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成立于2013年,开设有汉语国际教育、汉语言文学、新闻学、网络与新媒体、传播学五个本科专业。学院目前是学校规模最大的学院,现有教职工两百余人,构建了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体、外聘教师为支撑、行业专家为辅助的,富有“双师型”特色的教师队伍。
文学院师生在四史馆开展抗美援朝精神学习研讨
张赟同学在柬埔寨孔子学院任“汉语教师志愿者”
学院现有智慧教室、一体机教室、多媒体教室、全媒体交互式全景演播厅、多功能演播实验室、智慧书法实验室、新闻摄影实验室、新闻采编业务综合实验室、无线电台、电视控制室、非线性编辑室、微格教室等实验室多间,能充分满足教学需求。
学院致力打造教研并进教师团队,近三年,学院教师出版专著七部,每年获省部级、市厅级课题多个,如2023年获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项目 2023 年度后期资助课题1项、2023年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年度规划项目3项等,每年均在中文核心刊物、核心拓展版刊物等发表论文多篇;在教学科研方面,学院获2023年广西高等教育(本科)自治区教学成果二等奖、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等。学院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数亦逐年递增,2023年度,共成功申报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37项,其中国家级项目 19 项,自44治区级项目项,校级项目项64项。
“读研写演”活动表演老舍名剧《茶馆》
学生摄影作品展
2018年以来,老师指导学生参赛并多次获“中学西渐杯”全国汉语国际教育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慧文杯”全国商务秘书职业技能大赛团体二等奖、三等奖,“汉语+”全国汉语国际教育教学技能大赛三等奖,广西高校国际汉语教学技能大赛决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汉语桥”泰国微视频大赛三等奖等多个奖项;老师指导学生在《星星》《广西文学》《红豆》《防城港日报》等重点期刊发表作品,同时,学院还是全国大学生普通话大赛、全国语言文字大赛、汉语大赛等全国性比赛协办单位。
文学院师生作学院创新创业工作总结
文学院依托学校外语优势,采用“专业+英语+东盟某一国家语种”培养模式,培养能够胜任语言文学文化交流推介、国际汉语教学、新闻传播工作及写作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院与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多所大学及报社已签订联合办学协议,挂牌建立了实习基地,学生既可以到国外学习相应课程,交换学分,又可以去国外进行汉语教学和采访实习,人才培养具有鲜明的国际视野特色。
培养掌握比较扎实的中国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能较熟练地运用英语和一种东南亚国家语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毕业后能够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和中国文化传播工作,可在国内各类学校、新闻出版、文化管理或企事业单位从事语文教学、语言文化研究、中外文化交流或涉外事务管理等工作。
国际教育、涉外传播。
培养掌握比较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中文表达能力,有较好的应用写作能力和文学写作能力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毕业后可在企事业单位从事行政工作,在中小学从事语文教学工作,也可在传媒与文化传播类单位,如电台、电视台、报社、杂志社、出版社、网络平台、文化创意与传播公司等从事创作、记者、编辑、策划等工作。
国际教育、涉外传播。
培养掌握比较扎实的新闻学与传播学基本理论知识,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具备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摄像等专业能力;具有一定跨文化交流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毕业后可在各类企事业媒体、新闻机构等从事新闻采编、宣传策划、舆情监控等工作。
广播电视新闻、新媒体。
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关于公布202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教高函〔2024〕6号),广西外国语学院申报的艺术教育、传播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3个新专业以及泰语、越南语、印度尼西亚语等3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全部获教育部备案和审批。这些专业将在2024年秋季开始招生。
以“传播学+外语”为特色,不仅培养扎实的传播学理论知识,掌握全媒体创意、策划、经营和管理等专业技能,注重培养学生具备外语应用能力,打造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毕业后不仅能在国内的新媒体、传统新闻媒体、党政机关等从事新闻传播、文化传播、公共关系等领域工作,胜任创意、策划、宣传等岗位,还能在全球媒体、跨国企业、国际组织和机构等从事相关工作。
熟练掌握网络与新媒体传播理论知识,具备短视频制作、新媒体产品策划与运营、新媒体数据挖掘分析等专业技能,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毕业后可在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新媒体机构等从事网络新闻宣传、新媒体运营、新媒体文案策划等工作;在新闻网站、电视台、传媒集团等媒体机构从事媒介内容生产与媒介经营管理等工作。
数字新媒体方向、网络国际传播。