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看着在水中挣扎求生的日军,随机下令:击杀他们,282人瞬间丧生

文摘   2025-01-16 10:34   湖北  

击杀他们!”1943年,看着在水中挣扎求生的日军,美国潜艇艇长达德利.莫顿中校无视海牙公约,冷漠地下令。

1943年1月26日,太平洋的一片海域,阳光洒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刺鲅”号潜艇在执行任务时,成功击沉了两艘日本运输船——“福井丸”和“武洋丸”。

这本是一次胜利的战斗,然而,这场胜利背后的决策却将道德与战争法则彻底撕裂。

指挥官达德利·莫顿中校的命令,深刻揭示了战争中极端情绪对理智和法律的侵蚀。

在潜艇成功击沉两艘运输船后,莫顿决定上浮检查战场。海面上,漂浮着约20艘载满幸存者的救生艇,这些幸存者中既有日军士兵,也有被日军俘虏的英属印度陆军士兵。

当时,莫顿中校站在潜艇指挥台上,面无表情地注视着那些水中挣扎的幸存者。在他的眼中,这些人不再是普通的士兵,而是潜在的威胁。

莫顿冷漠地下令:“开火,击杀他们。”

随即,潜艇的火炮和机枪对海面上的幸存者展开了猛烈的扫射。87名日本士兵和195名印度士兵惨死在这场毫无预警的攻击中。

这次行为,超越了战斗的范畴,深深触犯了国际法——特别是1907年海牙公约,禁止在任何情况下攻击沉船幸存者。

然而,莫顿却无视这一国际法,认为这些幸存者若被允许活下来,终有一天会再度成为战场上的敌人。

这个决定,不仅改变了战斗的性质,更让人质疑,在战火中,究竟有多少伦理底线能被突破?

为什么莫顿会作出这样的决策?他不只是一个冷血的指挥官,更是深受战争环境影响的产物。

太平洋战争爆发的背景是美日之间长期积累的矛盾,尤其是日本在亚洲的扩张严重触动了美国的利益。

“珍珠港事件”让美国军队深感耻辱,复仇心态在美军士兵心中深深扎根。面对这种心态,许多指挥官甚至不再考虑“战争规则”的制约,仇恨成了他们唯一的驱动力。

莫顿中校的个人背景也为他做出这样的决策埋下了伏笔。

达德利·莫顿于1907年出生在美国肯塔基州的欧文斯伯勒。在进入海军之前,他并没有表现出任何与众不同的特质。

但在美国海军学院的培养下,莫顿迅速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经验,逐渐显现出非凡的指挥能力。

1930年毕业后,莫顿在多艘舰艇上服役,特别是潜艇战术方面,他积累了大量经验。

1942年,他被任命为“刺鲅”号潜艇的指挥官,接下来的战绩,让他迅速成为海军的“明星”。

在战争初期,莫顿领导的“刺鲅”号潜艇迅速击沉了日本大量运输船,打击了日本海上运输线,帮助美军在太平洋逐步扭转了战局。

特别是在指挥“刺鲅”号潜艇执行巡逻任务时,莫顿展现出了无比果敢的决策能力,他几乎从不犹豫,做出决策后立即执行。

他对敌人的攻击毫不手软,不容忍任何一丝迟疑。这种果断的风格,确保了潜艇的高效作战,也为莫顿带来了巨大的声誉。

然而,莫顿的极端性格也在战斗中暴露无遗。他对日本的仇恨已超越了战场的规则,开始影响他的指挥决策。

“武洋丸”事件便是这一切的集中体现。

尽管海上救生艇上的幸存者已无战斗力,莫顿却依然决定让潜艇开火,攻击这些手无寸铁的落水者。

他甚至公开宣称:“海牙公约对日本人无效。”这不仅表明他对敌人的极端仇恨,也展示了他对国际法的漠视。

此时的莫顿,在极度的仇恨驱使下,几乎将敌人视为不再拥有基本人性的人。这种心理状态不仅源于长期的战斗压力,也与战场上无休止的暴力和死亡息息相关。

尽管莫顿的决策在战场上无疑带来了胜利,但却无视了战争背后应有的伦理原则。

“武洋丸”事件发生后,尽管当时的美军高层并未立即对莫顿进行严厉惩罚,甚至继续将他塑造成英雄,但这一事件很快引发了外界的广泛争议。

战争中的极端仇恨与暴力行为,一度让人们质疑在这样的情境下,军事指挥是否会被过度放大,导致对国际法和道德底线的忽视。

尤其是莫顿冷酷无情的做法,展示了战争极端条件下军人行为的非理性与非人道性。

在“武洋丸”事件发生后,莫顿的行为逐渐被历史学者和战后公众反思。战争中的极端情绪,暴露出军事决策中无法避免的人性缺陷。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莫顿依旧带领“刺鲅”号潜艇继续执行任务,但他与其他指挥官一样,面临着战争带来的道德困境。

战斗的残酷让他们逐渐失去了对敌人的同情,甚至对敌人的痛苦麻木。战争让人丧失理智,而莫顿正是这场战争中的一个典型代表。

1943年10月,莫顿的生命在一次任务中戛然而止。

更多精彩,点击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历史小师妹  阿玲说  

鹿说故事集
专注内心的情感,用一个故事,治愈你的心灵。如果有一个故事打动了你,就常回来看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