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文化瑰宝 赋能乡村振兴——西安交大和顺籍学子寒假返乡开展牛郎织女传说调研活动

文摘   2025-02-05 21:18   山西  

寒假期间,为了让大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社会现状和家乡的发展需求,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领导能力,促进个人全面发展,就读于西安交大的7名和顺籍学子组成“华北地区五位一体返乡调研1队”(华北地区共4队),组织开展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对我县的国家级非遗项目“牛郎织女传说”进行探索、研究,弘扬和顺的“非遗文化”。
实践团队深入牛郎织女文化的发源地南天池村,沉浸式感受古老爱情传说的魅力,饱览太行风光的雄浑壮阔,探寻当地深厚的历史文化脉络。在专业解说员的带领下,率先领略了太行山断裂带的鬼斧神工,巨大的地势落差让队员们惊叹连连,对大自然的神奇造化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沿着蜿蜒的主路前行,队员们踏入了充满古韵的牛郎街。这里巧妙地将农历一月一至七月七的双时节,精心设计成岁旦、春耕、上巳、夏凤、端阳、洗晒、七夕六个主题板块,每个板块都通过特色建筑、民俗展示等形式,生动演绎着不同时节的传统习俗与文化内涵。街边摆放的古老农具,静静诉说着往昔的农耕岁月,让队员们真切感受到这片土地上世代传承的农耕文明。
为了激活乡村旅游活力,南天池村积极探索县城周边短途旅游发展路径。近年来,村里大力建设农家乐、特色民宿,完善娱乐设施,成功打造出“围炉夜话”“太行民宿”等极具吸引力的旅游项目。自2024年起,借助合作社的力量,烧烤营地应运而生,并充分利用抖音、视频号、微信朋友圈等新媒体平台进行推广,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打卡。据相关数据显示,烧烤营地已接待游客8000余人次,南天池村年接待游客量突破10万人次,村集体年收入增加20余万元,村民人均增收1.2万元,实现了文化与经济的协同发展。
此外,团队还参观了天河梁与鹊桥景点。传说中,王母娘娘金簪一挥,天河降落人间,化作巍峨山脉,阻断了牛郎织女的相聚之路;而他们坚贞的爱情感动了万千喜鹊,搭起鹊桥,让二人得以每年七夕相会。鹊桥不仅是南天池村的标志性景观,更象征着爱情的美好与坚韧,传递着“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祝愿。
在挖掘牛郎织女爱情文化的同时,南天池村也没有忘记传承红色基因,对和东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进行了全面修缮。因其地势险要、位置隐蔽,在抗战时期,南天池村成为和东县政府及司法机构的驻地,设有监狱、电话局和法院。如今,旧址内还原了当年的办公和生活场景,再现了那段烽火岁月。村民们在村子高处设立的“消息树”,曾为革命工作者传递重要情报,成为军民鱼水情深的生动见证。1945年11月,随着形势的变化,和东、和西合并,恢复为和顺县。队员们在参观后,深感赓续百年红色基因责任在肩,要付诸实践,为家乡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此次高校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为我县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队员们在调研中深刻感悟到当地的文化魅力,纷纷表示,将大力宣传和顺牛郎织女爱情文化,让更多人走进和顺,了解和顺,爱上和顺,共同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记者:赵   慧

         路   鑫

制作:杜   美

责编:药昭君

审核:卢   煜

终审:焦宏彧





版权声明

根据《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和顺县融媒体中心为和顺县域内唯一具有新闻采编、播出资质的媒体机构。

和顺县融媒体中心媒体平台发布的所有信息,未经授权,禁止任何自媒体以任何形式转载,否则我们将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涉及转载内容的,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单位无关,侵权请联系删除。

和顺融媒
本地最权威的媒体发布机构! 讲好和顺故事,传播和顺声音,展示和顺形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