之初,研究所和地方企业一次“跨界的浪漫”,在主动迈出第一步后,二者便携手共进。
40年来,德清始终坚持以“企业主体、市场导向和产学研结合”为路径,推动“德清模式”创新迭代,创新氛围越来越浓。
特别是近10年间,德清落地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国家创新型县。“德清模式”已经演变为政府引导、平台支撑、各类创新资源要素汇聚的区域创新体系。
“‘德清模式’的本质精神是敢为人先、无中生有、实事求是的创新精神,它的底层逻辑是坚定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的发展路径。”德清县主要负责人说。
打开县域发展新空间
走进德清,不仅能体味清幽秀丽,更能窥见强劲的发展动能。
近年来,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莫干山地信实验室、地磁研究院等高能级载体的实体运行,推动德清“地信+”产业创新发展。德清已集聚“地信+”企业430余家,实现产值连续6年翻番,带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超30%。
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莫干山地磁大科学装置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房建成说,“德清模式”已实现从创新自救、解决企业生存问题,到培育生态、发展县域经济,再到跳出县域、融入国家战略的蝶变。
在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中,人才是基础,更是关键。跳出县域、融入国家战略发展的“德清模式”,吸引着更多优秀人才集聚德清。
“我想把全球前沿的糖尿病药物产品落地国内,实现产业化。”2024年年底,带着海外20多年工作经验归国的博士杨彬,已安心在浙工大莫干山研究院做研发,并与研究院以及院内医药企业达成合作。
除了为杨彬提供资源、场地、设备,研究院还以专利作价入股未来产业化的公司,免去第三方评估,为创业扫清障碍,引入保险机制为化解成果转化纠纷增加保障。
“原来,‘德清模式’可能更多的是靠企业走出去‘攀亲’,但现在德清已经有了自己的‘造血’平台。”浙江省政府研究室原主任沈建明说,在“德清模式”引领下,德清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飞速发展。
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造活力竞相迸发。2023年,德清创新指数居浙江省第9位、县域第3位。全社会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从2014年2.59%跃升至2024年的4.25%,三夺浙江省科技工作最高荣誉科技创新鼎,跻身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第32位。
中国科学院原副秘书长严庆说,在40年中,“德清模式”从最初的“产学研”结合,发展到如今“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的多方协同创新体系,经历自我迭代和自我创新,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新起点上再出发
当前,德清所处的时代方位、所承载的战略使命、所积蓄的内生动能,都发生了变化。新时期的“德清模式”,应着眼全球格局、站稳国家立场,成为推动创新浙江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县域示范样本。
浙江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说,德清现在正迈入创新驱动的发展阶段,应推动科创平台提质增效,以企业为主体做强新质生产力主阵地,以人才为关键推动教科人实质性贯通。
在强化“外功”方面,推动开放创新,扩大国际科技交流,融入国际国内创新网络。
科学技术部新质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邢怀滨说,发展“德清模式”应进一步提升科技开放合作的水平,以转化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开放势能为着力点,更加主动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深入践行国际科技合作倡议,持续深化政府间科技合作,拓展民间交流渠道,为共同应对全球挑战提供更多德清方案。
展望新征程,更高站位谋创新、抓创新。
德清将聚力策源再聚焦、平台组团化、开放国际化、主体多元化,加速推动创新势能转化,形成更多标志性成果,不断创造“既为一域增光、又为全局添彩”的新突破。
来 源:新华社《瞭望》2025年第4期 编 辑:虞高岚 审 核:夏建根
热点推荐
瞰德清
投稿方式 欢迎到我德清APP“哈楼”社区投稿,录用有奖励。
热点推荐
瞰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